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见效甚微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41174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见效甚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超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见效甚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超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见效甚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超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见效甚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超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见效甚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见效甚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见效甚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对苏州市 1069 名中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显示 超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见效甚微2015 年 06 月 24 日 作者:钱家荣 来源:中国教育报【阅读提示】生命教育还没有成为一门显性课程而纳入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譬如大多中学生 对生命教育的接触来自于不正规场合闲聊。现行学校生命教育体系未能影响或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有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的中学生来自农村的多于乡镇的,乡镇的多于城市的。 中学生轻视生命的原因,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如学习和交往问题等,也有来自学生内 部的因素,如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承受能力不足等。中学生对生命教育有较强的需求和较高的期待,他们喜欢多样化的生命教育。本次调查在苏州市

2、 8 所中学共发放问卷 1150 份,共回收有效问卷 1069 份,有效回收率 为 92.96% 。样本基本反映了当前普通中学生人口构成。各年级样本涵盖初一到高三 6 个年 级段学生。调查结果(一)对生命现象的理解生命意识是指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 其中包括生存意识、 安全 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学生对青少年自杀自残的看法总体是积极的, 但部分是有偏差的, 甚至是错误的。 调查 显示,认为 “自杀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 ”的中学生占 29.65% ,认为 “自杀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 的中学生占 32.93%,认为 “自杀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 ”的中学生占 7.86% ,认为 “自杀

3、是对亲 人、朋友的背叛 ”的中学生占 7.2%,认为 “自杀是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 ”的中学生占 5.8%,认 为“自杀是勇敢者的行为、是个人的私事 ”的中学生占 1.96% ,认为 “当生命已无欢乐可言时, 自杀是可以理解的 ”的中学生占 8.89% ,选择其他的中学生占 5.71%。中学生对生死态度绝大多数是谨慎的、 认可生命的重要性的, 但错误的认识也有。 调查 显示,认为 “生命最重要 ”的中学生占 44.25%,认为 “死要死得有价值 ”的中学生占 32.18%, 认为 “好死不如赖活着 ”的中学生占 15.72%,但也有 7.86%的中学生认为 “生不如死 ”。这反映 出一部分中学生

4、不能做到对生命的热爱、珍惜。调查显示,70.72%的中学生从未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有 22.83% 的中学生有过自杀念头,还有 6.45%的中学生有过自杀的计划和行动, 也就是 1069 人中有 69 人有过自杀的计划和行动。 (见图一)70.72% 从皮肖过圧否有过自杀i对有过自杀念头和自杀行动学生的进一步分析结果如下:有过自杀念头的中学生 244人,其中男生97人(占39.8%),女生147人(占60.2%), 有过自杀计划和行动的中学生 69人,其中男生40人(占57.97%),女生29人(占42.03%); 两种学生合计 313人,其中男生为137人(占43.77%),女生为176人(占

5、56.23% )。有自 杀念头的女生多于男生,但实施自杀行动的男生多于女生,男女生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初二、高二可能是学生产生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的高发年级,比一般年级高出大 约5-6个百分点。(见图二)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高三有自杀念头和行动的中学生按年级分布情况从地域来源看,在有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的中学生中,农村的学生高于乡镇, 乡镇的学生高于城市。(见图三)有自杀念头和行动的中学生按来源分布情;兄(见图四)有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的中学生,非独生子女稍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313%独生288%有自杀念头和行动的中学生是否独生情况失去双亲的中学生是自杀和自杀倾向的高危人群(达到65.2%),其次

6、是单亲家庭的学生,最后是双亲家庭的学生。(见图五)有自杀念头和行动的中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中学生轻视生命的原因及看法,调查显示,77.08%的中学生认为是学习升学的压力大” 56.59%的中学生认为是 感情上受到打击,无法恢复,一时想不开” 34.14%的中学生认 为可能是 生活压力大,比如经济问题” 38.26%的中学生认为可能是人际关系差”76.71%的中学生认为可能是心理承受力差,不能承受挫折” 62.68%的中学生认为是 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二)对生命价值的感知生命价值,简言之,就是活得有意义,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价值。对自己的了解,是生 命意识的基础,只有了解自我,才能谋划有价值的人生

7、。调查显示,52.01%的中学生对自己很了解,42.56%的中学生对自己了解一般,还有5.43%的中学生称 对自己不了解”。可见还有一半的中学生不是很了解自己。对自己满意是自信的表现。 调查显示,28.06%的中学生对自己很满意、很喜欢,64.17%的中学生对自己一般认可,7.76%的中学生对自己很不满意、很不喜欢。可见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还没有学会自我悦纳,自我认同有限。中学生已经开始思考生命及生命价值。调查显示,36.2%的中学生经常思考, 56.59% 的中学生偶尔思考,还有 7.2%的中学生从不思考。中学生追求的生命意义到底是什么呢?39.48% 的中学生认为是自我实现, 18.9%的中学

8、生认为是为社会作贡献, 18.24%的中学生为了生活舒适, 6.17% 的中学生为了获得金钱和地 位, 7.3%的中学生没有思考过, 9.92%的中学生选择了其他。中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感知受多种因素影响, 那么哪些因素对中学生生命看法的形成影响 最大呢?调查显示, 47.99%来自中学生自己的思考, 19.74%是受父母及家庭的影响, 13.28% 受社会观点的影响, 9.07%受朋友和同学的影响, 5.61%是受学校的教育和帮助, 4.3%受恋 人的影响。(三)对生活质量的体验中学生的生活质量是指中学生现时生活经历的客观状态及其主观感受。 为全面了解中学 生的生活质量状况, 本次调查选择基本心

