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必备简答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50830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试必备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考试必备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考试必备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考试必备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考试必备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考试必备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试必备简答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作。新课程改革1.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 者;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2.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3. 综合实践活动的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教育学1. 简述赞可夫提出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原则;是

2、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2.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 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3. 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 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 水平和实际技能b.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 育实践c.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 质量d. 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 Word文档4. 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a. 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 生提供了物质基础b. 脑力劳动

3、与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 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c. 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 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地教育容d. 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来为统治阶级服务。5. 简述20世纪主要的教育学流派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6. 简述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a. 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b. 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c. 教育学研究式的多样化d. 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e. 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f. 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7.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a. 政治经济

4、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c.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d.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容的取舍e.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f.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8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制度;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不起决定 作用。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c.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容、方法与手段;d.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e.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

5、力的发展水平。10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教育对策a.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师循序渐进的促进 人的发展b.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 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 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容和方法,同时注意前后相 邻阶段的衔接c.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d.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从 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扬长避短, 从而获得身心协调、统一的发展。e.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选择适宜的方 法,采取有效的教

6、育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 的发展。11.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有哪些?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 点和需要;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 论依据是马克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2. 建立学制的依据有哪些?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制度;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口发展状况;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13. 简述素质教育的涵。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14. 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师生关系15. 试述现代学生观。A.

7、学生是发展着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B.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 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C.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 主体。16.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 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教育的国际交

8、流加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17. 旧中国的学制沿革1902年“壬寅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未实行。1903年“癸卯学制”,第一部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走 向制度化、法制化的标志。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蔡元培修订并颁布,第一次男 女同校,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1922年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新学制、 六三三学制。18. 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特色)“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者角色;“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19. 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 连续性

9、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 性;20. 教师的职业素养A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B.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 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C. 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 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D. 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 人格。21. 教师如何热爱学生?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要全面关怀

10、学生;要关爱 全体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解放学生;对学生要保 持积极、稳定的情绪。22.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师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跨校合作 专家指导、政府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组织的各类专业 培训和交流活动等。23. 简述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途径A. 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加强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经济保障;B. 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善于学习、恒与研究、勤与反思、勇于实践。24. 简述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A 教师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 的素质;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发扬教育 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11、;正确处理 师生矛盾;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 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B.学生方面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教师。C .环境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 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 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的学习。25. 简述我国新(理想)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尊师爱生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教育关系:教学相长心理关系:心理相容26 .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7. 新课程结构的容。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

12、会经济发展服务。28. 简述泰勒的目标模式中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怎样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实现(课程评价)29. 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学区的特征;学校的特征;校 外环境30. 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 织材料;分析材料;报告结果。31. 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发展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 科学的世界

13、观。32.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33. 教学过程的结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 查知识。34.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原则、发展性原则)。35. 简述常用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 法、读书指导法。以直

14、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 作业法、实践活动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以陶冶情操为主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36. 简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每节课的 重点、难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37.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 的检查和评定。38. 教师应如何备课1. 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 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2,下 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

15、教学计划、课题(或 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39. 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40.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容准确、教学结构合理、 教学方法适当、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有序、Word文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41. 简述布置作业的要求作业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分量适宜、难以适度;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作业反馈清晰、及时;作业要具有典型性和举一反三的作用;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思 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力求理论联系实际。42.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 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是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