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4559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丁村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 急 预 案二零一零年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为保障丁村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进一步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煤矿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我矿实际,特制定丁村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以提高我矿安全管理人员及全矿职工对重大危险源的辩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事故控制应变能力,并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检测、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以控制和降低重大危险源的泄漏,从而控制和减少、消除事故的危害。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一、井田概况1、地理概况丁村煤

2、矿位于织金县城营合乡境内,距县城37.km。矿区划定范围为一不规则四边形,走向长1.1m,平均倾斜宽86m,面积约1.043km2。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411060459;北纬26212628,有公路与县、乡公路和国道相连,交通较为方便矿区地形属云贵高原中低山丘陵浅切割地貌,最高点位于南部,标高1084,最低点位于矿区东部附近,标高约102,相对高差约88.4m。矿区内无河流,有一季节性小冲沟,流量不大,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矿区外东面有一条斯拉河,河床标高约00,对矿井开采无影响。2、地层与地质构造1)地层矿区内及附近地层出露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P)、龙潭组(P3l)、长兴组(P3c)、

3、大隆组(P3)、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y)及第四系(Q),兹简述如下:()峨嵋山玄武岩组(P),分布于工作区的南西部,出露面积较小。由火山角砾岩、杂色凝灰岩,深灰色玄武岩等组成,具气孔状、流纹状、杏仁状构造,局部具粘土岩化、硅化、方解石化、黄铁矿化。厚09m。属喷发期上二叠世龙潭早期,与下伏中二叠统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2)上二叠统龙潭组(P3),分布于工作区的中部,主要由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细砂岩、硅质岩夹厚薄层灰岩以及煤层等组成,含植物、腕足类化石。本组底部普遍有一层厚度不大的富含黄铁矿、菱铁矿、菱锰矿等的粘土岩或含黄铁矿鲕状绿泥石岩、鲕状铝土岩等为区域性分层标志。厚20030m。

4、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组呈假整合接触关系。(3)上二叠统长兴组(P3c):分布于工作区的北西角,以海相沉积为主,由灰色中至厚层状燧石灰岩、泥灰岩、泥质粉砂岩及砂岩组成,距顶m左右常夹一煤线或炭质泥岩,称1号煤。该组地层厚一般153m。产蜓科、腕足类化石。与下伏龙潭组呈整合接触。(4)上二叠统大隆组(P3d):分布于工作区的北西角,由灰色薄至中厚层硅质灰岩、钙质泥岩夹砂岩及斑脱岩化凝灰岩组合而成,产菊石等化石。厚532m。与下伏长兴组呈整 合接触。(5)下三叠统夜郎组(Ty):分布工作区的北西角,为滨海亚浅海台地相碳酸盐与粘土岩沉积,由灰绿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泥质灰岩、泥灰岩,

5、灰色厚层鲕状灰岩等组成。含瓣鳃、头足、腕足、腹足等及植物类化石。厚239522m。本组与下伏大隆组为假整合接触关系。(6)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沟谷及山坡低洼处,为冲积砂砾。残坡积角砾亚粘土。粘土层组成,一般厚05m,最大15米。与下伏地层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2)构造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次级构造单元黔北台隆之遵义断拱贵阳复杂构造区。井田位于NNE向的老熊坡化起复式背斜南端NW翼上。矿区总体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地层倾角015,一般倾角为14。区内末发现褶曲,在矿区北界约0米左右有一条近EW 向区域性断层,井下小断裂较发育,综上所述,本矿区总体为一倾向NW的单斜构造,倾

6、角平缓,构造复杂程度可暂定为简单。3、煤层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潭组,属晚二叠世龙潭期,以一套以泥岩至细粒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碳酸盐岩和煤层(煤线)组成,为浅海至滨海平原沼泽相的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岩系,一般厚200320m,矿区内为315m左右。全区可采煤层3层,为14、16、3号。、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地温本矿井及邻近矿井无地温异常现象,无需采取措施。(2)煤尘爆炸性与煤的自燃性本矿对M14、M6、M3号煤层作了煤尘爆炸和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鉴定报告给出结果,火焰长度、岩粉量均为。故该区M4、M6、M号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该矿、M16号煤层自燃倾向为三类不

7、易自燃煤层。该矿M2号煤层自燃倾向为二类自燃煤层。(3)煤与瓦斯危险性丁村煤矿属低瓦斯矿井,鉴定时间:2010年2月。鉴定单位:中国矿业大学。(4)冲击地压矿井自建矿生产以来未发生过冲击地压。(5)水文地质煤矿区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最高点海拨1408.m,最低点在矿区南端,海拔标高10米,最大相对高差388.4m。属高原侵蚀地貌,属高原中低山地貌。矿区位于乌江上源斯拉河流域,地表水体有流经矿区南缘的斯拉河及由北向南的雨源水溪,属长江水系。区内井泉流量受大气降水制约,旱季小,雨季略大,一般仅供生活用水。南东矿区边有斯拉河流经,加之地形为山坡,排泄条件好。矿区煤层露头附近及周边没有河流、溪沟和其

