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电镀 (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362407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电镀 (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陶瓷电镀 (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陶瓷电镀 (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陶瓷电镀 (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陶瓷电镀 (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瓷电镀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电镀 (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瓷化学镀之四(2011-03-05 15:11:16) 转载陶瓷化学镀铜硫酸铜 70gL氢氧化钠 38gL碳酸钠 22gL酒石酸钾钠 208gL甲醛 260mLL氯化镍 25gL工艺条件:pH值l25,温度2030,时间12h,需不断搅拌,以保持镀层均匀。陶瓷在进行化学镀铜前还需进行镀前处理。除油:在7080下,在除油液中浸5min。除油液配方:Na2C03 40gL、NaOH 80gL、Na3P04 20gL、 Na2Si03 7gL。粗化:在20下,于粗化液中浸7min。粗化液配方:铬酐180gL、硫酸(相对密度l.84)1000mL、水400mL。敏化:在室温下,于敏化液中浸5min。

2、敏化液配方:SnCl22H20 10g、浓盐酸40mL、水l000mL。烘烤:经清水洗涤,于75烘1h。活化:在AgN03一NH3H20液中,室温下浸5min。还原:在HCH0H20液中,室温下浸5min,最后经清水洗涤后,进行化学镀铜,从而在陶瓷镀件上形成一薄层导电铜膜,为使镀层加厚,还需进行电镀铜。陶瓷化学镀镍前处理除油脱脂剂碳酸钠 20gL磷酸钠 l0gLOP乳化剂 2gL水 加至lL工艺条件:温度80,时间2030min。 表面粗化硫酸l25mLL氢氟酸125mLL铬酐65gL工艺条件:温度室温,时间23min。 敏化二水氯化亚锡l020gL盐酸l0一20gL水加至1L工艺条件:pH1

3、,温度室温,时间510min。 活化七水氯化钯24gL一水次亚磷酸钠24gL柠檬酸钠5gL乳酸(催化促进剂)27gL水加至1L工艺条件:pH值78,温度8085,时间35min。陶瓷刀具在进行上述前处理后再进行化学镀镍,能获得镀镍层均匀,与基体结合牢固的镀层。陶瓷光亮镀镍七水硫酸镍30000gL氯化钠1500g/L硼酸3500gL十水硫酸钠7000gL糖精0.80gL1,4一丁炔二醇200gL十二烷基硫酸钠008gL水加至100L工艺条件:pH值55,温度40,时间60min,电流密度24Adm2,阳极镍片卷成筒状。钝化液铬酐90gL浓硫酸16mLL氯化钠4gL工艺条件:时间05min,温度为

4、室温。镀镍后的瓷件用清水冲洗12min,再置于钝化液中钝化,即可获得光亮、平整、结合力强、耐磨损的银白色镀层。陶瓷电镀之五配方l 陶瓷镀前烧渗法处理用银浆氧化银 20份硼酸铅 1份松香一松节油溶液 8份将涂有银浆制品在80一100预烘l015min。目的是使松香、松节油先挥发掉,以免高温时产生鳞片状的银层。预烘后将制品转入马弗炉中,逐渐升温到200,保温l015min。升温速度不宜太快,在1h左右将温度升至500650,保温2530min。温度太低银层结合不牢,温度太高对基体不利。烧渗完成后随炉冷却至50时,将制品取出,冷却至室温。 经烧渗银后,陶瓷制品表面已覆盖有导电的银层,随后即可进行电镀

5、,为了保证银层质量,可采用2次或3次渗银处理。 目前陶瓷和玻璃上的电镀,多使用在电子工业中。由于它们具有高介质常数特性,制成的电容器有体积小、稳定性好、膨胀系数小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松香一松节油溶液制备:取1份松香研成细粉,加入23份松节油,在不断搅拌下加热蒸发到相对密度为09350936,存瓶备用。配方2釉面陶瓷化学粗化处理氢氟酸 200mL硝酸 600mL工艺条件:温度室温,时间35min。为了在釉面陶瓷基体上得到附着力好的镀层,其镀前必须经过喷砂、化学粗化、敏化、活化处理。配方3素烧陶瓷镀前化学粗化处理铬酸酐 5060g氢氟酸 100一l25mL硫酸 l001255mL工艺条件

