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旅游:独特资源条件下的高端旅游及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489514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地旅游:独特资源条件下的高端旅游及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极地旅游:独特资源条件下的高端旅游及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极地旅游:独特资源条件下的高端旅游及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极地旅游:独特资源条件下的高端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地旅游:独特资源条件下的高端旅游及可持续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极地旅游:独特资源条件下的高端旅游及 可持续发展作者:暂无来源:世界环境2017年第3期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地 球的两极一凹一凸、一阴一阳,南极中心地区是大陆,周围是海洋;北极则恰恰相反,中心是 大洋,周边是陆地。地球南北两极的神奇对应、独特的自然环境、罕见的动植物和瑰丽的极地 风光让人无限神往。对于很多人来说,到地球最边远的地方去看看极具诱惑力,且操作上现实 可行。于是,去南极和企鹅拍照,到北极和北极熊共舞,就成了许多旅游爱好者的梦想,这种 非同寻常的旅游体验已经流行开来,并被称为“高端旅游”。我国的高端旅游在探索性发展中, 展示出了蓬

2、勃生机和活力,南极游和北极游成为高端定制中的“极品”线路。极地的旅游资源极地是指位于地球的南北两极极圈以内的陆地和海域。极地旅游即指赴地球南、北两极的 观光、探险旅行活动。依据南极条约,南极地区的地理范围包括地球南纬60以南的广大 水域、陆地及其附属岛屿和冰架。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 北极苔原和外侧泰加林带等区域。极地大部分地区终年为冰雪所覆盖,昼夜长度随四季的变化 明显,有极昼、极夜现象。南极是至今地球上唯一没有常住居民、没有主权国家、蕴藏着无穷科学奥秘和丰富资源的 地方。南极不设边卡也无需签证,在众多国际法规的约束和管理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全方位 开放的自由

3、港。到南极旅游,首先看到的是冰雪,气势磅礴,茫茫无边,南极的冰川是地球上 规模最大的,其所包含的淡水量占全球淡水资源的70%以上。其次看企鹅,它们是南极真正的 永久居民,企鹅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看到人会主动跑过来点头哈腰、憨态可掬,对人类的好 奇心和亲近感使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除此之外,还能观赏到海豹、信天翁等野生动物,运 气好的话甚至可能碰上南极驯鹿。在南极,还有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学家和 工作人员,游客如果有机会和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会对自身大有裨 益。近年来,为了吸引游客,南极旅游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从原始的固定景点和考察站游览, 增加了包括雪地野营、

4、冰海漂流、攀登冰崖、追逐鲸鱼、双人划舟、滑雪、潜水、直升机历险 等刺激的行程体验和挑战极限的活动项目。与南极不同,北冰洋外围广袤的北极陆地分属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挪威、丹麦、冰岛、 瑞典、荷兰等八个国家,很多地方有原住民居住。到了北极,可以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神秘 的因纽特人在极端寒冷环境里生活和他们独特的文化,参观北极探险、科学研究先驱的历史遗 迹;另外可以看到北极熊等极地特有动植物,欣赏形态万千、颜色璀璨的北极光、高山白雪映 衬的苔原、盘绕在山峰间的乳白冰流、蔚蓝海湾中的冰架等奇丽的自然景观,这一切对于前往 北极旅游的人来说都充满了无穷魅力。极地旅游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近些年,极地旅游方兴未

5、艾,势不可挡,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行业协会(IAATO)公布的数 据显示,2014-2015年度全世界赴南极游客总数为36702人,其中中国游客为3042人,仅次 于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北极旅游虽然没有类似组织来统计确切的数字,但成长态势与南极 相吻合。极地旅游的需求仍将不断增长。极地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居住在极地的土著人乃至于全 世界意味着机会,也构成了挑战。极地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使部分地区受益。北极的大部分地区第一产业是以矿业、油气开采 和提炼为主,近些年如挪威、冰岛、俄罗斯、加拿大等国设立独特北极旅游路线,推动北极生 态旅游的发展,逐步实现产业转型,改善当地人生活的同时也更关注生态保护。南极旅

