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五项管理管理制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38563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学生五项管理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学生五项管理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学生五项管理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学生五项管理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学生五项管理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生五项管理管理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小学学生五项管理管理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对中小学生“五项管理”(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健康)的相关要求,让我们履行好学校和家长的责任,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一、手机管理1.有限带入校园。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2 .细化管理措施。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3 .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国旗下

2、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4做好家校沟通。学校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二、睡眠管理1.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学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2 .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3,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学校要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小学作息时间。

3、4 .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5,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家长要协助学生制订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6 .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三、读物管理1.遵守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7 .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

4、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8 .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9 .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10 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制定读书计划,保证孩子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与孩子亲子阅读,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快乐,提升读数品味,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四、作业管理1.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

5、动的必要补充。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11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12 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13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14 认真批改反馈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

6、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15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五、体制健康管理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16 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17 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18 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19 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