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部分与电子技术部分的阐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505191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部分与电子技术部分的阐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工部分与电子技术部分的阐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工部分与电子技术部分的阐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工部分与电子技术部分的阐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工部分与电子技术部分的阐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部分与电子技术部分的阐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部分与电子技术部分的阐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工与电子技术上册 电工技术部分共 8章 第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第 2 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 3 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第 4 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 5 章 三相电路 第 6 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第 7 章 交流电动机 第 10 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下册 电子技术部分共 6章 第 14 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第 15 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 16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 1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第 20 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第 21 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各章节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第 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基本要求:1. 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意义;2

2、. 理解电路变量(电压、电流及电动势)参考方向(及参考极性)的意义3. 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 “ ”、 KCL及 KVL)并能正确地应用;4. 了解电源的不同工作状态(有载、开路 及短路)及其特征;5. 理解电气设备(或元件)额定值的意义;6. 能分析计算简单的直流电路及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重点内容:电路变量参考方向(及参考极性)基本定律(“ ”、 KCL及 KVL)的正确应用。“”: URIKCL: I 0, 或I 入I出KVL: U 0或 U 升U降【例 1.1】在 图 示 电 路 中 ,US ,IS 均 为 正 值,其 工 作 状 态 是 ( )。 (a) 电 压 源 发 出 功 率(b

3、) 电 流 源 发 出 功 率(c) 电 压 源 和 电 流 源 都 不 发 出 功 率USIS【解】功率和负载的判断。 “+”端流出,为电源发出功率; 率。用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判别。如果二者方向相反,电流从 反之则是负载吸收功率。 所以答案为 (a) 电 压 源 发 出 功第 2 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2、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重点内容: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例 2.1】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中 2? 电阻中的电流 I 。解】(1)将 2? 电阻断开。求开路电压 Uab0,2U ab0 U ac Ucd U db

4、 2 1 0 12 6 32 6VR036363)画出戴维宁等效电路。aboR0 26421A【注意】戴维宁定理的解题步骤。0.8 和 0.4 分别为两个电压源的【例 2.2】试用支路电流法求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内阻。解】 用基耳霍夫电流定律列独立结点电流方程,取a 点为I I1 I 2 10用基耳霍夫电压定律列独立回路电压方程,120 0.8I 1 0.4I116 0.4I 2 4II1 9.38A,I2 8.75A,I 28.1A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基本要求1. 理解电路的暂态与稳态,以及电路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2. 掌握一阶线性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及在阶跃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5、的分析方法。 重点内容: RC电路的响应要点:换路定则与电路电压、电流初始值的确定(1)换路定则uC (0 ) uC (0 )il (0 ) iL(0 )(2) 应用换路定则确定电流、电压初始值的方法首先求出换路前稳态电路中储存元件电感中的电流iL(0 )和电容两端的电压uC (0 );对换路后的电路, 应用换路定律, 将电感元件用理想电流源 iL(0 )代替, 将电容元件用理想 电压源 uC(0 ) 代替,然后计算各支路的电流和元件端的电压,即为所求初始值。t(3)“三要素法”f(t) f( ) f(0 ) f( )e【例 3.1】电路如下图所示,开关 S长期合在 a上,如在 t 0时把它合

6、到位置 b后,S(t 0) a b 1k5V2k3V3 FuC解】 uC(0 ) 122 5 130 VuC (0 ) uC (0 )1032uC ( )3 2V12RC (1 / 2) k 3 2 msuC uC( ) uC (0 ) uC( )tt10 - 4 -2 ( - 2) e2 e V33第 4 章 正弦交流电路基本要求:1. 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特别是有效值和相位差;2. 熟悉正弦量的各种表示方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3. 掌握单一参数的电压、 电流之间的关系, 并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的交流电路的方法;4. 掌握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了解瞬时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提高

7、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本章重点:单一参数的电压、电流之间关系的相量表示; 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相量图和相量式。要点: 单一元件交流电路特性基本关系列表如下:设 i 2I sin t I m sin t 。电路参数RLC电 压 电 流 关 系瞬时值uR Ri RI m sin tuL L diL dtXLIm sin( t 90 )uC 1 idtCXC I m sin( t 90 )有效值U R IRU L I L IX LU C I 1 IX CC相量式U R IRU L jIX LU C jIXC相量图相位差uR和 i 同相uL 超前 i 90 角uC 滞后 i 90 角有功功率2 U

