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34)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319747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 (3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案 (3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案 (3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 (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 (3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5课。站在整个单元的角度看,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与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本课,将通过引领学生经历用“电路检测器”科学规范的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的一系列的研究活动,使学生形成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对身边物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明确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也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本课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本活动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检测一块橡皮的导电性,让学生经历一项有价值研究活

2、动,使学生明确科学规范的使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的重要意义。二是通过引领学生对有结构的20种常见材料的科学规范的检测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并整理出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二、寻找教室里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进行安全教育。 本活动是在第一部分基础上做的进一步研究,是对第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不但强调了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而且强化了学生们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学情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电,利用电的世界里,四年级学生对于电是有一定认识的。如:家用电器都必须使用电才能工作,我们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电源

3、等等。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也获得了一些关于电、以及电是如何工作的知识。但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本课就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检测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并认识到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确生活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理念: 本课是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课,要通过用电路检测器科学规范的检测20种材料的完整过程,使学生经历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活动,要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材料的整理完成分类,最终形成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认识到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同样重要,真正实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课最重要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

4、检测材料,让学生通过检测,通过在寻找相同与不同的过程中,在能力上,在理解上都有一个提升。为此我精心选择了20种常见材料,分成2组,第一组中既包含铁片、塑料片、木片等学生熟悉的,又能明确定判断是否导电的材料,又包含玻璃片、铅笔芯这样学生熟悉但却无法确切预测的材料,还包含了碳棒这样学生完全不熟悉,不知道是否导电的材料。第二组中,既有瓷片、粉笔、毛线这样前面没出现的材料以便学生建立充分的感性认识,也有螺丝刀、插头这样用第一组检测过的两种材料共同制成的物品,不但让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个提升,也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帮助学生分类建立概念的同时,认识到生活中大部分物品都是由导体和绝缘体材料共同制成,加深对导体

5、和绝缘体的认识,并注意安全用电。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 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2、过程与方法: 科学规范的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橡皮。2、为小组准备:电路检测器、科学检测记录表、20种待检测物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到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1、(教师出示一个电路检测器) 上节课,我们共同制作了电路检测器,并用它检测了电路中出现的故障,今天老师带来

6、了电路检测器,当两个检测头相接触的时候,检测器中的小灯泡应该怎么样?(亮)(边说边做)老师现在将检测头附近的的塑料皮相接触(小灯泡不亮),我再来一次,现在我将检测头部分的金属丝相接触,(小灯泡亮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金属丝可以让电流通过)(塑料皮不能让电流通过)我们也可以说金属丝导电,塑料皮不导电。在这里我们不用能不能而用容易不容易,这样更加科学和准确。板书:(粘贴)容易让电流通过不容易让电流通过二、检测“橡皮”,明确检测橡皮的完整过程及意义。1、(出示橡皮) 老师这里有一块橡皮,橡皮是否容易让电流通过呢?我们先来预测一下。科学工作会把预测的结果记下来,今天我们也来当个科学家,当我们预测物体导

7、电的时候,就画对号,不导电的时候就画错号,有疑问或者不确定的时候就画问号。 橡皮到底容不容易让电流通过呢?我们必须进行检测,谁愿意到前面来检测一下,请同学们注意看,他是按什么样的步骤做的?他检测的过程是否规范呢?三、检测身边的20种物体的导电性(一)检测每一组材料1、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0种常见材料,接下来就请同学样按照预测是否导电检验检测器反复检测材料得出结论的规范的检测程序检测它们的导电性,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检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哦,检测完的材料要放进旁边的空盒内,全部检测完后,要整理实验记录。2、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汇报一下?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们小组的检测结果与你们的是不是一

8、样?有不同的吗?(二)检测第二组材料1、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10种常见物品,请同学们按照前面的方法对这10咱物品进行检测。2、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其他小组仔细听,你们和他们的检测结果有什么不同?我们来看看,插头、剪刀、螺丝刀分别由几种材料制成的?制成他们的材料有哪些是我们检验过的?(塑料,铁)(如果我们两个检测头都接触塑料,或者一个接触塑料,一个接触铁的部分,小灯泡就不会亮,如果都接触铁,小灯泡就会亮。)(三)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 前面我们说过,像铜丝、铁这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木片这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谁愿意说

9、说,通过检测,我们知道了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呢?四、安全用电教育 1、生活有很多的物品就是由导体和绝缘体材料共同制成的,比如插头、剪刀、螺丝刀,想想它们是做什么用的,怎么用?谁愿意说说为什么制做他们既要用导体材料,又要用绝缘体材料?板书:安全用电2、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导体和绝缘体,你现在还想检测什么呢?人体和水都是导体,那在我们使用电的时候为了自己的的安全,要注意什么呢?3、我们来找一找,教室中和电有关的物体,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体?这样选择材料有什么好处?五、总结 人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为保障我们的安全,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安全用电,保护好绝缘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