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D管理办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446055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D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8D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8D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D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D管理办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出租屋被水淹为例的8D报告8D 管理办法1 应用范围和目的本规定适用于苏州亨利通信材料有限公司。8D方法是一种有效解决和记录生产、客户和供应商质量问题的方法。8D报告过程记录在: 内部8D记录在内部8D 数据库 供应商8D记录在外部8D数据库8D问题的升级原则。2 应用原则2.1 内部问题以下问题发生时必须采用8D方法来解决 : 客户要求采用8D报告; 涉及产品安全问题; 当发生产品品质风险很高时; 问题重复发生,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投入大量资源; 质量部或高层领导认为有必要启用8D报告来解决质量问题;2.2 供应商问题以下问题发生时必须要求供应商采用8D方法来解决: 客户要求的供应商8D报告

2、; 在内部8D报告中供应商被视为原因的; 大批量或重复发生的问题(例如:如系列不同批次重复发生的问题或者大批量相同问题); 因原材料发生重大生产事故(比如,停线或产生批量不合格品); 上层领导或相关部门要求的; 与供应商协议中说明何时使用8D。要求供货商采用8D报告来解决质量问题时, 工厂认为供货商提供详细的信息/数据 供货商如果没有类似表格,则应采用“8D报告模板”; 与供货商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应简洁明了,传送的数据应正确无误。 指定负责人员监控实施8D报告的整个流程。2.3 8D报告至少通知人员列表:2.3.1 一般8D至少通知人以下人员: - 责任部门 例如生产部门经理,主管; - 相关

3、质量部门; - 关于供应商问题的通知采购部门; - 客户现场问题通知销售部门;2.3.2 按照升级流程规定至少通知人员列表3 定义和要求3.1 术语解释临时措施:保证不再生产或发出有问题产品,该措施是使问题影响最小化。临时措施是为了控制损失。(例如:中止发货,层别风险,加严检验。)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注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注3:纠正和纠正措施是有区别的。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注2:采取预防措

4、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 3.2 8D 报告编号结构 系列号3码 报告创建时间(年)2码 故障类型1码H: 由工厂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 V: 由供货商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 8D报告识别码:81码示例:8H06-001 含义为:2006年用来解决由工厂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的第一份8D报告8V06-007 含义为:2006年用来解决由供货商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的第七份8D报告4 主要职责 质量制程工程师 负责组织处理由工厂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 原材料质量工程师 负责组织处理由供货商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 他们应:-根据本文第二部分“应用原则”判定质量问题是否需用

5、8D报告来解决; -组织成立8D团队,并担任团队负责人;- 控制8D流程,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彻底有效地解决。5 流程图 责任人员 通知人员 相关人员Specialist 8D Team相关人员 发起人质量部经理相关部门人员Teamleader 描述/注释质量问题产生于:-内部, 如: 货物接受, 进货检验, 生产, 测试,等环节-外部, 如:调试. 服务,客户抱怨, 产品安全 报告,等8D应用原则见本文第二段完整并清晰地在LD 8D Sharepoint中输入标题,问题描述等信息质量部经理任命具有制定解决此问题能力的人作为Teamleader8D 团队应由具有相关领域技能和经验的人员组成确定要实施的短期应急措施及措施实施负责人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确定纠正措施及措施实施负责人 检查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确定恰当的预防措施及实施负责人 检查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在8D数据库中输入所有必要信息检查内容If Ok, TEAM Leader,Specialist 及经理依次放行8D 报告如果问题升级级别在2-4级,则还需经过B(S)S批准 6 8D 报告成熟度检查对于严重/关键的质量问题,须在8D处理过程中设置关键节点评估8D处理过程的质量,并在措施执行后的一段时间(一般为3个月)内持续效果监控。 页脚内容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