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性及防治措施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505227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安全性及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力系统安全性及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力系统安全性及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力系统安全性及防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安全性及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安全性及防治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社会逐渐步入现代化,电力 系统为社会现代化提供了能源供应保障,而且电力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所以为 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是重要保障。继电保护是一种 二次电力设备,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对当前电力系统的整 体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接着从分析影响电网整体安全性能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 素出发,结合现有的技术与管理手段,提出了增强电力系统安全性,防止电力系 统出现大的停电事故,及时采取一定措施应对紧急事故。 关键 词:电力系统;安全性;防治措施 1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问 题 1.1 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定义 传统意义上的 电网安全性是对应在出现事故

2、情况下,电网能否返回原始工作点或者稳定在固定 的工作点的风险程度,包括系统的功能安全性、电源压力的稳定性、频率稳定性 热量符合过载等。 电力系统安全性处在稳定性的前提上,当电 力系统处在稳定的状态,就能进行相关研究。一个电力系统出现物理扰动后可以 回到初始工作平衡点或者再次获得工作平衡点,并且在该平衡点很多系统状态量 都没有超过极限,所以可以有系统完整性的保持能力。 1.2 电 力系统安全性的分类 1.2.1 电网静态安全 系 统静态安全就是需要在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每个节点的注入功率值、电压 大小及相位、频率等需要满足等式约束以及不等式约束,也就是基本潮流方程和 很多种类的范围约束。从电

3、力系统运行中各种参数来看,对约束条件的满意程度 有多种分类,正常、警告、紧急、危机、恢复都是这种分类中的分支 1.2.2 电网动态安全 电网动态安全是在考 虑系统正常工作状态出现变化的过程情况下,每一个参数都需要满足要求。动态 安全性需要系统在不同的偶然性事件使电网工作方式从一种静态跳转到另一种静 态的跃变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基本电学方程和各类不等式约束可以得到正确成立 每种工作参数都保持在正确且明确的范围,不会有发电机功率出错、部分电压出 现大小跃变等情况。 电网中各种工作参数都拥有一定的裕度,这可以保证电网动态安全的基本要求,设备停止工作或者电网其他干扰对电网工 作状态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各种运

4、行参数出现不同的变化,根据确定的电网结构、 参数和发电机、负荷等器件的工作条件及切除方案,确定排除某些元件对系统的 安全能否造成威胁,也就是说电网中所有母线电压处于允许的范围内,裕度充足 则可以保证工作参数在出现变化之后仍能够保持在允许范围之内。对于电网设备 工作参数的约束条件,能够使各个参数处于不同的约束极限相当安全的距离之 间。 2 安全性评价原则与分类 2.1 安全性评 价原则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便是要准确地评估目标系统的安全性 能,并且该评估必须可以为目标系统的改进和进一步进行性能提升做出一定的参 考和建议。针对全部电网系统,在评估的全部过程中,从起始原始数据的收集到 最后评估结果的分析

5、,都需要运用科学的办法,保持客观公平的态度。想要达到 这个目的,安全性评价需要遵循以下这几项原则: 2.1.1 科学 性和客观性原则。尽最大可能去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步评 价过程,这种安全性评估需要可以准确地体现出各种电网不同运行状态的稳定程 度,为电网的规划、工作维护、扩展面积等进程提供需要的参考依据。2.1.2 可比性原则。在类似的不同系统之间,安全性评估的方法、模型等需要具有一定横向可比性,各类系统之间可以相互比较。2.1.3 可行性原则。在评估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需要简便易行,在实际运行中不存在很难克服的巨大障碍。 2.1.4 实用 性和简洁性原则。在评价方法和收集数据

6、方面等很多情况都需要运用这种方法。 评价方法必须抓住可以反映目标系统安全性的主要矛盾,使用最简单的方法和框 架得到系统全面而正确的稳定性能。 2.1.5 系统性原则。这就 是安全性评价需要能够全面地覆盖目标系统稳定性的各方面内容,从不同层次和 各种角度体现出目标系统的稳定状况和主要特征。 2.2 安全性 评价分类 安全性评估有许多分类方法,根据评估对象与评估过 程的时间关系,可以分类成为事前评价、过程评估、事后评价和跟踪评估。根据评价过程中对数据和结果的不同要求以及评价方法的差异,安全性评价又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模糊评价。电网稳定性评价根据实际要求可以运用于电网规划、实时 稳定监测、事

7、后稳定分析等多种环节。电网安全性评估所运用的方法属于一种定 量因素的定性评估,评估结果没有给出出现故障的具体概率,而是对现有的安全 指标进行量化评比,根据电网安全性综合评估函数的取值大小评估电网稳定程 度。 3 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防治措施 3.1 重视 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基础研究 电力系统是由不同功率的发电机、 不同电压大小和长度的输配电线路组成,并且是具有不同特性的负荷组成的典型 复杂大系统,是一个高维、时变、非线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广域互联性和微分 代数的复杂特性系统。通过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寻找解决困难电力系统所 面临的关键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措施,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的管理和工 作

8、。成立国家或电力企业的研究机构,解决电力系统稳定性紧密有关的基础研究 的长时间的高额的资金利用问题;另外将电力系统的基础架设列入国家中、长期 科研发展计划中,开展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合作,从已出现的电力故障中吸取有益 的教训,积累宝贵的经验。 3.2 加强电网建设,降低事故风 险 电力系统工业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和超前投资的工业,大型发 电站的架设周期是510年,有效寿命大约为30年。鉴于此,要求发电厂和电网 技工协调、统一规划、超前建设、合理结构,这样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而且要加强电网架设以提高电网稳定可靠性,降低故障概率,减少经济损 失。 3.3 运用继电保护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目前阶段

9、,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应用十分广泛,而且 操作经验十分丰富,实际经济效益明显,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系统运行与管理水平 而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向着电子信息化、网络智能化方向发展, 同时也不但实现了控制与保护的一体化。由此可见,电子继电保护技术随之提高 实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电力系统与继电保护之间相互作用, 而且,电力系统可以为继电保护装置提供所需的工作平台。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 化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采用继电保护方案。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实际情 况,合理地选择继电保护装置,充分地发挥最大功效,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 全性,积极地推动电力行业的现代化进程。 在电力系统对继电 保护装

10、置基本要求当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整 体可靠性。从本质上来讲,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作用就是要与用户用电的需求 相适应。由此可见,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能够提高电能质量。 4 结论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 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对电力资源的供应条件不断提升,电网的安全稳定工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越来越重要,世界上每个国家对电力的需求和依赖性 也在不断增强,电网大范围互联成为各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趋势。 因此确保大范围互联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转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本文开始介绍了电力系统安全性的概念和分类,在这个基础上又介绍了电网安全 性评估的

11、原则和评估方法的分类。接着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影 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转的因素。最后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和技术手段,提出了加强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防治大停电故障的等一系列举措,从根本上对电网安全性的 风险进行降低。 参考文献 1俞学文,杜永祥. 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及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7,(04):192.2陈雷,董晓. 探讨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治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4,(17):130.3代文章.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防治措施J.电气技术,2011,(12):85-89.4贾立国.电力系统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建议J.现代制造, 2014(15):162-163.5周刚,付鑫.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及其电力事故处理过程和预防措施研究J.科技视界,2014(19):245- 245.6陈雷,董晓.探讨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治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 2014(17):130-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