8、2PR UI I 2 RR00无功功率0QL U L I2 U L2I 2 X L LL X LQCU CI2 U C2 I2 XC CC X C例4.1】RLC串联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u 220 2 sin 314t V , R 30 ,L 127mH ,(2)电压 uLR的有效 值U LR.C 40F。试求:(1) 电流 i的瞬时值表达式;解】 (1) X LL 314 127m 4011 XC80C C 314 40ZR2 (X L XC)2 302 (40 80)2 50U 220 4.4AZ 50i u 0 ( 53.1 ) 53.1i 2I sin(314t i ) 4.4 2

9、sin(314t 53.1 )A(2)ZLRR2 X L2302 402 50解】 设 : U AB 为参考相量,即:I 1 10A100I1超前 UAB90 I252 5210 2A,I 2滞后U AB 45画相量图如下:由相量图可求得: I =10 AU L I XL 100VU L超前 I90 由相量图得 V 141VUU AB2U LR ZLR I 50 4.4 220V例 4.2 】如图电路中已知:I1=10A、UAB =100V ,求:总电压表和总电流表的读数。第五章 三相电路基本要求:掌握三相电路中相电压(相电流)与线电压(线电流)在对称三相电路中的相互关系。理解三相四线制电路中

10、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了解中性线的作用。本章重点: 对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熟练掌握。例 5.1 】在线电压为 380V 的三相电源上,接两组电阻性负载,如图示,求线路电流。1038220 【解】 IY22A与相电压同相位。Y 10I P388 10A 形负载线电流,相位上滞后相电流 300P 38I l3I P 10 3A根据相电压与线电压的相位差,相电压滞后于线电压30 0 ,可见 IY 与IL 同相位,于是有I IY IL22 10 3 =39.3A第六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学习要求:(1) 了解磁性材料的磁性能以及磁路中几个基本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 2) 了解分析磁路

11、的基本定律(3)理解铁心线圈电路中的电磁关系、电压电流关系以及功率与能量问题,特别要掌握U 4.44 fN m 这一关系式(4)了解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名牌数据、外特性和绕组的同极性端,掌握其电 压、电流、阻抗变换功能本章重点:变压器及交流铁心线圈电路【例 6.1】有 一音频变 压 器,原 边 连 接 一个 信 号 源,其 E=120 V ,内阻 R0= 800 ,变 压器副边 接 扬 声 器,其 电 阻 RL = 8 。求: (1) 扬 声 器获得最大功率时的变压器变比和最大功率 值; (2) 扬声器直接接入信号源获得的功率。【解】获 得 最大功率 时:RL R0 800E2Pmax

12、 (R0 ERL )2RL 4.5W(2) P ()2RL 0.176 WR0 RL L第 8 章交流电动机基本要求1.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构造、转动原理;2.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起动、反转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及制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4. 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及工作特性。 本章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起动、反转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例 8.1】某四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额定电压为 380 V,形接法,频率为 50 Hz 。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其转差率为0.02,效率为 90,线电流为 57.5 A,试求:(

13、1) 转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 (2)额定转矩; (3)电动机的功率因数【解】根据 p2 得 nl1500 r min ,当额定运行时,转速为 nNn1(1-sN)1500(1 0.02)1470 rmin (1)转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即为转差 n2=n1500-l47030 rmin(2)额定转矩P 30TN 9550nPNN 9550 13407 01 9 N5 m(3) cos NP1PN3UNI N N30 1033 380 57.5 0.90.88第 10 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基本要求1. 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基本结构、动作原理及控制作用,并具有初步选用的能力。2. 掌握三相鼠笼

14、式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和正反转的控制线路。3. 了解行程控制和时间控制的控制线路。 本章重点: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和正反转的控制线路。教材 P276 和 P277第 14 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学习要求1. 理解 PN 结的单向导电性;2. 了解二极管、 稳压管和晶体管的基本构造、 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曲线, 理解主要参数 的意义;3. 理解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4. 会分析含有二极管的电路。 本章重点: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会分析含有二极管的电路。 P12 例 第 15 章 基本放大电路学习要求1理解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掌握微变 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理解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 2理解射极输出器的基本特点和用途;3了解多级放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