6、:温度室温,时间35min。 为了在素烧陶瓷基体上得到附着力好的镀层,其镀前必须经过化学粗化处理,再经敏化、活化处理。配方4陶瓷无氰电镀铜焦磷酸钠 28gL焦磷酸钾 l40gL硫酸铜 50gL柠檬酸铵 l3gL工艺条件:电流密度1Adm2,pH值85,阳极为纯铜片,温度3040,时间30min,需不断搅拌。陶瓷镀件先经化学镀铜在瓷体表面形成一层平整、光滑的暗红色铜膜;电镀铜使铜膜加厚,形成浅红色、结晶致密、结合力强、硬度大、耐冷热的镀层。陶瓷电镀金属化(2011-03-05 10:07:58) 陶瓷金属化是在陶瓷表面牢固地粘附一层金属薄膜,使之实现陶瓷和金属间的焊接,可采用钼锰法、银浆法、镀金

7、法、镀铂金、镀铜法、镀锡法、镀镍法等多种陶瓷金属化工艺。 国外大公司如村田、松下、京都陶瓷、摩托罗拉等长驱直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占据了国内片式元器件特别是高档片式元器件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大有当年“八国联军瓜分中国,抢占市场”之趋势。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们经过积极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突破技术瓶颈,拥有了自己的专享技 电镀实用技术讲座(2011-03-06 09:42:41) 转载1 前言我国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增长,世界制造业与加工业的中心正在向我国转移,电镀技术不仅仅在传统工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高新技术产业,如现代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及产品制造上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我国的电镀加工基地

8、主要集中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这儿台商、日商、港商及我们自己的企业云集,据不完全统计达6000余家。浙江的温州地区(2300多家)。两地的电镀加工产值分别为70亿人民币和38亿人民币。此外浙江沿海及中部金华,义乌永康,江苏昆山、苏州、无锡,山东沿海及东北沿海,重庆及周边地区都有不少电镀工厂。国外电镀加工订单及自己产品如灯饰、锁具、眼镜、打火机、洁具、汽车、摩托车配件、装饰五金、电器元件等的出口,对电镀工艺提出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使之形成了一个“多商品大市场”的经济格局。因此一个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以节约能源、原材料、清洁生产,服务于大市场与高新技术为契机,使我国电镀技术从不同层面都得到了长

9、足的进步,下面分几个主要方面谈谈我国电镀技术的现状和我们寄予的殷切希望。2 常用镀种简况2.1 镀锌镀锌作为钢铁的防护性镀层,在全国应用量很大,约占全部电镀零件面积的1/3左右,19701980年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无氰电镀”研究与应用。上海轻工业研究所及大庆电镀厂成功地将苄叉丙酮作主光亮剂应用于氯化物电镀;在碱性锌酸盐体系,武汉材保所及国营长江化工厂等单位成功地将DPE添加剂、广州电科所将DE添加剂应用于工业生产,都有千余家的业绩。对我国无氰电镀的发展都作过历史性的贡献。20年后的今天,技术进步很快。在氯化钾镀锌方面,南京汽车制造厂是最早研究并应用高浊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单位之一,上海永生助

10、剂厂一直坚持高浊点表面活性HW和高增溶OM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生产,武汉风帆公司开发了系列的氯化钾镀锌光亮剂,有的远销东南亚市场。在硫酸盐镀锌方面,武汉风帆公司不断技术创新,已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四川自贡精细化工及河北金日化工开发并生产系列的高蚀点具有良好分散性的非离子和阴离子专用表面活性剂,为一代、二代氯化钾光亮镀锌的大面积应用作出了成绩。氯化钾镀锌主光亮剂有的用苄叉丙酮;有的用苄叉丙酮与磷氯苯甲醛联用;有的用芳香醛、酮的改性产物。在碱性锌酸盐镀锌与低氰镀锌光亮剂方面,现在已不是Lairder 441的天下,BASF十年前推出的镀锌中间体仍在内地大量应用,但是我国大批公司均能制造IZME

