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单位推荐材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504211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进单位推荐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先进单位推荐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先进单位推荐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先进单位推荐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先进单位推荐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进单位推荐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单位推荐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古丈县就读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推荐材料先进单位推荐材料古丈一中是古丈县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州级示范高级中学,该校近几年来纪委贫困家庭学生的救助工作一直坚持不懈地抓就读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了校长负责制的助学机构,安排专人抓这项工作,学校通过“慈善助学”“基金助学”“结对助学”“网上助学”“政府助学”单位捐资捐物学校减免等各种形式开展助学工作,积极挖掘民间资源扩大资金来源,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在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读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就读保障体系建设。该校在机构建设,管理体系和初中高中贫困生及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助学就读工作方面上卓有成效。 一、机构健全、体系完善 1、为了落实政府的贫困生救助政策,

2、让贫困生救助工作规范,合理、科学、不出差错,学校于二00三年就成立了贫困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2005年再一次健全了领导机构: 组长:向水林 副组长:向庭军、黄全钢 成员:刘朝胜、王永飞、杨自健、朱伟才、傅加科及各班班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杨自健任主任,傅加科同志任专干具体落实救助工作。 2、制定了贫困生救助制度: 2 一、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每学年初调查评定出校助学生名单,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存档; 二、学校对评出的学生减免一定的杂费(200-300元) 三、学校对上级下拨的贫困生助学金加强管理,设立专门的社会力量救助资金帐户,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保证贫困助学金,足额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

3、。 四、积极开展“校园互助献爱心”活动,动员全校师生救助特困学生,使他们不因贫困而失学。 二、认识端正,工作力度大 学校领导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学校要搞好教育就是要搞好服务,让家长满意、社会满意,这也是学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要,该校近几年来承载着来自社会各界太多的期望和责任。贫困优生的流失令学校深入反思,不断加大对贫困优生的助学奖励工作,今年投入三十多万元建成了两个直播教室,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免费就读,特优贫困生还享受200元/月生活费补助,并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管理,安排专人抓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每年学校投入到救助贫困生的资金达20多万。 三、加强宣传,让贫困生救助工作家喻户晓 该校充分利用

4、校园广播电视系统及宣传窗,大力宣传助学工作的意义、助学方式、申请办法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其他救助政策,深刻认识领会了教育局秦平局长关于教育公平论,“教育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其他领域的不公或许能伤害人一 3 时,教育领域的不公,却伤害人的一世”。用力、着力、全力搞好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使贫困学生能够享受到公开教育,学校把3月和9月规定为助学活动宣传月,1、利用3月和9月开学之机,采用张贴标语、横幅和发放宣传资料到学生家长手中,让贫困生救助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上网发布求助信息,上传贫困生资料、调查报告,有很多好心人在网上看到该校发布的贫困生资料和调查纷纷来电联系救助对象,学校贫困生救助形势好。通

5、过对拟救助对象进行调查摸底,享受救助对象张榜公示,结合德育建设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联合县团委,安排校救助办,组织校园团委开展广泛的助学和助学宣传工作,在校内外形成了良好的助学氛围。 四、学校贫困生救助工作卓有成效 1、初中部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起步得较早,自二000 年,初中农村绿卡生就开始享受每期90元的救助,特困学生在开学报名时,由班主任和村委开具的学生家庭情况介绍由校长签字减免部分杂费,二00三年秋季学校初中部学生有29名享受到156元/人的贫困学生救助金的救助,二00四秋73人享受到免费教科书政策,60人享受到标准为90元/人的二期义教工程专款救助,20人享受180元/人的义务教育助

6、学金救助,05年春92人次享受到免教科书和免杂费,05年春49人享受补助生活费(50元/人/期),05年秋101人享受两免一补,城市低保户子女免杂费25人(90元/人),06年得到了国家西部助学 4 的好政策,全校初中生免除了杂费,春季101人享受免教科书费和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06年秋101人享受免教科书费和补助贫困生生活费。两人得到“9.8”助学资助,250元/人/期。二00三年至二00六年王远玉、石巧云获得省武警600元/年的资助,05年起吴微同学得宋祖英基金会500元/年的救助,另外有5名同学得到了长沙个体老板的无私援助1000元/期。同时初中部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对各年级贫困生给予了救

