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指导纲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514441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指导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指导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指导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指导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指导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指导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指导纲要(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指导纲要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指导纲要大洋路小学仙渡校区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指导纲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通过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科学和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

2、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良好基础。一、品德与生活课程德育目标的分析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构建着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三条轴线和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四个方面),并据此确定本课程的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核心,是课程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期望培养的达成度。本课程的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3、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课程的分目标中情感与态度目标是: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行为与习惯目标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从本课程的目标制定可以看出,本课程的实施十分重视以生活为基础对儿童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知识技能方法的培

4、养置于重要地位。-二、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指导纲要的框架分析一级主题德育内容二级主题内容标准德育要点教学活动建议健康、安全地生活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儿童一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课标p4页)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1、知道生活要规律,按时作息有利身体健康。2、知道做事要有认真的态度和习惯。3、愿意培养自己学习认真的好习惯。1学习制订个人一日生活计划。2、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各种马虎现象,交流、讨论由于马虎行事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危害。3、交流减少马虎粗心的各种方法,体验训练做事认真的科学有

5、效方法。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1、知道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是文明的表现。2、知道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对一个人的健康生活有重要意义。3、愿意培养自己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1、调查了解自己喜爱的食物的营养价值。2、开展“小医生会诊”活动,为有不良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学生诊断问题,帮助他们认识危害,明确改正措施。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1、热爱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2、感知劳动光荣。3、愿意培养自己爱劳动的好习惯,初步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初步进行树立自立意识的启蒙教育。1、 开展“我的劳动本领大”交流、展示活动。2、 开展小家务技能竞赛,(如洗领巾、拖

6、地、整理书包等)。3、开展“我是自理小能手”的评选活动,现场演示自己会做的家务,请家长和同学评价。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1、知道爱护环境利于健康生活,是文明的表现。2、愿意为家庭和公共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1、 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2、 介绍植物朋友的特点和作用,爱护家庭、校园、小区、公园等地的植物。3、 开展“我和植物朋友共成长”活动,还可进行每周一句话的植物成长观察记录及展示交流活动。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1、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明白爱护身体是珍爱生命的表现。2、知道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可以表现出人的精神面貌,是讲文明

7、的表现。3、生活中注意坐、立、走姿势正确。1、 演练并体验坐、立、走的正确姿势。2、 交流搜集的健康歌谣和健康知识。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自己照顾自己。1、知道自我保护是热爱生命的表现。2、知道自己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社会。3、学习自己照顾自己的本领。1、回顾体验天气、季节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交流、探究、表演自我保护方法和事例。2、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创编有关天气、季节变化的童谣。3、开展“我长大了和植物朋友共成长”活动,评比人的成长、出的道德的的活动性我会照顾自己”的主题活动,展示交流我会照顾自己的本领。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

8、导下利用。1、爱护卫生保健设施是爱护公用设施的表现。2、自觉做到爱护卫生保健设施,在成人指导下合理利用。1、开展“健康好朋友”活动,引导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2、举办现场规范使用卫生保健设施的比赛。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1、知道遵守交通规则是热爱生命的表现。2、知道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3、感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1、 观察、认识生活中的交通安全标志,开展为安全标志找家的游戏活动。2、 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共商解决方法。3、 启发学生设计安全有趣的新游戏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1、知道远离危险是热爱生命的表现

9、。2、知道“110”、“119”报警电话和“120”救护电话的作用,及自己家人的联系方式。3、有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受到伤害。1、学习、交流、表演各种自救方法。2、了解、认识、掌握各种世界通用的紧急求助符号。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知道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好好学习和健康安全地生活。2、适应学校生活,感受到在学校里学习安定、愉快。1、 参观、了解大同学上课和学习的情况,喜欢自己的班级,能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2、 组织有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在校学习心情愉快。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1、初步了解自己的学校,喜欢在学校学习。2、知道爱

10、护学校公用设施是热爱学校的表现。2、知道学校公用设施的作用及使用方法。3、愿意自觉做到爱护学校公用设施。1、参观校园,熟悉校园环境,喜欢学校生活。2、观察了解校园公用设施的作用及使用情况。2、开展“夸夸校园爱护公共设施好伙伴”活动,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愉快、积极地生活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愉快、开朗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1、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爱护,愿意亲近老师。2、能主动与同学交朋友,体验和朋友交往的快乐。3、知道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爱学习,对

11、学习感兴趣。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玩时便能轻松尽兴。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与老师亲近、交流,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2、组织一些群体性强的“拔河比赛”、“老鹰抓小鸡”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同学在一起的快乐。3、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有趣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中的收获和乐趣,体验学习带来的愉快。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1、初步感知、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2、初步感知、了解自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激发学生愿意走进大自然,产生亲近大自然的欲望。1、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公园、田野等地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12、。2、组织学生以拍照、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开展“留下大自然美景”的活动,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鼓励开展养护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1、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与长处。2、知道欣赏别人的优点与长处是学习进步不可缺少的品质。能留心观察、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3、能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增强自信心。1、开展“优点大搜索”的活动,了解、赞美与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2、引导学生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用绘画、送赞美卡等形式进行赞美与欣赏。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1、初步了解人有各种情绪,不同的情绪对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

13、有影响。2、初步体会和感知快乐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有良好的作用。3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变不快乐为快乐。1、 绘制情绪变化记录图,交流心情愉快和不愉快的感受。2、通过组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快乐的体验。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感悟快乐的积极意义。3、开展创编“快乐宝殿”的活动,收集、了解、掌握一些让自己快乐的方法,并进行交流。4、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到可行的情绪调整方法。积极向上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1、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感受到自己在一天天长大,学会了很多本领。2、能从生活中照顾老人、礼貌待客等方面看到自己的本领在增长,

14、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变化,并为此而高兴。1、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观察、展示、交流自己成长中的故事等活动,感受自己在长大。2、激励儿童寻找自己进步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和介绍自己的做法、体会和感受。3、组织有趣的模拟实践活动,如“待客”、“做家务”等,引导学生感受成长中增长本领的快乐。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1、愿意并尝试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2、愿意做学习和生活中的主人,学习有计划地安排一日生活。1、帮助学生学习制定假日生活计划,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2、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学习当家本领。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1、知道心中有榜样,努力向榜样学习,有利于个人的进步。2、愿意向榜样学习,朝着新的目标不断努力。 1、开展“寻找身边榜样”等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向榜样学习。2、举办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介绍自己向榜样学习的好做法。有应付挑战的勇气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1、懂得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要想办法解决。2、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愿意想办法解决,不胆怯。3、在教师指导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