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三)理综 含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433917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8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三)理综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三)理综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年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三)理综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年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三)理综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年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三)理综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三)理综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三)理综 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三)理综 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6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科目、县市区和科类填涂在答题纸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禽流感

2、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禽流感病毒可遗传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在抗禽流感病毒感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起作用C当再次受到禽流感病毒感染时,抗体主要由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的D人接种禽流感疫苗后一定能终生免疫2右面的家系图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正确的叙述是A2个体一定携带与甲遗传病相关的致病基因B若II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C若甲病在一个自由婚配的自然人群中发病率为19,则甲病患者中,杂合子约占18D若II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两对基因中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设置不同

3、温度的反应条件可验证过氧化氢酶活性受温度影响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相同C在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过程中,只有还原糖的鉴定需要加热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往往导致结果偏大4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对该图示解释正确的是A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B图乙中的数据需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测量C图丙中若大棚内温度始终处于375的恒温,每日光照12h,植物体干重将减少D用大棚种植该蔬菜时,白天应控

4、制光照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35最佳5右图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E中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于葡萄糖B未被刺激时,神经纤维A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C由图可判定乙中兴奋一定可传至甲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6某海洋生态系中的甲、乙、丙和丁四个物种,其种群大小与海水深度的关系如下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物种的种群大小与海水深度呈正相关,与丙物种的竞争最为激烈B乙物种从浅海到深海都有分布,故海水压力是影响该物种种群大小的主要因素C若甲丁四个物种中包括藻类,则丙物种最可

5、能为藻类 D丁物种的种群最小,且主要分布在深海区,应是一种自养生活的鱼7下列对化学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必然伴随着物质性质的变化B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水和过氧化钠都具有漂白作用且漂白原理相似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C中和等体积pH=1的盐酸和醋酸时,消耗的NaOH盐酸比醋酸少D室温时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减小但Kw不变9关于Na、Mg、Al、Fe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NaCI冶炼金属钠时,钠在阳极析出BNa的金属性比Mg强,故

6、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金属MgCA12O3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盐酸,说明A12O3是两性氧化物DFe(OH)3胶体能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可用于饮用水杀菌消毒10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32S与33S的中子数不等,属于两种不同的核素BIIA族元素的金属性不可能比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C非金属元素之间既可以形成离子键又可以形成共价键DHF、HC1、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增强11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条件下,M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B的反应类型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

7、(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12有关下列实验操作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13工业上用甲醇在酸性介质中与氯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氯(C1O2)的反应为(方程式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NaC1O3中氯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NaC1O3和Na2SO4都属于离子化合物,且都含有共价键D反应过程中,每转移4mol电子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1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实的是A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最早测定出了引力常量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结论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15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二亡怍卫星均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都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个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关于两颗卫星线速度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不相等,卫星1的线速度等于B两颗卫星

9、的线速度大小均为C两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均为D两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不相等,卫星2的线速度16如图所示,两段等长细线串接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悬挂于O点现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拉动a,对a球的拉力大小为Fl、L2对b球的拉力大小为F2,在缓慢拉动的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A变大B变小C不变D变大17.如图(甲)为一理想变压器的工作电路,副线圈接有“2.5V 6.25W”的小灯泡.变压器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小灯泡正常工作.导线电阻不计.由此可知A.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0:1B.副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C.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0.5AD.电源的输出功率为6.25W18.

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固定两个带正电荷的小球A和B,其中A带电+4Q,B带电+Q,均可视为电荷.C、D两点将AB连线三等分,现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C点开始沿AB连线向右运动,则该粒子在CD间运动过程中的关系图象可能是19.如图所示,在的区域内存在垂直于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假设一系列速度不同,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从O点沿轴正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区域.有一块厚度不计、高度为d的金属板竖直放置在磁场中,截面如图,M、N分别为金属板截面的上、下端点,M点的坐标为(d,2d),N点的坐标为(d,d),不计离子的重力.具有下列速度的粒子能打在金属板上的是A.B.C.D.20.如图

11、所示,圆弧形凹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中ABC是以O为圆心的一段圆弧,位于竖直平面内.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一水平桌面的边缘p点以速度向右水平飞出,该小球恰好能从A点沿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轨道,运动到C点速度减小为零.OA、O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小球进入A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C.小球在圆形轨道内摩擦力做的功为D.小球在圆形轨道最低点B处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第II卷(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注意事项:1.第II卷共18道题。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为选做部分。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

12、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选做部分考生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必做部分】21.(13分)(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拉橡皮筋的细绳应稍长一些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的刻线C.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拉到同一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再次弹簧秤拉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又要保证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如图甲所示是光电门传感器的示意图,它的一边是发射

13、器,另一边是接收器,当光路被物体挡住的时候,它就开始计时,当光路再次恢复的时候,它就停止计时,这样就可以测出挡光片挡光的时间某同学利用光电门传感器设计了一个研究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图中A、B为固定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两个光电门传感器实验时让半径为R的小球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让小球依次从A、B两个光电门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通过,测得挡光时间分别为为了证明小球通过A、B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还需要进行一些实验测量和列式证明(a)选出下列还需要的实验测量步骤: ( )A测出A、B两传感器之间的竖直距离B测出小球释放时离桌面的高度HC用秒表测出运动小物体通过A、

14、B两传感器的时间tD测出小球由静止释放位置与传感器A之间的竖直距离(b)如果能满足_关系式,即能证明小球通过A、B过程中的机械能是守恒的(2)如图甲为一多用电表表盘示意图,用已经调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10”档位粗略测量一个定值电阻尺的阻值,指针如图所示,则R的阻值为_若该同学再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R,所用器材如图乙所示,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k,电流表内阻约为5,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图中部分连线已经连接好,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请你完成其余的连线22.(15分)一辆货车在倾角的足够长的斜坡上以速度匀速行驶,货车质量,车厢上表面粗糙.车厢内紧靠车厢前挡板处有一正方体物体A与货车相对静止一

15、起运动,物体A边长时刻货车开始加速,物体A与车厢发生相对滑动.货车开始加速后的图像如图所示,物体A与车厢后挡板刚接触时恰好与货车速度相同.已知斜坡对货车阻力大小为货车对斜坡压力的0.1倍,空气阻力不计,求:(1)车厢与物体A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体A与车厢相对静止后,货车的输出功率.23.(18分)如图所示,为间距L=1m的竖直光滑金属导轨,导轨电阻不计,ac间连接有一个的电阻.空间中存在着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的匀强磁场.将一根质量的金属棒紧靠ac放置在导轨上,金属棒的电阻.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ac平行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当金属棒滑行至MN处时恰好达到稳定速度,已知MN与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