7、助和奖励,2006年秋针对很多农村孩子只有一床薄被的情况给初一年级十一名贫困学生捐来了新棉被。近几年来学校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开学初还减免一些费用,同时对于学生的突发事件同学互助友爱,初159班秦静同学重病,父亲意外死亡,母亲承受不了巨大压力而服毒自余后,全班同学自发捐款,初中后波及全校师生为其进行了“爱心”捐资活动,县新华书店又开展实践“三个代表”精神发动员工为秦静募捐了800元的生活费,学校近几年来一直关注她,保证了她的学习与生活。象秦静这样遇突发事件得到同学爱心资助的还有几个同学。 2、高中贫困家庭学生也有声有色,因为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高中生每期壹仟多元的学杂费,总计每年需480

8、0元左右的开支成了农村农民供孩子上学的巨大困难。学校开展了多层次救助的同时也联系了各方面的救助。每期开学校对贫困学生展开调查,贫中选贫、贫中选优,建立了优秀高中贫困档案。通过县委县政府联了到珠海巍峰集团,长沙移动公司, 5 省建设厅、长沙雨花区个协、上海黄埔区等单位和私营企业主来学校救助贫困生。通过县救助中心联系到好心人让高三学生向金艳、向秋燕、符文金等同学得到了救助。学校领外出学习考察也不忘联系好心人对贫困生的救助,05年经校长联系省商学院周老师对陈建波、张忠前两同学进行了结对救助,06年校长长沙一位郭先生经校长联系他联络自己的朋友拟救助一中30位贫困高中生,10位贫困初中生。海外工作者缪先

9、生对田开原同学进行了结对救助,已故大善人唐向阳为张河等9名同学提供了学费生活费100元/月的资助。学校近年来每年减免高中贫困生费用达20多万元,是高中救助的主要力量。全校教师自发资助贫困生,为贫困生捐钱、捐物。从2006年开始学校出台政策对优秀贫困学生进行奖励,补助他们的生活费200元/月,常德市一中也免费对特优贫困生开展代培工作。学校还联系县团委开展“希望工程助学”活动,2006年秋移动富民计划资助了15名高中贫困生,省建设厅资助了9名贫困生,同时县团委还积极为学校联系了县内的单位和企业建立希望工程基金,拟在一中创办希望之星班。06年春的在一中举行的“县长办公会”上确定每年从全县的行政、事业

10、单位公务开支中抽取1作为高中贫困生资助基金,用于减免贫困高中的学杂费。新成立的高一年级家长委员会还专门设立章程,募集资金奖励优生和资助贫困生,确定每个委员私人每年拿500元救助1-2个贫困生。衡阳驻军某团以1200元/期的标准救助了张超兰等7位贫困学 6 生。很多面临失学的贫困生因为得到资助而得以继续学业。 3、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也有辉煌的成绩。高中的学费已让贫困生的家长焦头烂额,更何况上大学近万元学杂费,前些年有一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家里为了供他们上学可以说真正到了砸锅卖铁,山穷水尽的地步。有的买了耕牛或是买了住房,有的为了让考上大学的哥或姐读书,使得还在读初中或高中的弟妹失学去打工(或回家

11、务农)挣钱维持她们的大学生活,学校了解到这些事情后,积极开展了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工作,2003年来州里成立了贫困家庭大家救助基金会,学校积极配合基金会开展工作,在每年年初开展贫困生的摸底工作,填好摸底表,三四月开展调查工作。在去年贫困家庭大学生进村入户调查时,学校派人派车走访调查了县内九个乡镇场十五个村寨的28个贫困家庭,使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很落实,无差错。在调查走访的过程,走到那里就把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的政策、精神宣传到那里,在广大农村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都说“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供子女读书更有劲头”。学校也积极联系单位和个人对学生进行救助,近几年来先后得到西部助学工程、黄龙洞公司、芙

