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30874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将相和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生字:璧、允、廉、颇、侮辱、拒。2、新词: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会用新词造句。3、理清课文脉络,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学习重难点理解新词,知道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能给每个小故事加个合适的标题。预习导学1、搜集有关史记的故事、人物及成语。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自己理解的新词造句。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4、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5、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课前3分钟)1、各小组组长检查预习情况。2、小组长汇报组员预习的情

2、况二、知识链接展示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史记的故事、人物及成语。三、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课文。1、指名小组交流学会的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用词语造句。2、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归纳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给每个故事加小标题。3、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意。4、你还有哪些问题想问大家的。四、检测练习1、这篇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故事中的“将”指 ,“相”指 。课文是主要写了 、 、 这三个小故事。2、理解“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这几个词语的意思,用这几个词语造句。五、小组评价今天这一节课,你觉得哪一小组表现最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第一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

3、果。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4、会复述“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内容。学习重难点1、学习第一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2、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预习导学1、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3、总结学法。4、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课前3分钟)1、各小组组长检查预习情况。2、小组长汇报组员预习的情况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完璧归赵”。1、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起

4、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3、总结学法。(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你还有哪些问题想问大家的。四、检测练习1、“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表现了蔺相如 的品质。2、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并简要写出故事。五、小组评价今天这一节课,你觉得哪一小组表现最好?六、阅读推荐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

5、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蔺相如、廉颇的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4、会复述“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两个故事的内容。学习重难点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2、根据人物言行,了解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点。预习导学1、朗读第二、三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3、总结学法。4、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课前3分钟)1、各小组组长检查预习情况。2、小组长汇报组员预习的情况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6、”。1、复习学习“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方法。2、朗读第二、三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各抒己见, 3、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画出描写廉颇言行的句子,再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廉颇的性格特点。4、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还有哪些问题想问大家的。四、检测练习1、 “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 ,结果 。表现了蔺相如 的品质。2、“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 ,结果 。表现了蔺相如 的品质。廉颇 的品质。3、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4、简要复述“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故事,并简要写出故事。五、小组评价今天这

7、一节课,你觉得哪一小组表现最好?19、草船借箭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学习重难点:初读课文,把握故事梗概,掌握生字词。知识链接: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国演

8、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

9、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三国演义带来

10、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热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国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我会读下列词语,还会解释它们的意思。妒忌、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2、用最近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注,质疑。3、读三国演义,了解这本名著的作者及其书中的人物。二、小组合作交流1、说说你从文中读懂了哪些词语,会用哪些词语造句?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3、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三、展示交流1、这篇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 )和( )。2、周瑜“请

11、”诸葛亮商议军事,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诸葛亮如何应对?3、分角色朗读第一、二自然段。4、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四、检测练习1、听写词语。2、用本课的新词说几句话。3、周瑜由于( )诸葛亮的才干,要(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 )“借箭”,挫败了( )的暗算,表现诸葛亮(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自主阅读,了解故事情节,理解“借箭”的经过。2、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特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习重难点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的鲜明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预习导学1、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成语、诗词、歇后语。2、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哪些准备?“借箭”的经过又是怎样的?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

12、式读课文,课文通过哪几个方面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找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4、你觉得文中的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是怎样的人?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5、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课前3分钟)1、各小组组长检查预习情况。2、小组长汇报组员预习的情况二、知识链接展示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国演义的成语、诗句、歇后语。三、小组合作交流,围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探究问题。1、指名小组展示自己归纳出来的借箭成功的原因。2、课文通过哪几个方面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知道的?找出来体会体会。我找到的句子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从中我体会到这场大雾并不是凑巧碰上的,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会有这场大雾,所以诸葛亮“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从中我体会到 。 、 。从中我体会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