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期末工作总结标准范文(二篇).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457843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师期末工作总结标准范文(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教师期末工作总结标准范文(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教师期末工作总结标准范文(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教师期末工作总结标准范文(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教师期末工作总结标准范文(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期末工作总结标准范文(二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教师期末工作总结标准范文忙忙碌碌,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过去了。回顾这学期,忙碌而愉快的工作中,在学校其他老师和领导的支持下,我也取得了一些的成绩和进步。在这里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个小结,并从中拮取精华加以保存,寻找不足加以弥补,争取在新的一学年中取得更大的提高。一、政治思想方面:教学工作中,平时注意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教研和其他各类培训,并做了大量的笔记。还认真学习、仔细体会并努力去做一名新形势下优秀教师。二、教育教学方面:(1)个人教学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1、课前准备:认真备课、备好课、努力备学生

2、的课。2、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平时注意收集资料,在备课时能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3、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4、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事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5、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2)教研组工作:积极配合教务处老师作好教研组工作。根据学校教务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要

3、求,本学期,我组继续开展“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的校本教研工作,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相得益彰。坚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发挥“求真、务实、合作、探究”的工作精神,开拓进取,在“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三、工作考勤方面:我能每天都能够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做到了早出晚归,按时上下班,从不因为个人问题耽误上课,出满勤,干满点,给学生做了极好的表率,这学期的值周工作我也积极的参与,每周的例会和班主任会议我都能按时参加并且实施了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上激情有余而平缓不足,

4、平时考试较少,考试成绩不稳定等。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进取,为教育事业多作贡献。总之,一学期下来,收获自然不小。在工作中我不仅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大胆地创新教学方法,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吸取先进经验运用与实践中,力求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2023年教师期末工作总结标准范文(二)时光飞逝,转眼间这一学期的工作就这样顺利的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真是感触颇深。首先,谈一谈在课前、在课后:1.因为我带的是儿

5、歌课,所以备的是多媒体。2.我遵守备课流程,通常在课后都会写一些教学反思,再同我们英语组的同事进行请教、讨论。把上一节课出现的问题在下一节课进行完善改进。3.上课的时候,我比较注重课堂纪律与课堂气氛。4.我每大周都会坚持听各位老师课,以弥补我经验的不足。我的对子是昝老师,每大周我们都会听对方的课,及时的给对方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其次,在课上:这学期我带的班级比较多,有的班级里的学生纪律好,但也有的班级的学生较贪玩好动,所以在课上,运用很多抓阄展示、变化激励、多媒体放映、游戏测试、对子捆绑等从汇贤要点学来的多种手段。而,纪律好,比较安静的班级用的相比较少一点,因为生性好静,气氛太过持久热烈,他们会烦。最后,我会矢志不渝的跟着汇贤要点走,继续学习它、探讨它、落实它。我相信我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好老师,因为我的方向是对的,我学习的理念是正确的。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