9、境、 对生活的满意度、 压力大小等作为衡量中学生 生活质量的指标。哪些因素会让中学生特别难受?调查显示, “被同学朋友或老师误会 ”而难受的中学生占 69.04%,因“考试成绩不理想 ”而难受的中学生占 68.1%,因 “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差 ”而 难受的中学生占 55.85%,因 “人际关系不好 ”而难受的中学生占 54.82%,因 “被父母责骂 ”而 难受的中学生占 52.756%,因 “受到老师批评 ”而难受的中学生占 47.9%,因 “感情受挫 ”而难 受的中学生占 46.02% ,因 “东西丢了 ”而难受的中学生占 36.01% ,因其他原因而难受的中学 生占 30.5% 。压力

10、大小是衡量中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调查显示, 在平时的生活、 学习中感到压 力很大的中学生占 37.23% ,感到有一些压力的中学生占58.09% ,没有压力的中学生仅占4.68%。那么中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调查显示,觉得 “学习升学压力很大 ”的中学生占 77.74%,“与父母关系紧张 ”的中学生占 23.11%,“同学关系紧张 ”的中学生占 22.54% ,“与教 师难以沟通 ”的中学生占 22.92%,“感情压力 ”的中学生占 24.88%,有 “身体问题 ”的中学生占 23.01%,有 “经济问题 ”的中学生占 19.83%, “对未来感到迷茫 ”的中学生占 54.91%,其他

11、原 因占 23.01% 。中学生是如何应对压力的?调查显示,57.16%的中学生靠 “自然调整 ”, 56.69%的中学生通过 “娱乐休闲 ”调整压力, 53.04%的中学生通过 “睡觉 ”调整压力, 50.23%的中学生 “尽量 放松 ”,只有 39.85%的中学生会选择 “向同学朋友倾诉 ”, 22.83%的中学生会 “跟父母说说 ”, 还有 4.68% 的中学生通过 “抽烟喝酒 ”减压。从压力调整方式看,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学会采用 科学有效的方式,不少是消极的、甚至会影响到身心健康的方式。当中学生遇到挫折时具体会怎么处理?调查显示, 8.33% 的中学生 “找老师倾诉 ”, 34.24%的

12、中学生 “找同学倾诉 ”,58.37% 的中学生 “找朋友倾诉 ”,27.03%的中学生 “与父母沟 通”,43.22%的中学生 “一个人闷在心里 ”, 12.07%的中学生 “不知所措 ”。可见同辈相助已经 是中学生处理问题、压力的主要渠道,成人的帮助已经大大下降。(四)关于生命教育的现状及中学生对生命教育期待的调查1.生命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在我们的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中很少重视死亡观引导。调查显示,只有5.8%的中学生认为 “经常会讨论到 ”死亡, 26.75% 的中学生认为 “有时会讨论到 ”,46.49%的中学生认为 “很少提及 ”,20.95% 的中学生认为 “从来不会提及 ”。甚

13、至很多中学生没有听说过生命教育。 调查显示, “听说过 ”生命教育的中学生占 29.28%,“听说过一些 ”的中学生占 39.29%,“没有 听说过 ”的中学生占 31.43% 。其次, 生命教育还没有成为一门显性课程而纳入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譬如大多中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接触来自于不正规场合闲聊。 调查显示, 中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了解通过学 校里 “不正规谈论听说到 ”的占 41.63%,“家里 ”占 7.02%,“媒体 ”占 23.85%,“社区 ”占 2.15%, “其他 ”占 25.35%。中学生对学校哪些课程会涉及生命教育的认识是:认为“思想品德课 ”的占 28.44%,认为 “心理

14、课 ”的占 38.63%,认为 “体育课 ”的占 4.3%,认为 “其他课 ”的 9.64% , 认为 “没有哪个课程涉及生命教育 ”的占 18.99%。再其次是现行学校生命教育体系未能影响或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显示, 21.23% 的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 “根本没有 ”影响和改善, 57.34%的中学生认为 “见效甚微 ”,21.42% 的 中学生认为 “能够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 ”。2.中学生喜欢多样化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采用什么方式最有效,调查显示,认为 “课堂教学 ”有效的占 11.97%, “自主探 究”占 18.52% ,“共同学习 ”占 15.9%,“专题讲座 ”占 14.03%,

15、“校园文化熏陶 ”占 16.74%,“国 旗下讲话 ”占 1.5%,“团队活动 ”占 21.33% 。由此可见, 中学生认为上课并不是生命教育的最 有效方式。那么中学生喜欢什么形式的生命教育呢?调查显示,中学生喜欢主题教育活动的占35.64%,希望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占17.77% ,通过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教育占 13.38%,开展专题讲座占 11.32%,其他途径占 21.89% 。研究结论与对策(一)研究结论 1中学生对生命现象已形成基本认识,但对于死亡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回避和认 知偏差。 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有不正确的生命认识与自杀行为。其中有自杀念头的女生多于男生,但实施自杀行动的男生多于女生,男女生存在明显差异。 初二、高二是学生产生自杀念 头和实施自杀的高发年级, 比一般年级高出大约 5-6 个百分点。 有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的中 学生来自农村的多于乡镇的, 乡镇的多于城市的。 有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的中学生中, 非独 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失去双亲的中学生是自杀和自杀倾向的高危人群(达到65.2% ),其次是单亲家庭的学生, 最后是双亲家庭的学生。 中学生轻视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