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9 生物的变异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46108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9 生物的变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2年高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9 生物的变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9 生物的变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9 生物的变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9 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变异一、能说出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遗传变异:环境因素影响而造成的2、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1)基因突变 (2)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二、能举例说出基因重组的类型、本质、产生的原因和意义(A):1、基因重组的类型与本质: (1)基因的互换: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2)基因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基因的自由组合)(3)重组DNA技术:(略)2、产生的原因:(1)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2)减数分裂过程中,减后期同源

2、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基因自由组合。3、意义:通过有性生殖实现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三、能说出基因突变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及意义(A);说出基因突变的类型、诱发因素(A);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B):1、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及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产生新的性状,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有重要意义2、基因突变的类型:(1)DNA分子中碱基对发生替换 (2)DNA分子中碱基对发生增添(3)DNA分子中碱基对发生缺失3、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1)物理因素

3、:紫外线、X射线等辐射。 (2)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黄曲霉素。(3)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4、基因突变的特点:(1)普遍性: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2)随机性:可发生在任何时期 (3)稀有性:自然界突变率很低:10-5 10-8 (4)有害性:(打破对环境的适应性)多数有害,少数有利 (5)不定向性:A a 或 A A(黑白 白黑 黑灰)5、发生基因突变的时期:细胞分裂的间期(有丝分裂的间期、减数分裂的间期)6、产生的原因:由于DNA分子复制过程,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四、能简述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基本类型,举例说出染色体组的概念和

4、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实例(A)。1、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基本类型:(1)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在自然条件或人为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或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叫染色体变异。(2)染色体变异的基本类型: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两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例:猫叫综合症)染色体数目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例:21三体综合症、性腺发育不良)2、染色体组的概念和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实例:(1)染色体组的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 同,但又互相协

5、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 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例:果蝇的染色体组:(、X或、Y);人的染色体组:( 22 + X 或 22+Y )。(2)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实例: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与染色体组无关)例如:蜜蜂的雄蜂,水稻(小麦)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水稻(小麦)。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例如:人、果蝇、玉米等大多数生物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例如:香蕉(三倍体)、无籽西瓜(三倍体)、马铃薯、(四倍体)、小麦(六倍体)。五、能举例说出杂交育种、诱变

6、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特点及在生产中的应用(A)1、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3)特点:杂交育种不能创造新的基因,只能把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并且所需时间要长, (4)在生产中的应用:例: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麦(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进行杂交,进一步选择,得到矮秆抗病的优良品种(ddTT)2、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 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

7、生物发生基因突变。(3)特点:产生新基因和新的性状,(改良某些性状)能提高变异的频率,后代变异性状能较快稳定,加速育种进程;但,有利个体不多,须大量处理供试材料 ,工作量大。 (4)在生产中的应用:例:太空辣椒的培育 、青霉菌的选育等3、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获取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稳定遗传的纯系品种。(3)特点:缩短育种年限,但方法复杂,成活率较低。(4)在生产中的应用:例:玉米、小麦、烟草、水稻等。4、多倍体育种的原理:(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在育种过程中,人们用秋水仙素处理种

8、子或幼苗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发育为多倍体植株,得到多倍体品种。 (3)特点: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高;发育延迟,结实率低。(4)在生产中的应用:例:四倍体草莓、三倍体无籽西瓜。六、简述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和操作过程(A);关注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A、E);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A);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客观认识(A、E):1、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和操作过程:(1)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性状。(2)操作过程: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2、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应用作物育种、药物的研制、培育转基因动物和微生物 。 3、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抗虫棉、乳汁中含有人生长激素的转基因牛、合成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 “超级细菌”等。4、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客观认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