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419215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1(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 (2013年真题)甲将一名3 岁男孩从幼儿园骗走,向其家长勒索钱财。因未收到该男孩家长的回信,甲便 将该男孩以8000 元卖给他人。对甲的行为( )。A. 应以绑架罪定罪处罚B. 应以拐卖儿童罪定罪处罚C. 应以绑架罪和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丿D. 应以非法拘禁罪和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刑法第239 条第3 款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绑架罪定罪处罚。据此,甲的行为 构成绑架罪。甲绑架 3 岁男孩后,因没有收到男孩家长的回信,又将男孩出卖,又构

2、成拐卖儿童罪。可见, 甲构成绑架罪和拐卖儿童罪,应当数罪并罚,故选C项。2. (2011年真题)甲冒充治安联防队员到某赌场“抓赌”,在赌徒慑于其联防队员身份而不敢反抗的情况下, “没收”赌资5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A. 抢劫罪B. 敲诈勒索罪丿C. 诈骗罪D. 抢夺罪 甲冒充治安联防队员“抓赌”,赌徒慑于甲联防队员身份而不敢反抗,被甲“没收”了 5 万元赌资,甲的 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选B项。甲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虽然甲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甲能够“没收 赌资是因为甲的联防队员的身份,赌徒害怕他们的把柄被甲抓住,这和抢劫罪中行为人当场使用胁迫方法 不同,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不选A项

3、。甲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因为诈骗罪的客观表现是采取 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受蒙蔽而“心甘情愿地交出财物,而本题中赌徒并非“心甘情愿” 地交出财物,故不选C项。甲的行为不构成抢夺罪,因为抢夺罪是“乘其不备”而劫取财物,本题表述的 情形不符合抢夺罪的构成特征,不选D项。3. (2012 年真题)下列情形中,构成诈骗罪的是( )。A. 甲将自己仿造的唐三彩冒充文物高价卖给他人丿B. 乙盗窃他人信用卡后使用该卡从.ATM机上取走1万元现金C. 丙到柜台选购黄金戒指,乘机用事先准备好的假戒指调换了真戒指D. 丁在酒店大堂借用李某价值5000 元的手机后,边打边走,趁李某不备溜走A项表述中,甲

4、使用虚构事实的欺骗手段,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甲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特征,故选A 项。根据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故B项表述情形构成 盗窃罪,不选B项。C项表述中,丙为了达到非法占有黄金戒指的目的,采取了盗窃与诈骗并用的手段, 该行为虽有诈骗性质,但该诈骗行为是为盗窃创造条件的行为,应当以盗窃罪论处,而不应当认定为诈骗 罪,故不选C项。D项表述的情形和C项表述的情形类似,唯一不同的是D项表述中,丁是当着被害人的 面将手机拿走,似乎不符合盗窃罪有关“秘密窃取的本质特征,但其本质仍为“秘密窃取”,故应认定为 盗窃罪,不选 D 项。4. (2013年真题)某日深

5、夜,甲从乙身后突然用仿真手枪顶住其头部,大喊一声:“交出钱来!”乙慌忙将 钱包交给了甲。这时,甲、乙都发现彼此是熟人,甲随即将钱包还给乙,并道歉说:“对不起,没认出你 来!”甲的行为( )。A. 不构成犯罪B. 构成抢劫罪中止C. 构成抢劫罪未遂D. 构成抢劫罪既遂丿 行为人的行为只要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两种后果之一的,就构成抢劫罪既遂;既未劫取到 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于抢劫罪未遂。本题表述中,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且乙将钱 包交给了甲,即甲已经劫取到财物,构成犯罪既遂,故选D项。5. (2013年真题)一乘客将一部价值2 万元的照相机遗忘在出租车上,司机甲将其私藏

6、起来。第二天,乘客 根据出租车发票,通过出租车公司找到甲索要照相机,甲拒不承认。甲的行为( )。A. 构成侵占罪丿B. 构成职务侵占罪C. 属于不当得利,不由刑法调整D.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数 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侵占罪的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合法占有+非法侵吞。本题表述中, 甲的行为符合侵占罪的典型特征,故选A项。职务侵占罪不同于侵占罪:从客观行为方式上看,职务侵占 罪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而侵占罪表现为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其占有财 物与职务无关;

7、从行为对象上看,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行为人所在的单位财物,而侵占罪的对象是代为保 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等;从犯罪主体上看,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 他单位的人员,而侵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见,甲的行为不构成职务侵占罪,故不选B项。甲的行为 并非不当得利,因为甲在事后存在非法侵吞财产的主观心态,故不选C项。当然,如果甲在事后不存在非 法侵吞的主观心态,乘客也不能依据不当得利主张返还,而是应当依据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要求甲返还相机, 除非相机灭失。不选D项,因为相机价值达2万元,并非“情节显著轻微。6. (2014年真题)甲潜入赵家客厅盗窃财物时,惊醒了在卧室里睡觉的赵某,

8、甲逃跑时与过来查看的赵某相 撞,致赵某倒地并受重伤。对甲应( )。A. 按照盗窃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数罪并罚丿B. 按照盗窃罪的转化犯以抢劫罪定罪处罚C. 按照抢夺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吸收犯择一重罪处罚D. 按照盗窃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想象竞合择一重罪处罚 甲潜入赵某家客厅行窃,构成盗窃罪。甲在逃跑时将赵某撞成重伤,因甲没有伤害赵某的故意,只是在逃 跑时致使赵某身受重伤,其主观心态表现为过失,因而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甲的行为属于两个行为,对 甲应以盗窃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数罪并罚。可见,选 A 项。盗窃罪转化成抢劫罪须具备如此下条件: (1) 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的犯罪行为。 (2)行为人的目的是

