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周末专项练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474399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周末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周末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周末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周末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周末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周末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周末专项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周末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一、 把诗句补充完整。1_,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_。2_,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_。3_,小溪泛尽却山行。_,_。4江南好,_。_,春来江水绿如蓝。_?二、 课文回顾与积累。1夜书所见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题目的意思是_。2望天门山中写出山势之雄险、水势之汹涌的诗句是:“_,_”。3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_,扇哪扇哪,_。(选自秋天的雨)4牧童骑黄牛,_。意欲捕鸣蝉,_。所见中表现儿童性格机警的诗句:_,_。5按照司马光原文内容填写群儿戏于_,一儿_瓮,足_没水中。_皆弃去,光_石击破之,水迸,儿得活。三、 按课

2、文内容填空。1.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人描写的是清明节的情景,表现这一情景的诗句是_,_。2.池子与河流揭示了一个道理:_3.纸的发明一课是按照_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告诉我们:按照蔡伦的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_ ,可以_制造,价格又_ ,能满足 _ 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能够传承下来。四、 日积月累,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_,泰山移。2.有理走遍天下,_。3._,不贰过。(论语)4.两岸青山相对出,_。(望天门山李白)5.停车坐爱枫林晚,_。(山行杜牧)6.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不懂就要问的_,爱鸟更爱孩子的_,勇敢沉着、砸缸救友的少年_,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国际主义战士_。五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读了牛和鹅一文,说说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_2爬山虎的脚一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_、_,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起了我们_。3诗句默写。(1)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边塞诗。其中写景的诗句是:_;叙事的诗句是:_。(2)暮江吟中写夕阳落照江水的诗句是:_;写新月初升的诗句是:_;表达了诗人_之情。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古诗描写了许多可爱的动物,让大自然显得趣味盎然。你看,绝句中的“ _,_”写出了燕子的轻巧灵动和鸳鸯的自由自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的“ _,_”写出了鸭子们最先感知到春天的江水已经变暖;三衢道中的“ _,_”写出了

4、黄鹂的鸣叫衬托出深山的幽静,表现出诗人游兴未减,兴致更浓。2.我们学习了许多寓言故事,也积累了不少寓言故事,懂得不少道理。如伊索寓言中的_以及克雷洛夫寓言中的_等;我知道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我还知道一些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如_、_ 等。3.纸的发明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按照蔡伦的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_,可以_制造,价格又_,能满足_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七、 课文回顾,积累运用。1.秋天的雨一文,秋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_的歌。大自然的声音一文,风和水都是大自然的_,动物是大自然的_。司马光一文,告诉我们_。学了不会叫的狗一文,我知道了_。2.艳阳高照,微风徐徐,杉木湖波

5、光粼粼:可不一会儿却下起了雨,湖四周的山上云雾迷蒙,此情此景,你会吟诵:水光潋滟晴方好,_。夜晚,一轮明月高挂空中,湖面很平静,走在杉木湖边,你会吟诵:湖光秋月两相和,_。3.尊重他人并不代表盲目地相信他人的一切看法。要善于思考,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因为(填上恰当的谚语):_,_。运动会上,同学们团结合作,跳“8”字绳比赛取得了第一名,你想用“_”这句谚语来夸赞他们。八、 知识积累,完成练习。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_。2课文蜜蜂节选自_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_。3_,野渡无人舟自横。4通过放蜜蜂的实验,作者得出结论:蜜蜂能够飞回来,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_

6、。九、 积累。1人间四月芳菲尽,_。长恨春归无觅处,_。2漏中,老虎和贼都以为对方是“_”,最后都_,真有意思!3枣核中的枣核不光_还_,他机智地把_从县衙救回来,还惩治了县官。4学习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我知道了在生活中,我们既不能_,也不能_。十、 把下面的诗句、名言补充完整。1.停车坐爱枫林晚,_。2._,潭面无风镜未磨。3._,最是橙黄橘绿时。4.两岸青山相对出,_。5._,其利断金。6.仁者爱人,_。孟子十一、 填空。1.灯不拨_,理不辩_。2.“_,孤帆一片日边来”是唐代诗人_的诗句。3.“远上寒山石径斜,_”出自诗人杜牧的_。4.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可爱的人:破瓮

7、救人的_,“不懂就要问”的_,尊重与呵护小男孩的_十二、 按课文内容填空。1.去年的树通过_次对话推动故事的发展,赞美了鸟儿_的高尚品质以及她与树之间令人感动的_。2.在牛肚子里旅行让我们体会到了_为救朋友不顾个人安危的高贵品质,并懂得了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3.一块奶酪告诉我们:一个团结的集体,需要每个成员都有很强的_,还需要领导者_。十三、 教材回放。1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因为_才越长越长的。2老师常用“_,泰山移”来教导我们:“同学之间应相互团结,这样才能办好事情。”3“_,顶个诸葛亮”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多办法多,团结力量大。4“二人同心,_”的

8、意思是两个人齐心,其力量如锋利的刀剑,能切断金属。这个八字成语说明了_的重要性。十四、 课文内容回顾。1. 秋天,我看到了那美丽的枫林美景,红的似火,我想到了_代诗人_写的山行中的诗句:“_,_。”2. 赠刘景文是_代诗人_写的,描写了_(季节)的景色,其中“_,_”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与祝福。3. 夜书所见中前两句诗通过对_、_、_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_的情感。4.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运用的_修辞手法描写了“我”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_的之情。5. 秋天的雨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分别写了秋雨中的_、_,以及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表达了作者_之情。6.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

9、首现代诗,作者具体写了_、_、_、_的声音,抒发了作者_之情。十五、 按课文内容填空。1._,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2.天才在于积累,_。(华罗庚)3._的太阳刚一露面,圆圆的脸蛋_。山村的早晨4.清明节下起了绵绵细雨,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_,_。”每当看到不努力学习的同学,我就会用劝学中的“_,_”来劝他。5.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写_的小故事,告诉我们_的道理。6.我们学习了瀑布一课,课文中瀑布的全身像一道白银;站在瀑布山脚下仰望,瀑布像_;吹来一阵风的时候,瀑布被风吹得_。十六、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1.鲜花朵朵,_,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_,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2.花钟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写了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说明其原因:一是与_、_、_有关,二是与_有关。3.蜜蜂记录了作者为证实蜜蜂是否有_而进行的一次实验过程,体现了作者_。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