12、蓉学子、园梦行动、珠海巍峰企业集团、县农行、县信用联社、县委县政府的救助,宋祖英基金会在近两年也救助了5位贫困家庭大学生。同时学校也对考上二本以上的贫困家庭学生给予1000元以上的奖励。06年中央电视台(省青基金会)和芙蓉王实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共同关注栏目对一 7 中贫困学生彭刚进行了专题采访,树立了自治州贫困生人穷志不穷艰苦奋斗发奋读书的典型。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会助人,学会感恩”主教育活动。今年4月份召开了全校受助学生大会,由校长副校长和救助专干进行了专题发言,教育学生要以一颗感恩地心去看待救助,努力、发奋读书,以优异的成绩和优良的表现回报好心人,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在全校积极

13、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教育,勉励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五月各班办一期以“爱心献给同学”等为主题的提倡学生友爱互爱的黑板报。建议和要求受助学生经常性地同救助人取得联系,向他们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学习生活情况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在学校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下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这一点,这样就避免了象前几年受助学生因不太懂事,不懂感恩而被中断救助现象的发生,并对学生受助的时间、金额和资金的来源进行登记造册存档,使贫困生救助得到可持续发展。 六、学校贫困生救助资料齐全、过程规范 该校对各级各类贫困生的救助都是本着实事求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不搞暗箱操作。首先对贫困生进行调查建立特困生档案,

14、并对特困生进行动态管理,把他们确定为待救助对象,然后在每次确立的拟救助对象时到班进行调查了解和电话进村组了解,最后在资金发放前对确定的救助对象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贫困生在领取救助金时签名、按手印、 8 造册、存档。为确保救助完全用于学生的学习,学校对大额救助金进行分期支付的方式,并根据学生的救助金余额按月签字把钱打入学生饭卡中,避免了救助金他用。 七、救助力度大,切实解决了贫困生的入学困难 2002年该校龙艳辉、符自强、李子蓝、杜方哥等7人享受西部助学工程等救助达17.24万元,圆了他们的大学梦,2003年又有梁俊锋、向竟利、田宏云等11名考上二本以上的同学得到西部助学工程、湖南卫视、湖南经视

15、、湘酒鬼集团、州基金会等救助,金额达33.3万元。其中向富、黄华获得长沙两个体老板一对一资助金额达7万元和4.8万元。2004年田开忠、肖国珍、黄小玲、向荣等21人次获得西部助学工程、州基金会、县基金会、深圳个体老板们、湖南经视等单位和人个资助,金额达32万元。2005年有石座顺华、向红、向帮龙、向圣东等26人享受到湖南经视、西部助学工程、珠海巍峰企业集团、州基金会、县委、县人武部、芙蓉学子救助,总计金额22.1万元。2006年有杜芳君、李慧丹、张春艳、彭刚等14人获得西部助学工程、珠海巍峰企业集团、省青基会、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组、宋祖英基金会救助金额达18.2万元。近几年来贫困高中学生:

16、向圣东、李成勇、张玉凤、宋勇云等160多人次得到众多的单位和个人结对资助,金额达30多万元;初中学生有1168人次获得两免一补等政府救助金额达12万多元。学校近几年来每年减免学生费用都在20万元以上。学校今年又投入30 9 多万元,办了两个直播班,奖励资助贫困生金额远超20万元。县团委联络相关单位拟从今年开始每年投入5-6万元创办一个“希望之星”班。 总之,古丈一中的就读保障体系即贫困生救助工作扎实,成效显著,能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渠道和途径争取资金,做到了跳出救助抓救助,跳出地区找救助,跳出常规想救助,把贫困生救助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古丈县各族贫困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坚定了人民对社会主义教育社业发展的信念,不愧为一个优秀的救助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民心工程 为了切实解决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就读问题,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我校按照上级的要求,认真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工作扎实,我校的“两免一补”工作实施顺利,实现了零投诉,社会反响 10 良好,使民心工程真正落实到了实处,多次受到了上级督查组的高度评价。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