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施工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465916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建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建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建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建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施工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32.编制目的33.适用范围34.综合接地系统设计及施工原则34.1 设计及总体要求34.2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工艺及材料要求45.隧道综合接地系统施工65.1.隧道综合接地设计要求65.2.隧道综合接地系统施工说明85.2.2二次衬砌综合接地95.2.3仰拱填充综合接地95.2.4斜切式明洞综合接地105.2.5隧道内过轨105.3 隧道综合接地主要施工方法105.3.1初支接地极115.3.2二衬接地极115.3.3仰拱填充接地极115.4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注意事项116.桥梁综合接地系统施工116.1桥梁综合接地设计要求116.2桥梁综合接地施工说明136.3桥梁综合接地施工

2、注意事项147.路基综合接地系统施工157.1路基综合接地设计要求157.2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过渡段贯通地线连接157.3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167.4路基地段接地极、接地端子设置167.2路基综合接地施工说明167.2.1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综合接地设置167.2.2硬质岩路堑地段、涵洞地段综合接地设置177.2.3路基过渡段综合结地设置177.2.4路基电缆槽接地及接触网接地极188.车站综合接地系统施工188.1车站咽喉区路基地段综合接地设计要求188.2站台区综合接地方案198.3其他接地209. 无砟轨道综合接地系统施工2010. 声屏障综合接地系统施工2110.1桥梁

3、声屏障综合接地2110.2路基声屏障综合接地2111.人员、机具配置2112.质量控制及检验2112.1质量要求2112.2质量检验224综合接地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2)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 10180-2016;(3)新建南昌至赣州铁路客运专线综合接地系统总体示意图(全一册);(4)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10180-2016)(5)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7)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9004-2015);2

4、.编制目的综合接地是一个特殊的施工过程,综合接地技术是铁路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性能直接影响电子、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防护要求。为规范综合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施,确保综合接地系统的技术性能,以满足电子、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防护要求,特编制此施工方案指导施工。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昌赣铁路CGZQ-5标桥梁、隧道、站场、路基、轨道、结构、声屏障等工程综合接地的设计及施工,不适用于盾构隧道等特殊工点。4.综合接地系统设计及施工原则4.1 设计及总体要求(1)综合接地系统根据铁路等级、不同地区、不同设备,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护措施,达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要求,遵循以

5、人为本,系统优化、综合防护的原则,加强总体协调、全面规划、统筹考虑。(2)综合接地系统以沿线两侧敷设的贯通地线为主干,充分利用沿线桥梁、隧道、路基地段构筑物设施内的装置作为接地体,形成低阻等电位综合接地平台。(3)接触网支柱、距接触网带电体5米范围以内的金属结构物和电气设备必须接入综合接地系统。(4)距贯通地线20米范围以内的铁路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应与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5)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6)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造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7)贯通地

6、线的选用应耐腐蚀并符合环保要求,并满足铁路贯通地线暂行技术条件(TJ/DW142-2012),其敷设采取相应保护措施。(8)桥梁、隧道、无砟轨道、接触网支柱基础等结构物内的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没有结构钢筋可以利用时,可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预应力钢筋不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9)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钢筋截面不应小于200mm或直径不小于16mm。当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的界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圆钢并接使用(无需改变钢筋的间距)或局部更换

7、直径为16mm的钢筋。(10)结构物内的接地钢筋之间均要可靠焊接,保证电气连接。(11)接地装置应通过结构物内预埋的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接地端子应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结构内,表面与结构面齐平。(12)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等强电设备、设施的接地连接线不得进入通信信号电缆槽内。4.2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工艺及材料要求(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Cr16%、Ni 5%、Mo 2% 、C 0.08%,如GBOOCr17Ni14Mo2。其形式见下图:接地端子结构示意图(2)接地连接线采用同规格的接地铜缆,线鼻采用与接地端子同材质的不锈

8、钢或镀锡铜。(3)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连接器连接。C型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C型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4)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路堑、桥梁间的过渡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5)接地的钢筋焊接要求:双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4mm(IK25KA)或16mm(IK25KA)的“L”形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焊接要求示意图见下页。(6)对施工中外露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裹素砼的方式。5.

