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504229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地方道路是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是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的重要纽带。地方道路的建设,不仅能改善交通条件,美化城乡环境,而且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因此,加强地方道路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我县地方道路状况 现在,我县的地方道路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唐海线、沿海公路(省道)为主骨架,以地方道路为脉络的公路交通网,彻底 替代了以往的“点、片”状公路,成为我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截止到02X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6.5公里,其中按路线等级分为:省道55.37公里、县道5.公里、乡道898公

2、里、专用道2.7公里,村道833公里;按路面结构分为:油路32123公里、水泥路742公里,油路(水泥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7公里,比195年每平方公里提高了02公里,全县1个农场、个养殖场和145行政村全部通了油路和水泥路,提前一年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2X年底实现“村村通”工程的目标。 二、制约我县地方道路发展的要素 我县地方道路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距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县的地方道路建设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有:(1)缺乏资金支持,资金来源不稳不足。我县地方道路主要依靠“民工建勤、民办工助”的政策发展起来的,资金主要有

3、养路费、国家扶持资金、民工、车辆建勤、受益单位和个人集资、地方财政拨款等形式。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修路的重要性虽早有认识,并迫切需求修路,但从目前来看,在实际运作中各项资金来源不足且不稳定。(2)地方道路技术等级标准低,服务水平较差。我县地方道路从公路等级看,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居多。从路面等级看,低级路面里程占比重较大,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3)公路服役期限过长,负荷过重,多数乡道、村道处于无人养护状态。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拖延了公路的改造周期,特别是早期修建成的油路,由于年久失修,损坏相当严重,使得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 三、我县地方道路发展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1、没有专职养护人员进

4、行管理,致使公路病还十分严重,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寿命。如十农场的地方道路,在养护体制改革以前,该农场的道路由交通局专职人员进行管养,道路的病害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公路基本上能够保持顺、畅、洁;养护体制改革以后,地方道路归地方自行建养。由于十农场对养护资金不舍得投入,致使地方道路疏于管理。无专职人员养护,造成了坑槽满道、车辙遍布的现象,使昔日十分平整的公路成了颠簸难行的伤心路,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建设。该农场现已对这一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也加强对道路的管理,现该农场路况已有所好转。 2、村镇居民爱路护路意识差,不少沿线村镇的居民,从个人利益出发,在公路两侧非法建筑,开厂、设店,使多处公

5、路形成了街道化路段,造成公路排水不畅,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此外,还有不少村民在公路两侧乱倒垃圾,乱堆物料,在公路用地内挖沙取土,这些也直接影响了公路的使用。 3、乡村道路建设工程质量差,造成后期养护工作的困难,也致使养护费用支出增加。 四、对做好地方道路发展工作的对策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两个紧紧依靠”战略来发展地方道路。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发展地方道路的重要环节。从我们的思想和认识上到位,决不能重干线而轻地方道路。要意识到加快地方道路发展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完善公路网、保证公路交通公路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地方道路的建设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

6、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这是近年来地方道路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地方道路的关键所在。按公路法规定,地方道路属于“民工建勤、民办公助”性质,投资主体为县、乡两级政府。因此要切实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进而发展成社会行为,强化各级政府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是发展地方道路的重要手段,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公路建设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县乡公路稳步、快速的发展。 此外,道路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必然与经济协调地发展,因此制定技术标准和公路等级时,要以经济的发展为依据,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处理好建设资金不足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 建设资金的不足历来是困扰地方道路建设的重要问题和矛盾。要想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广开资金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企业、团体及个人资金,给投资人以相应的投资回报;二是利用农闲时间,实行民工建勤,以工抵资,农民易于接受;三是实行民办公助,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四是对修路项目和筹资措施召开村民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