9、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3)行为 人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此外,过失犯罪不存在转化的问题。由于甲的行为不符合上述转 化型抢劫罪的条件,因而甲的行为不能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可见,不选 B 项。甲的盗窃行为和过失致人重 伤的行为属于独立的两个行为,这两个行为并不存在一个行为是另一行为的必经阶段、组成部分或者当然 结果的情形,因而不是吸收犯。可见,不选 C 项。甲的盗窃行为和过失致人重伤的行为属于两个行为,而 想象竞合犯是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可见,不选D项。7. (2010年真题)甲得知乙在贩卖毒品,于是冒充缉毒警察,用手铐将乙铐在水管上,拿走毒品

10、。之后,甲 将这批毒品贩卖出去。甲的行为应( )。A. 以抢劫罪定罪处罚B. 以招摇撞骗罪和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C. 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D. 以抢劫罪和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丿 本题中,甲冒充缉毒警察将毒品抢走,虽然毒品属于违禁品,但不影响抢劫罪的认定,甲的行为构成抢劫 罪。甲将抢来的毒品贩卖出去,又构成贩卖毒品罪,因此应对甲以抢劫罪和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可见, 选D项。甲的行为不构成招摇撞骗罪,虽然甲有冒充缉毒警察的行为,但甲将乙铐在水管上,使被害人处 于不能反抗的状态,符合抢劫罪的客观表现,不能定招摇撞骗罪,故不选 B 项。8. (2011 年真题)下列行为中,应按伪证罪定罪处罚的是( )。A

11、. 甲捏造事实,向公安机关检举余某奸淫幼女B. 乙担任被告人文某的辩护人,伪造证据,意图使文某逃避刑事处罚C. 丙在进行遗嘱真伪鉴定时,故意作出虚假鉴定结论,造成法院错判D. 丁在为犯罪嫌疑人申某作哑语翻译时,故意进行错误翻译,致申某无罪释放 丿本题A项表述中,甲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不选A项。根据刑法第305条规定,伪证罪是指在刑事 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 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可见,只有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才能成 为伪证罪的主体,不包括辩护人,故选D项,不选B项。本题C项表述中,丙对遗嘱

12、的真伪进行鉴定,发 生于民事诉讼中,而不是刑事诉讼中,故不选 C 项。9. (2012 年真题)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是( )。A. 甲为迫使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女子卖淫而对其实施强奸B. 乙非法拘禁债务人张某10 天,期间多次毒打张某,致张某伤残C. 丙无证驾车,在被交警查处时使用暴力抗拒执法,失手将交警打死D. 丁开地下卷烟厂,制售劣质卷烟数量巨大,在县联合执法队前来查处时,组织数十村民围攻执法人员, 迫使执法队暂时撤离丿根据刑法第358条第l款规定,对于强迫他人卖淫实施强奸行为的,仅以强迫卖淫罪定罪处罚,不另 定强奸罪,故不选A项。根据刑法第238条第2款规定,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

13、致其重伤的,以故 意伤害罪论处,不定非法拘禁罪,也不实行数罪并罚,故不选B项。对于犯妨害公务罪致使公务人员重伤、 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不实行数罪并罚,故不选C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行为人实施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或者生产、销售假药犯罪,同时又以暴力、威胁等方法抗拒有关国家机关查处的,应 当按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者生产销售假药罪与妨害公务罪实施数罪并罚。据此,选D项。10. (2013年真题)甲为逃避处罚,私刻交警部门公章,伪造了取车单,将其因违章被暂扣的电动三轮车骗 回。甲的行为( )

14、。A. 构成诈骗罪B. 构成盗窃罪C. 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 VD. 不构成犯罪 甲为了逃避处罚,私刻交警部门公章,符合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构成特征,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 故选C项,不选D项。甲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因为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犯罪对象仅限 于财物,而本题表述中,甲的电动三轮车是被暂扣的,甲并未丧失对电动三轮车的所有权,故不选A项。 甲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因为自己的财物不能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故不选B项。11. (2013年真题)甲的同事乙放在办公室内的1万元现金被丙窃取。为了报复丙,乙向公安机关谎称被盗 现金数额为5万元。甲在接受公安机关询问时,按照乙的唆使证

15、明被盗数额为5万元。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 伪证罪 VB. 诬告陷害罪C. 包庇罪D. 报复陷害罪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 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本题表述中,甲按照乙的唆使要求作伪证,甲的 行为构成伪证罪,而乙构成妨害作证罪,故选A项。甲的行为不构成诬告陷害罪,因为本题表述中,甲是 以证人的身份出现的,而并非一般犯罪主体,故不选 B 项。甲的行为不构成包庇罪,因为包庇罪的犯罪主 体是一般主体,包庇的目的是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而甲是证人,不是一般主体,且甲夸大犯罪事实, 并非意图使犯罪分

16、子逃避法律制裁,故不选C项。甲的行为不构成报复陷害罪,因为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本题表述 中,甲并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丙也并非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或举报人,故不选D项。12. (2014年真题)甲、乙(均为17周岁)经常在小学校门外拦截小学生索要玩具,严重扰乱了学校周边的社 会秩序。甲、乙的行为构成( )。A. 抢劫罪B. 寻衅滋事罪 VC. 抢夺罪D. 敲诈勒索罪刑法第293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1)随意殴 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 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