9、隧道综合接地系统施工5.1.隧道综合接地设计要求(1) 隧道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靠近线路侧的边角处,可凿毛混凝土面、涂刷界面剂,再用水泥砂浆灌封贯通地线。贯通地线采用70mm截面铜当量的环保型贯通地线,外护套采用金属或合金护套,隧道地段通过环向接地钢筋等实行两侧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2)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1.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a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b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c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

10、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d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e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2.线路两侧的贯通地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线连接。(3)隧道接地极设置1.对于一般拱墙设防水板的衬砌隧道应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锚杆、钢架、钢筋网或底板钢筋。a有底板钢筋的隧道及明洞地段,利用隧道底板下层的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bb复合式衬砌地段隧道,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做为接地极;c、级围岩隧道,利用锚杆、钢拱架(或钢网片)作为接地极;d隧道底板接地极按照1米

11、间隔选用底板结构钢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形焊接,其他节点绑扎;底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e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接地锚杆与钢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4)接地钢筋的连接:隧道内的锚杆接地极、底板接地极和二次衬砌内的接地钢筋等接地装置均应通过接地钢筋与两侧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5)接地端子设置:1.隧道内接地装置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2.从隧道进口 2m 处开始,每 100m 在两侧通

12、信信号槽底部分别设置1个接地端子,小于 100m 的隧道在中部设置1处。接地端子用于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3.从隧道进口 2m 处开始,原则上每 50m 在两侧通信信号槽靠线路侧壁上分别设置1个接地端子,小于 50m 的隧道在中部设置1处。在无砟轨道线路区段,用于无砟轨道板接地的接地端子可按每100m在两侧通信信号槽靠线路侧壁上分别设置1个,用于轨旁信号设备及其他设施接地的接地端子可按需设置。4.隧道二次衬砌在隧道进出口及隧道内每个500m 处,在隧道两侧壁距离轨面6m处设置2个接地端子,并与环向接地钢筋焊接,用于回流线、照明设备等接地。5.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架与电缆槽外缘

13、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6.当接触网槽道基础采用预埋方式时,需将基础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对于预埋槽道失效时,应当采用后植入安装方式时,需在安装时将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5.2.隧道综合接地系统施工说明5.2.1.初期支护综合接地5.2.1.1.带底板衬砌地段隧道综合接地(1)有底板钢筋的隧道,利用隧道底板下层的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2)带底板衬砌地段在施工底板混凝土时,间距以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的方法设置底板接地极,接地极钢筋直径同结构钢筋,布置长度为一个台车位长度,隧道底板接地极按照1m间隔选用底板底层的结构钢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钢筋网

14、,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形焊接,其他节点绑扎;底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3)隧道底板接地极通过连接钢架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4)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各工点施作时应根据具体的钢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5)隧道底板接地极在中心水沟两侧均设置一处,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将连接钢筋预留出混凝土面,以便与隧道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5.2.1.2.b复合式衬砌地段隧道综合接地(1)b复合式衬砌地段隧道在初支施工时,以约6m为间距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以约一个台车长度设置一处

15、专用环向接地钢筋。接地极通过隧道锚杆、专用环向接地钢筋、钢筋网片进行焊接。用做接地极的隧道锚杆环向间距采用2倍锚杆长度。(2)每个台车位的隧道接地极均通过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3)接地极在初支施工时必须在边墙底部将连接钢筋预留至混凝土表面,以便与隧道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5.2.1.3、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1)、级围岩在初支施工时,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钢架作为接地极,以约8m为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距选择钢架作为环向接地钢架。接地极通过隧道锚杆、钢拱架、钢筋网片进行焊接。用做接地极的隧道锚杆环向间距采用2倍锚杆长度。(2)每个台车位的隧道接地极均通过连接钢架(钢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3)接地极在初支施工时必须在边墙底部将连接钢筋预留至混凝土表面,以便与隧道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