11、合成物,BPC 34、BPC 38、BPC 48均能工业生产,有的达年产数百吨之多。BASF提供的聚乙烯亚胺,常用的有G 20、G 35。目前用它衍生制造了不少改性的镀锌中间体。武汉强龙化工自己已能制造50% MW 1000,2000,3000等的国产聚乙烯亚胺,(江苏亦有工厂制造),打破了依赖BASF进口的局面,低氰镀锌光亮剂现在品种繁多,浙江台州,福建福州均有耐温达55C的低氰光亮剂生产(聚氨砜合成物就有此耐温性能);有的大公司引进美国、德国的产品来国内销售,性能并不比国产优秀的好。Atotech的Protolux2000是较新的锌酸盐光亮剂,综合技术性能很好。德国一家著名公司的锌酸盐镀锌

12、中间体性能很好,但那种特殊脂肪胺国内不能生产。镀锌光亮剂虽然市场大,但制造商的利润空间很小,研究开发的人较少,有许多综合性能很好的光亮剂限于经济原因未投放市场。镀锌的耐蚀性主要靠后处理钝化工艺来保证。武汉材保电镀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材保所)生产了系列镀锌钝化剂。如:镀锌低铬高耐蚀蓝白钝化剂ZG-203系列产品,钝化溶液中六价铬含量低于0.5克/升,且不使用氟化物,在常规条件下钝化,钝化膜外观为光亮的蓝白色,钝化后经过特殊封闭处理,在中性盐雾加速腐蚀实验中,出白锈时间超过100小时。ZG-205系列三价铬彩色钝化剂,溶液中不含六价铬或其他氧化剂,常温下进行钝化,钝化膜外观为鲜艳的五彩色,

13、镀层厚度在10微米以上的挂镀件钝化后不进行封闭处理,可通过200小时的中性盐雾加速腐蚀试验而不出白锈,如果进行封闭处理,其耐蚀性可进一步提高。2 常用镀种简况2.2 镀铜镀铜也是一个大镀种,目前国内应用的主要工艺是碱性光亮铜、焦磷酸光亮铜和酸性光亮铜。前两者多用作钢铁制品和锌压铸件的底镀层;后者用作高装饰性电镀的中间厚镀层,由于它光亮、整平性能好,加之镀层价格较低,不仅用量大,而且极为普遍。近十年来我国酸性光亮铜工艺一直为日本的大和210占去很大份额,由于它低DK区整平光亮度很好,又稳定。所以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的温州、宁波、义乌、江苏的苏州、昆山一带应用十分普遍。其次是Atotech

14、的510工艺。但是我国电镀工作者秦宝兴等人于八十年代初期开发的“宽温度M、N酸性光亮铜工艺”在国内,乃至广东省仍有很大的市场。早期以浙江黄光化学厂为代表制造了许多酸铜中间体如:SP、M、N、TPS等S这些化合物,有共同的SS,CS,美国的PMC公司几年前进入我国市场并非提供多种酸铜中间体,德国的Dillenberg公司亦有许多酸铜中间体,甚至开发了无染料的酸性铜工艺。实践证明,日本大和的210,Atotech的510是电镀工厂公认的好品牌,今年日本著名的EBARAUdylite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品质上乘的多种产品,进入我国,由上海诺博化工有限公司总代理的CUBRITE UP33(4)4倍酸铜浓缩,光亮剂系该公司第九代产品。半年来在江、浙已发展了50多家工厂应用,普遍认为铜层整平性很高,无针孔、麻点。当前许多研究者为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针孔、小麻渣问题;解决整平性、光亮度进一步向更低D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