6、游业的 开展,打破了南极仅对政府和从事科学考察等专业人员开放的格局,在某种程度上使公众也有 了参与机会,若管理得当,这种参与有利于南极事业的发展,例如旅游船舶为南极计划提供便 利、生态旅游中的公众教育意义等。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极地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工 具的燃油泄漏、污染物排放、旅游者产生废物垃圾、密集人流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干扰 等,会给极地环境带来压力和潜在影响。具体的如观光旅游惊扰动物的正常繁殖,旅游者产生 的大量垃圾废弃物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旅游活动不可避免的外来生物、致病细菌的引入, 燃油泄漏、污染排放对土壤、空气的污染及地表植被的损害,部分

7、人肆无忌惮掇取动植物和岩 石样品的违规行为等。极地旅游活动的规范管理鉴于极地环境的特殊性和国际社会对极地旅游的关注,极地旅游活动中的环保要求将会更 具体和务实,制定和实施可持续的旅游政策和措施至关重要。南极是一个既受世界各国密切关 注,又有国际条约严格限定和保护的特殊地区。目前南极旅游从资源的国际共有性、行为的合 法性到管理实施环保责任等问题,在国际法律层面已基本解决。1991年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成立,经过20多年的实践,IAATO建立起一套 在南极开展旅游服务的行业标准和行为指南,定期向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ATCM)提供有关南 极旅游、船只活动及环境影响等情况报告,并获得国际

8、社会的认可。IAATO推出了 “南极探访 须知”,这些须知对每一个到南极的游客做了基本要求,希望游客保持好南极的原始风貌,不 随意丢弃垃圾、破坏公物、带走属于南极任何物品,尽量减少人类对这片净土的干扰;其次 IAATO提示游客要注意自身安全,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另外要求游客尊重科学研究、 爱护科研设施,在没有特别许可的情况下不随意进入特别保护区,同时,须知要求游客爱护野 生动植物,不损伤植物,不伤害和干扰动物,不向南极引入外来生物。目前,世界各国100多个涉及南极旅游的社团自愿成为IAATO的成员,并已获得南极旅游 经营资格,接收IAATO关于环境保护、营运安全和信息共享等业务指导,并承

9、担提供年度南极 游客人数、营运路线、活动景点与内容、导游业务和环保措施等信息的义务。IAATO成员在开 发旅游业务时,通常会聘请有经验的极地考察人员担任科学顾问或导游,使旅游活动更具科学 性和知识性,这些举措促进了南极环境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和南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极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极地旅游是具有现实经济利益的和平利用极地资源的一种方式,强调了人类共有极地资源 的权利。对于我国来说,极地旅游还属新兴旅游产业,面对国际极地旅游日臻完善和国内需求 不断扩大的形势,我国应把握时机,积极推动极地旅游业的健康起步和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 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国家层面,应将南北极列为在中国旅游目的地管理制

10、度中,制定基本的赴极地旅游 的政策和法规,让政府管理有法可依,企业发展有章可循。特别是前往南极旅游,因其没有主 权归属,必须取得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特殊支持和服务。第二,企业层面,争取成为国际IAATO成员,学习IAATO的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 质。企业在做好服务的同时,正确引导游客,真正的高端旅游不能只体现在价值上,更应体现 在游客素质和产品内涵上。例如可以举办不同层次、各种类型的极地旅游业务讲座,分享极地 旅游的信息资源,传递极地生态旅游的环保理念,确保游客了解条约体系的相关规定,掌握一 定的救生方式,了解极地环境的脆弱性、敏感性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理解极地在全球气候环 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开展科学考察的重要作用等。我国已有一家户外运动旅游企业通过 了 IAATO的资格认证,这为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极地旅游开了个好头。第三,游客层面,倡导游客文明旅游行为。首先,游客应遵守极地旅游的相关规定,文明 旅游;其次,支付能力是识别高端游客的主要特征,但不是唯一特征,极地旅游者应具有一定 的内在修养和环保意识。面对浩瀚星辰、北极熊和企鹅,应该有起码的敬畏和谦卑。如果每一 个去极地旅行的人,都可以将自身的触动切实转化为行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或许,这种 正能量的传递,远比极地旅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有价值。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