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湿封市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314081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湿封市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湿封市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南湿封市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南湿封市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南湿封市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湿封市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湿封市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二大题,29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3.将答案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1-20题每题2分,21-25 题每题3分,共55分)1. 下列关于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和豌豆杂交实验中的操作,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B. 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能稳定遗传又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C. 豌豆开花后要立即去除母本的全部雄蕊,然后套袋D. 待去雄母本的雌蕊成熟时,采

2、集父本的花粉,撒到母本的雌蕊柱头上,再套袋【答案】C【解析】【分析】自花传粉是指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豌豆的蝶形花冠中,有一对花瓣始终紧紧地包裹着雄蕊和雌蕊,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详解】A、豌豆是两性花,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A正确;B、豌豆具有多对能够稳定遗产且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正确;C、母本豌豆要在花未成熟之前去雄,C错误;D、母本花粉未成熟时去雄套袋,带发育成熟时,授予另一朵花父本的花粉,D正确。故选C。【点睛】2. 下列关于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得出分离定律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问题的提出是

3、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C.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孟德尔得出的结论D. 孟德尔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验证了他的假说【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应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为: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A、孟德尔在做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时,利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所得F1均为高茎,F1自交所得F2出现性状分离,且比例为31,进而提出问题,A正确;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孟德尔没有提出“染色体”的概念,

4、B错误;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C错误;D、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他的假说,D错误。故选A。3. 下列4组实验中,能直接判断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A. 紫茉莉:粉花粉花红花123+粉花245+白花121B. 玉米:非甜玉米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甜玉米105C. 牛:黑毛牛白毛牛黑毛牛和白毛牛各一半D. 南瓜:盘状南瓜盘状南瓜全为盘状南瓜【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杂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自交法就是让具有相同性状的

5、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详解】A、粉花粉花红花123+粉花245+白花121,比例为1:2:1,为不完全显性,不能判断红花和白花的显隐性关系,A错误;B、非甜玉米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甜玉米105,子代出现3:1的分离比,说明非甜玉米为显性,B正确;C、黑毛牛白毛牛黑毛牛和白毛牛各一半,子代1:1的分离比,无法判断出显隐性,C错误;D、盘状南瓜盘状南瓜全为盘状南瓜,亲本可能为显性或隐性纯合子,也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杂交,无法判断显隐性,D错误。故选B。4. 下列有关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

6、合子C.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 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答案】A【解析】【分析】纯合子是指遗传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aa,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是指遗传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Aa,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详解】A、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A正确;B、纯合子测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B错误;C、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如AaAaAA、Aa、aa,B错误;D、杂合子测交后代也有纯合子,例如AaAaAA、Aa、aa,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杂合体、纯合体的相关知识

7、,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 南瓜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那么下列基因型组合中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 )A. WwDd和wwDdB. WwDd和WWDDC. WWdd和WwDdD. wwdd和wwDd【答案】B【解析】【分析】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详解】A、WwDd表现型为白色盘状,wwDd表现型为黄色盘状,两者表现型不一样,A错误;B、WwDd表现型为白色盘状,WWDD表现型为白色盘状,

8、两者表现型相同,B正确;C、WWdd表现型为白色球状,WwDd表现型为白色盘状,两者表现型不一样,C错误;D、wwdd表现型为黄色球状,wwDd表现型为黄色盘状,两者表现型不一样,D错误。故选B。6.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玉米和人的体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组成,A、a、B表示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甲所示生物群体代代自由交配,Fn代中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B. 图甲所示生物群体代代自交,Fn代中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C. 图甲、图乙所示生物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基因型分别为A、a和XB、YD. 若乙图中B基因来自人工导入,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分析】1、题图分析

9、:由图甲可知,玉米基因型为Aa;由乙图可知,人的基因型为XBY。2、杂合体(Aa)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体(Aa)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为50%,a的基因频率为50%,自由交配后基因频率不变,故每一代Aa的比例都是。【详解】A、图甲所示生物群体代代自由交配,Fn代中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A错误;B、图甲所示生物群体代代自交,Fn代中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B错误;C、由于图甲、图乙所示生物基因型分别是Aa、XBY,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XB、Y,C正确;D、若乙图中B基因来自人工导入,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C。7. 下列关于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10、( )A. 控制不同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之间都是可以自由组合的B. 若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该性状一定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 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则可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均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

11、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可以自由组合,A错误;B、若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该性状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错误;C、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则可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D错误。故选C。8.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得F1,F1自交后代出现的

12、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ddrr)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DDRR)F1均为抗稻瘟的高秆(DdRr)F2中: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一显一隐(易感稻瘟病高杆):一隐一显(抗稻瘟病矮杆):双隐(易感稻瘟病矮秆)9:3:3:1。双显(抗稻瘟病高秆):DDRR、DdRR、DDRr、DdRr;一显一隐(易感稻瘟病高杆):DDrr、Ddrr;一隐一显(抗稻瘟病矮杆):ddRR、ddRr;双隐(易感稻瘟病矮秆):ddrr。【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用一个纯合易感

13、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一隐一显(抗稻瘟病矮杆):ddRR、ddRr,故F1自交后代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中纯合子的比例是,A正确。故选A。9. 小麦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无芒(B)对有芒(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用纯合高茎有芒小麦与纯合矮茎无芒小麦杂交,所得的F1又与“某品种小麦”杂交,其后代有四种表现型: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比例为3131,那么该“某品种小麦”的基因组成是( )A. ddBBB. DDbbC. ddBbD. Ddbb【答案】C【解析】【

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可以尝试把自由组合定律拆成分几个离定律进行分析。【详解】纯合子高茎有芒与纯合子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即DDbbddBBDdBb,得DdBb又与某品种小麦杂交,其后代有四种表现型: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比例为3131,只看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高茎:矮茎=(3+1):(3+1)=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只看无芒和有芒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无芒:有芒=(3+3)(1+1)=3:1,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所以两亲本基因型为DdBb、ddBb,所以某品种小麦的基因组成为ddBb ,C 正确,ABD错误。故选C。10

15、. 用未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长期培养在含放射性同位素X培养基中的细菌,再用释放的T2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的细菌,保温后充分搅拌、离心,获得上清液、沉淀物和子代T2噬菌体,并检测它们的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X为35S,则要获得被标记的T2噬菌体,也可用上述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直接培养B. 若X为3H,则放射性同时出现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是因为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C. 若X为32P,则最终释放的大部分T2噬菌体中含32P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依据D. 题中的细菌只可以是大肠杆菌,而不可以是幽门螺旋杆菌等其他细菌【答案】D【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和DNA(C、H、O、N、P)。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模板: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