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说课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41439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的题目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设计及分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以下分析:一、分析课题内容1、课标要求本节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是: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条标准的学习内容大体包括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分布、航行、海洋污染的影响。课标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建立在运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知识基础上;其次必须利用地图,结合材料、事例进行分析,以此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2、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章第4节水循环和洋流中“洋流”的第二课时。这节课的内容是对前面所

2、学的世界洋流分布等知识的总结,又是对今后学习自然带等知识有重要影响。所以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打好基础。湘教版在这段教材的处理上比较特殊,与其他三个版本教材(人教版、中图版、山东版)不同,它没有正文,而是以活动的形式,通过对问题及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航线选择及海洋污染的影响,从而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所以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最终提高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3、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标,分析知识结构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四套高中地理教材对于该内容的设计编排,我认为这

3、部分的教学应对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有所侧重,把洋流对渔场分布及对航海的影响作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体现。因此,在教学中以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航海的影响作为重点。同时,世界洋流分布内容较难,所以如何使学生把具体的洋流分布与实际洋流的影响相结合成为难点。二、分析学生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较为薄弱,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但经过长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已较强,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另外,随着现代资讯发展,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有较多的关注。三、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画出“世界主要洋流分布”图,并说出主要洋流的名称。2、能说出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分布、航行以及海洋污染的影响

4、。(二)过程与方法1、提高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标注四大渔场位置、画航海路线图等活动,培养绘图能力,能用简明阐明自己的观点。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结构、分布与动态变化的联想能力,理解地理事物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索海洋的兴趣。2、通过认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四、分析教学方法围绕教材中“北大西洋海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实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得出结论后又继续进行举例论证,以实现有效迁移,建构知识体系。1、案例分析法围绕北大西洋

5、海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实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2、问题教学法把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采用以探究为主的各种学习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新知识。3、图导图解法这节课多次运用世界地图,许多地理知识点需要在世界地图上标明具体位置再进行分析。图导图解教学法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五、分析学法 1、探究式学习法多媒体课件中设置了许多互动式的问题情境,这些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或合作探究问题,甚至动手实际操作,以培养学生各方面

6、的能力。2、比较学习法。学生对性质不同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不同影响进行比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够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六、分析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导入(2分钟)复习(6分钟)-新课教学活动(30分钟)-小结和作业布置(2分钟)(一)新课引入设疑:撒哈拉沙漠向西一直延伸到非洲西部沿海,澳大利亚西部沿海也是荒漠地带,为什么海边也会出现干旱地区?为什么南极企鹅体内会有DDT农药?使学生对洋流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产生悬念。(二)复习学生活动:一学生上台画基本洋流模式图,其他学生利用教材中的“世界洋流分布”图,思考:实际洋流分布与洋流模式图的关系,各洋流如何定名。师生互动:教师画大洲大洋

7、板图,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上画洋流分布,学生回答洋流名称。可组织接龙等小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洋流分布。教师总结归纳,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必定会对所经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新课教学活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教材中“北大西洋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为例探究活动一都柏林、圣约翰斯气温比较洋流影响沿岸气候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北欧气候的影响非洲西部海岸沙漠成因澳大利亚东西岸气候马达加斯加的热带雨林探究活动二纽芬兰渔场成因分析洋流影响海洋生物分布世界四大渔场位置及成因我国舟山渔场成因探究活动三哥伦布航海路线选择洋流影响航运郑和下西洋时间选择

8、宁波至伦敦航海路线选择探究活动四英吉利海峡油轮泄漏影响分析洋流影响海洋污染南极企鹅体内含DDT的原因本节课新课部分的教学线索为“探讨总结探讨”。围绕教材中“北大西洋海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实例,设计四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体现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设计四个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探究中得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后通过举生活中实际例子展开讨论,巩固提高。其中,设计标注四大渔场位置、画航海路线图等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节课重在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七、分析教学效果评价1、课堂教学效果基本达到设计意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2、有效地利用了教材中“世界洋流分布”图及“北大西洋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分析,合理地运用了教材,讲知识点回归到教材。3、通过引用生活中的现象及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关注度。4、教学中安排标渔场、画航海路线等小游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给予学生较充分的讨论空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也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现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