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带来的语文教学理念之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46621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带来的语文教学理念之变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微课带来的语文教学理念之变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微课带来的语文教学理念之变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微课带来的语文教学理念之变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微课带来的语文教学理念之变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课带来的语文教学理念之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带来的语文教学理念之变(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微课”带来的语文教学理念之变“微课”带来的语文教学理念之变编者按“微课”来了!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的重新审视,伴随着数字化学习对班级授课制的冲击,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对新的学习方式的呼唤!下面一组文章是一线优秀教师在语文教学领域对微课进行的尝试研究与实践,刊出与广大读者商榷。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李万青一、“微课”促进语文教师理念之变常常听到初涉“微课”这一概念

2、的教师对它是这样认识的:“微课”就是将一节语文课浓缩成一个十分钟左右的视频,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整节课的知识。这个认识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误解需要澄清。1“微课”并不是课堂教学的浓缩。传统意义上的一节语文课,一般都经历了课前引导、旧知复习、新知传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几个环节。“微课”并不强调这种形式上的完整性,而更强调一课一得,从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2“微课”并不是将“人灌”变成“电灌”。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强调教师的教,而“微课”则更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微课”的实施者通过一个视频资源传递一种方法、传播一个原理、传授一项技能、传承一种文化之后,是学生在这一学习基础上的自主阅读,实现了新课

3、程提出的改变学习方式的要求。3“微课”并不是课堂教学的替代。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微课”自其产生以来,就不是为了替代学校教育,而是课堂教学的预演、补充、延展、深化。但是,“微课”实现的先学后教,势必会促进教师的教学转向以学定教。所以,“翻转课堂”就成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它让“微课”与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4“微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大学的电视课程。解释了这些误解误读,那么,“微课”到底是什么呢?“微课”是指以视频形式展示出来的,围绕某些知识点,或学习知识点的教学环节开展的一系列简短而又相对完整的课程。“微课”虽然是一个新出现的名词,但是,它也

4、还是在课程这个概念范畴之内的。它就是一种课程,包括内容、互动、作业及测试等诸多课程要素。正如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载体一样,“微课”的载体就是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就如同语文书并不是语文课程一样,这些微视频并不就是“微课”,它们都是课程资源,是“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微课”促进语文备课方式之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是在教师的教中学;而使用“微课”的教学,教师是要在学生的学中教。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要思考的是: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呢?而在开发“微课”、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前要思考的是:这节课我要教什么让学生自己学会呢?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微视频上。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笔者从自己的

5、工作实践出发,总结了一些突破固有备课模式的策略。1温故知新型。温故知新,就是通过视频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建构新知。语文教材的很多知识是有前后联系的,这是教材编者为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进行的刻意安排。我们在制作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前后联系。例如,学习五下爱如茉莉时,笔者把本课的微视频内容确定为: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视频中,笔者以五上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抓住一个“扫”字,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是如何通过“扫”这个细节,充分展现出林冲“忍让”的性格特点的。之后,笔者再让学生细读爱如茉莉,品出这篇文章中父母的真爱。有了这样一段视频的引导,学生自读文章就有了

6、目标和方向,也有了方法和依据。2学以致用型。学以致用,就是通过视频教给学生新的语文知识,再让学生将其运用于语文阅读之中。在这样的学、用中,学生不仅收获了某一知识点,而且形成了阅读的能力与素养。视频的制作可以涉及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文体知识理解与运用。文体不同,阅读的方法和要求也会不同。因文而异,找对方法,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所以,通过视频让学生掌握一些文体知识很有必要。学习艾滋病小斗士一文的微视频,就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顺叙、倒叙与插叙分别是什么,品味其有何表达效果。有了这样的知识以后,再让学生品读课文使用的叙述方式及表达效果。修辞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学习诺贝尔一文的微视频中,结合具体的句段,让学生

7、充分认识反复这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文中使用反复手法的句子,并思考其对表现诺贝尔这个人物形象的作用。抓住了核心,就可以实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3方法传授型。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概念,语文学习也应该特别注重方法的传递,应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有关于阅读理解的,有关于体会情感的,有关于字意辨析的,有关于词句运用的,等等。这些都是微视频很好的制作内容。例如,五下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特别适合让学生学会分层次把握文章内容。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理清文章的脉络。再如,学习船长的微视频,教给学生读懂夹叙夹议;学习负荆请罪的微视

