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奥运会中美男篮快攻比较分析本科论文 任吉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492001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奥运会中美男篮快攻比较分析本科论文 任吉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08奥运会中美男篮快攻比较分析本科论文 任吉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08奥运会中美男篮快攻比较分析本科论文 任吉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08奥运会中美男篮快攻比较分析本科论文 任吉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08奥运会中美男篮快攻比较分析本科论文 任吉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奥运会中美男篮快攻比较分析本科论文 任吉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奥运会中美男篮快攻比较分析本科论文 任吉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号 20091101050324 密级_ _ _ 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2008奥运会中美男篮快攻比较分析 学 院 名 称:体育学院专 业 名 称:体育教育学 生 姓 名:任吉斌指 导 教 师:贾国有二一三年五月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LANZHOU CITY UNIVERSITY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ens basketball fast break College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

2、tion Subject : physical education Name : Ren Jibin Directed by :Jia Guoyou May 2013 郑 重 声 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运用录像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对2008奥运男篮小组赛中美之战中各项与快攻有关的数据进行

3、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男篮快攻的发动次数、推进速度和成功率与对手存在很大差距。通过分析数据和观察录像分析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提高中国男篮的快攻技术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2008;奥运会;中国;男篮;快攻ABSTRACTThe use of video recording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S. war of the 2008 Olympic mens basketball group match various

4、data related to the fast-break,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engines for 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fast break, pushing speed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opponents and success rate.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of the gap between data and observation of video analysi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ac

5、cordingly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fast break.Key words: 2008; Olympics; China; mens basketball; fast break 目 录前言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1 研究对象11.2 研究方法11.2.1 观察统计法11.2.2 比较分析法12 结果分析22.1 对现行篮球快攻战术概念的剖析22.2 防守篮板球发动快攻数据的分析22.3 抢断球的快攻数据分析32

6、.4 运球突破的快攻数据分析32.5 快攻的推进阶段比较分析32.5.1一传和接应分析42.5.2快攻的推进速度分析43 结论54 建议5参考文献6致谢7前言21世纪的篮球运动强调高快结合,灵活多变。 然而,篮球进攻战术虽然千变万化,但“以快制胜”仍是各种战术的精髓。快攻是体现新世纪篮球运动特点和发展方向的最积极有效的战术,是篮球战术的基本要素和比赛得分的重要方法,也是篮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篮球快攻战术是指由防守转入进攻时,进攻队以最快速度将球推进至前场,争取造成人数上和位置上的优势与主动,果断合理进行攻击的一种进攻战术。其特点是速战速决,攻其不备,所以是现代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最重要的

7、反击得分手段。快攻的核心是争取时间、创造机会,美国著名教练员约翰伍登曾说过:“快攻是教练员首先考虑的战术”。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中国男篮在这届奥运会上取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中国男篮在篮板、命中率、破全场紧逼等各方面都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在快攻方面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对奥运小组赛中国队与美国队的比赛中快攻的发动、推进和上篮各环节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指出中国队在快攻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的差距。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将参加北京奥运会男篮小组赛中的中国男子篮球代表队和美国男子篮球代表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1.2 研究方法1.2.1 观察统计法通过观看奥运比

8、赛的电视直播和比赛录像,将中国队和美国队在第29届奥运会小组赛中与快攻有关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1.2.2 比较分析法将小组赛中的中美两队在快攻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中国队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2 结果分析2.1 对现行篮球快攻战术概念的剖析篮球快攻战术是指 “由防守转入进攻时 , 进攻队以最快的速度将球推进至前场 , 争取造成人数上和位置上的优势与主动,果断合理进行攻击的一种进攻战术”。从中我们可以悟出现行的快攻战术概念仅涵盖优势快攻。优势快攻指人数、位置均占优势或只具备两者其中之一的优势条件下所发起的快速攻击。最理想的快攻是人数与位置都占优的快攻,但篮球比赛中并不是每次快攻都具备人