8、他水体。区内地貌大体上可分三种类型:龙潭组(3)砂、泥岩分布地段呈缓坡沟谷地貌,相对高差较小,一般4080;长兴组(P3c)及夜郎组第一至第二段(T1y1-2)灰岩夹砂泥岩分布地段多呈反倾向的陡坡;夜郎组第三段(T1)砂泥岩分布地段多呈顺向的缓坡。二、矿井开采概况1、井田境界根据国土资源厅007年5月发放织金县营合乡丁村煤矿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丁村煤矿共有4个拐点坐标圈定,其拐点坐标见下表: 批准划定的矿区范围座标拐点编号 直角坐标()X2295560809306080032930870560004938356080矿区面积.043km开采深度由1260米至100米标高、储量根据贵州金杉

9、土地资源勘查开有限公司27年5月编制的织金县营合乡丁村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圈算出地质资源量510.5万t,其中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2万,预测的资源量(334)? 98.5万t。3、矿井开采情况(1)开拓方式丁村煤矿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2)井口及工业广场位置选择:丁村煤矿主斜井井口坐标2930280 56074 井口标高为1195.7,副斜井井口坐标X:2935Y:360748 井口标高+10m,风井井口坐标:2037Y:35607458 井口标高2139m,工业场地集中在主副口。三、工业广场布置及地面主要建筑主工业广场主要设施有:机修房、办公室、职工宿舍、压风机房、变电所、瓦斯抽放

10、站、污水处理站及澡堂等。四、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的概况(一)通风系统本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副斜井进风、主斜井辅助进风,回风斜井回风。通风线路:主斜井运输石门01运输顺槽采面1回风顺槽回风石门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通风线路1:副斜井轨道石门401运输顺槽采面1401回风顺槽回风石门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同时装备有主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能随时对矿井通风能力及设备运转状况进行监控。(二)瓦斯抽放系统根据贵州省能源局签发的黔能源发209281号关于毕节地区能源局关于请求审批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丁村煤矿为低瓦斯矿井。丁村煤矿瓦斯抽放系统设

11、计为地面固定式抽放系统,抽放泵站选择在风井口东北方向150米处。抽放站由瓦斯泵房,配电室和值班室组成,所有建筑物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三)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丁村煤矿使用的是KJ95N型煤矿综合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系统具有对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功能。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共安设4台分站,其中在风井设置一处分站,在井底车场处设置1台,瓦斯抽放泵站设置1台,40轨道石门处设置1台分站,配备的传感器有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机电设备开停传感器、CO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门开关传感器。以

12、上设备安装数量和功能均符合规程要求,并与织金县安监局、工业能源贸易局联网。(四)矿井供电系统矿井两回10KV电源,一回路0电源的引自猫场kV变电所,另一回路k电源引自织金35k变电气所。地面安装有4GF(60)柴油发电机一台,400GF(380v)柴油发电机一台,矿井生产及生活用电可以得到保证。(五)矿井排水系统矿井中央水仓现有主、副水仓各一个,位于副井底车场附近,矿井中央水仓现有主、副水仓各一个,位于副井底车场附近,井下中央泵房设置YB231-2型矿用排水泵3台,该泵流量5m3,扬程10m,转速 94r/min,电机功率为12,按设计要求,3台水泵为1台工作,台备用,台检修,敷设219*0m

13、排水管路2趟。(六)矿井压风系统矿井压风系统设于工业广场中部,通过4寸压风管路通向井上下各用风地点。工作方式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为了保证空压机的安全,配备了空压机自动保护装置,能实现自动报警和自动停机。(七)矿井运输提升系统1、煤炭运输矿井主斜井和采区煤炭运输采用皮带输送机运输方式。工作面原煤经11运输顺槽、运输石门和主斜井中铺设的皮带输送机输送到地面,转运到地面储煤场。2、辅助运输矿井辅助运输方式选用轨道运输,副斜井采用一套地面绞车提升。井下采用刮板运输机、转载机、强力胶带机、装载机等辅助运输系统,完全满足主副井的提升任务。(八)生产工艺矿井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炮采

14、工作面为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齐梁齐柱支护顶板。原煤运输采用刮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运输。开拓掘进,采用打眼爆破落煤(岩),锚杆、锚网、锚索、喷浆支护。准备巷道掘进采用炮掘、打眼爆破落煤(岩),11#矿用工字钢支架、锚杆配锚网等支护顶板。人工或耙斗机出货,人力推车配合小绞车运输或刮板输送机跟随掘进工作面运输。(九)矿井通讯系统生产调度交换系统选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一套。调度电话用户主要包括各主要生产科室,主、副井井口房,绞车房,主井生产系统,变电所,风机房,压风机房,瓦斯抽放泵房,以及井下中央泵房、采煤工作面、掘进头、主要设备硐室等和矿井生产有关的场所。井下电话用户均采用矿用阻燃通信电缆沿副井引到井下,以确保井下调度通信的畅通和安全。(十)矿山救护丁村煤矿与织金县矿山救护大队签订协议。第二章 重大危险源辩识及危险性等级评估第一节 危险源单元及危险性等级划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物质特性、危害方式,将丁村煤矿重大危险源划分为瓦斯、煤尘、突出、火灾、水患、电气、机电、吊装、提升、运输、冒顶、压力容器、地质灾害、易燃易爆、爆炸物品十五个单元进行辩识,依据各单位物质含量,生产装置(系统)、设施、场所状况,将各单元划分为若干子单元进行辨识。等级::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