8、频,教会学生如何读懂剧本的矛盾冲突;学习海伦凯勒的微视频,教会学生用儿歌来区别“澡、燥、操、躁”等形近字;学习郑和远航的微视频,教会学生用拓展课题的方式概括主要内容都是这一方法的运用。“授人以渔”是语文教学的老方法了,虽然“微课”是个新生事物,可在这些老方法上依然是一脉相承的。4新知讲解型。语文学习在强调理解、感悟的同时,也并不排斥讲解。例如一些文言文或是古诗文,因其与现代文有诸多不同,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力,需要讲解的内容就更多一些。将这样课文的学习制作成视频,就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微课”学习的优势: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一遍就可以解决问题,学习能力弱一些的同学可以细致看,反

9、复看。这些文字层面的内容通过微视频教给学生,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节约出课堂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进行文学层面的理解和文化层面的感悟。5读写结合型。“读写结合”,是指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来促进学生将读的收获转化成写的能力。例如,神奇的克隆一文的开头以孙悟空拔毫毛的故事人手,将读者不太熟悉的克隆技术形象化,既吸引读者,又形象生动。学习本文就可以通过制作一个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开头的方式,并鼓励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再如,爱如茉莉月光启蒙我和祖父的园子等文章,可以综合起来学习文章拟题的方式。6知识拓展型

10、。语文学习过程有多种因素起作用,学生需要用宽广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作学习语文的背景。那么,基于课堂教学的知识拓展就显得很重要。例如,在学习梦圆飞天一文的微视频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一个表格,将神舟一号到十号的发射时间、主要功能、重点任务、宇航员等知识作整理。学生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之后,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以及课堂交流的水平,都会进入更高的层次。7自主学习型。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实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那么,基于“微课”的语文学习不只是教师的任务。学生既是“微课”的学习者,也是“微课”的开发者。而在制作和开发“微课”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有

11、更多的收获。例如,在五年级下学期的复习阶段,笔者组织全班同学,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知识进行细致梳理,制作出了一组复习课视频。学生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除了要把相关知识弄懂弄透之外,还得考虑用什么方法让别人也能够理解和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非常牢固的。三、“微课”促进语文课堂之变进入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极大丰富。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学生完全可能掌握了比教师还要多的资源。而现在又更进了一步:学生经历了“微课”学习之后再走进课堂。此时,他们对于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困惑与思考。这样的学情变化促使语文课堂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正是应对这一需求

12、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大块。课前主要是微视频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交流;课中主要是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交流、研究、探讨、思辨和深化;课后则是拓展延伸。其学习模型如下图所示:D:方莹插图1-16.jpg1课前:视频指导下的自主学习。(1)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发布微视频及在线测试题。学生观看教师发布的视频,做好笔记。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微课学习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2)学生带着自己对视频学习的理解与收获,自主学习文本,做好批注。此时,视频是一个引子,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视频是一个路标,可以指引学生研究的方向;视频是一个扶手,可以帮

13、助学生找到研究的方法。“微课”学习由学生自主完成,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有的同学会深入解读文本,有的同学会查阅相关资料,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有的同学会找到相关文章作对比阅读,有的同学会寻根溯源作批判思考。方法不一而足,学习却是实实在在的。(3)学生完成在线测试题,并将自己的疑问在公共区域内发布。完成在线测试的目的:一是学生检测自主学习的成果,二是便于教师掌握学情。在批阅学生答题的过程中,教师就对学情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就可以在课前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学贵有疑。学生在完成每一课的在线测试时,都有一个必须完成的作业提出自己的疑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每个学生都带着一个、两个

14、或是更多的问题走进课堂,课堂就变得生机勃勃了。(4)思考同伴提出的问题,作好上课交流的准备。这一环节,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这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经历一个深化的过程。2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交流环节。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经历了知识传递的过程,所以,课堂学习的主要任务将是知识的内化。(1)解释疑问。在线测试能够很好地反应出学生“微课”学习的成果。一些个性化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评语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从而实现大班额教学下的一对一学习。共性问题可以放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集中解决,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2)问题梳理。对课前自主学习环节中同学提出

15、的问题进行梳理。这一环节先由计算机后台汇总,教师作初步梳理,去掉一些与语文无关的问题,或是没有太多研究价值的问题,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留下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形成本课学习的问题单,并推送给学生。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些问题来源于学生,闪烁着思维的光芒。但是,它们就像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还需要教师用一根主线将其串联起来,才能成为精美的项链。(3)选择研究。学生从教师推送过来的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多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这个再次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研究自己提出的问题,还是研究同伴提出的问题,都将为小组合作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这一过程,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进入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4)分组探讨。分组探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所选择的问题进行同质分组。这种分组学习方式有利于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另一种是异质分组,根据已经分好的四人小组进行学习。这样,由于小组成员的关系固定,便于有效分工和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从而节省课堂学习的时间。笔者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异质分组。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对各自研究的内容再次进行梳理,确定小组研究议题,并深入探讨。最终形成小组意见,准备汇报。(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