9、数与位置上的双重优势,而会经常出现人数或位置上其中一方面优势,而另一方面处于均势劣势的情况。这些形式包括:人数占优、位置均势;人数占优、位置劣势;位置占优、人数相等;位置占优、人数少。第一 、二种快攻战术中, 进攻队员虽然在人数上占优,由于进攻队员在选择快攻跑动路线时没有形成默契的配合,造成了路线或位置重叠,进而失去了本应具有的位置优势。以笔者之见, 对于第一种快攻形式,进攻队员可果断地展开攻击,因为双方位置处于均势,投篮出手后,进攻队员通过积极地卡位与跑动,还有冲抢进攻篮板球的机会。而对于第二种形式的快攻,进攻队员人数虽然多,位置却处于劣势,如果蛮干,一旦投篮不中,那么,抢篮板球的机会将会很

10、小。第三、四种形式的快攻中,进攻队员人数尽管不占优,但在选择快攻跑动路线时,队员之间保持了良好的纵深队形,因此,获得了位置上的优势,进攻队员可大胆果断地攻击2。2.2 防守篮板球发动快攻数据的分析快攻的发动时机主要有获后场篮板球后、抢断球后以及对方中篮后发端线界外球时,本次研究主要通过统计获后场篮板球后发动快攻的数据进行分析。 表1中、美两队利用防守篮板发动快攻数据球队 防守篮板 发动快攻次数 成功次数 发动快攻比例(%) 成功率(%)美国 31 15 12 48 80中国 24 7 4 29 57 注:将球投进或造成对手犯规都视为快攻成功。从表1可以看出,利用防守篮板发动快攻比例和成功率与美

11、国队还有一定差距。中国队在比赛中并没有利用防守篮板很好地发动快攻。2.3 抢断球的快攻数据分析抢断球是篮赛中攻防转换的重要方式,而成功的抢断球,意味着快速反击的开始。由于它们能使对方措手不及,造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使对手防不胜防,因而抢、断球发动快攻在诸多快攻中成功率最高3。 表2中、美两队利用抢断球发动快攻数据球队 抢断球次数 发动快攻次数 成功次数 发动快攻比例(%) 成功率(%)美国 16 13 9 81 69中国 2 2 1 100 50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队虽然抢断球发动快攻的比例较高,但是中国队抢断球次数少,发动快攻的次数也少,成功率也不高,而美国队发动比例为81%,成功率达到69%。通

12、过观看比赛录像发现,美国队在抢断球时积极主动,而中国队没有抢断球的意识,利用抢断球发动快攻的机会就少。2.4 运球突破的快攻数据分析运球突破是在运动中控制球的基础上,根据临场需要,准确判断和把握对手的防守站位及重心变化情况,利用速度、方向或动作变化,获得时间和空间位置优势,突破防守人的一种技术手段4。 表3中、美两队利用运球突破发动快攻数据球队 运球突破的次数 发动快攻次数 成功次数 发动快攻比例(%) 成功率(%)美国 16 14 9 15 64中国 11 7 3 63 43 从表3可以看出利用运球突破发动快攻的比例和成功率与美国队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队在比赛中并没有利用运球突破很好的发动快

13、攻,发动快攻次数少,成功次数也少,成功率也低,而美国队却利用运球突破来发动快攻的次数多,成功率高。2.5 快攻的推进阶段比较分析2.5.1一传和接应分析在比赛中,美国队发底线球快攻意识明显,接应的队员变换不定,一传到位。中国队利用对方中篮发底线球队员固定,过中线的一传次数为零,中国队在比赛中发底线球时缺乏由防守快速转为进攻的意识。中国队在抢到后场篮板后很少有把一传直接传到前场,基本全部传给在后场的组织后卫。这说明中国队获得后场篮板后的一传很不到位。从比赛录像可以看到,中国队在抢到后场篮板后除了发动为数不多的几次快攻外,无一例外的都由组织后卫推进前场。而美国队在获得后场篮板后,总是把球传给跑在最前面的队员,接应一传的队员并不固定,而且既有长传快攻,也有两人间的短传快攻,形式多样。中国队在获得后场篮板球后接应人固定,形式单一。另外,从比赛录像和发动快攻的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国队无球队员由守转攻时快攻意识不强,速度慢,创造的快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