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2023年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29676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0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2023年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2023年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2023年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2023年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2023年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2023年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2023年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金寨县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K2006-005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设计证书编号:011106-sj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2006年09月3K2006-005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设计证书编号:011106-sj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2006年09月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编制的依据和背景11.2 研究范围和研究工作过程简述5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51.3.1 优化交通网布局,全面提高通行能力的控制性工程51.3.2 促进对外开放的基础性工程5第二章 现状概

2、况及建设条件72.1 工程地点的自然条件72.2 社会经济概况72.3 工程地质、地貌、气象及水文82.4 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92.5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9第三章 道路交通规划113.1 规划区域条件113.2 道路交通113.2.1 规划原则及目标113.2.2 道路网布局113.2.3 规划的道路系统113.2.4 本项目所建道路13第四章 设计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144.1 设计原则144.1.1 设计准则144.1.2 设计规范144.2 建设规模154.2.1 设计范围154.2.2 道路工程154.2.3 桥梁工程164.3 设计技术标准16第五章 工程内容205.1 道路与桥梁

3、工程205.1.1 道路工程205.1.2 桥梁工程215.2 排水工程215.3 道路照明215.4 交通设施22第六章 劳动安全及环境保护236.1 劳动安全卫生236.2 环境影响分析246.3 环境影响缓解措施24第七章 项目组织及管理措施257.1 项目组织257.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87.3 项目组织管理措施28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08.1 投资估算308.1.1 编制依据308.1.2 材料、设备价格308.1.3 其它工程费用308.1.4 投资估算308.2 资金筹措方案308.3 还款计划31第九章 经济效益分析429.1 经济效益分析方法说明429.2 土地出让

4、收入测算429.3 总成本估算429.4 税金及附加429.5 财务评价主要参数及相关基础数据439.6 财务评价报表及财务评价指标439.7 盈利能力分析549.8 清偿能力分析549.9 敏感性分析55第十章 效益及综合评价5610.1 经济效益评价5610.2 社会效益评价5610.3综合效益评价57附图: 1.平纵面图 GK-12.路基标准断面图 GK-23.路面结构形式图 GK-34.桥型布置图 GK-4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编制的依据和背景1.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项目名称: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项目法人:金寨县城镇开发投资

5、有限公司项目地点:金寨县梅山镇法人代表:张平生设计单位: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1.1.2 项目法人简介 金寨县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实行“自我举债、自我还贷、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经营方式。公司成立于2006年04月,注册资本金20000万元,主要承担城镇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按照经营城市建设的理念,进行城镇开发建设,即通过筹资、融资等方式收集资金,用于对城镇的道路、桥梁、给排水、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使城镇土地增值,用取得的土地收益和建设规模收入滚动发展。1.1.3 编制依据金寨县城总体规划调整金寨红石工业园区规划 国家、省、市、县关于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定。 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关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的文件。设计委托任务书所确定的技术原则。1.1.4 编制原则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以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 根据规划建设图所确定的用地性质并结合各条道路的具体地理位置,既要有长远的交通发展思想,又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项目建设与现状路网的衔接关系。 本次建设的经济开发区道路网,在工程建设上需注重技术经济与实用性相结合。 经技术经济比较,对已有道路的改建段,利用一切可利用部分,以节省工程投资。 1.1.5 项目背景 金寨经济开发区(原名称为金寨红石工业园区)梅山镇为金寨县政府所在地。地处金寨县北部,处于河南省的固始县

7、及安徽省的霍邱县、六安市的结合部。根据2000年金寨县总体规划将金寨经济开发区规划在县城新区北侧,规划面积620公顷。金寨经济开发区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自然条件梅山镇集山区、库区、岗地、丘陵、平畈区为一体。东距六安70公里,北依皖西南重镇叶集,宁(南京)西(西安)铁路叶集站距此仅6Km,、六(六安)武(武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9、210省道贯穿全境,是境外通往金寨的必经之路。沪-汉-蓉高速铁路设有金寨火车站(在马店),火车站距新城区仅15km 。金寨平均海拔200米,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梅雨显著。年降雨量1450毫米,雨量充沛;

8、年平均日照2039小时,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15.5,累年平均温差为24.8 ;年平均蒸发量1173.6毫米,占年平均降水量的84.9%;干燥度为0.8,属于湿润区;属季风气候区,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平均风速20米/秒,受地形影响,全年各月均以静风为多;累年平均无霜期235天。水源充足,史河总干渠贯穿全镇,另有三叉河、三湾河、洪家河三条自然河流,地下水丰富;土壤属黄棕壤土类,微酸性,土层深厚,土质沙壤,肥力较好。 发展现状近年来,金寨县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及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200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6.48亿元,财政收入

9、1.163亿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02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45元,年末总人口64.8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9亿元;招商引资到位境内资金4.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25万美元。2005年全年实现三产增加值7.32亿元,旅游经济继续升温。旅游景点开发不断加快,燕子河大峡谷、天堂寨秀水谷、天水涧漂流项目建成对外开放;响洪甸、马鬃岭、悬剑山等景点开发项目、红色旅游建设项目等。至2005年末,全县规模工业38家,规模工业实现产值10.1亿元,在全县经济中起着支撑作用。至2005年末, 已建成10个生态农业示范小区,13个农产品取得认证,6500亩茶园通过有机认证,归然葛粉、大别山核桃等

10、4个产品即将通过绿色认证。农业产业化继续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发展,全年输出劳务12.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7.01亿元。 “十五”期间GDP实现年均增长8.02%,人均实现450美元;五年累计引进境内资金13.6亿元,利用境外资金1400万美元。政务中心已顺利搬迁到县城新区,标志着金寨城乡建设跃上新台阶。一年来,县城新区先后实施了金叶路黄林至龙岗段路面改造、行政中心入口道路等一批市政工程;县疾病控制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县地税局办公楼竣工验收,财政局等11家单位办公楼完成前期工作;接待中心投入运营,安置区建成面积4万平方米,10万平方米商品房开发已经启动;供电骨干线路、供水主管网基本形成,新老城区公交

11、开通。老城区建设步伐加强。控制性规划正在修改完善;西岸河堤加固工程完成512米;丽景小区、香山名都、梅苑等住宅小区开发面积6万平方米。特别是政务中心的顺利搬迁标志着大城关建设的框架基本形成。大城关发展平台的筑建,必将拉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中心集镇、旅游集镇、边贸集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发展环境及目标 发展环境从政策环境看,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将给予中部更多的支持,金寨县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将会继续获得国家一定的支持。从区位条件看,“十一五”期间,沪汉蓉快速铁路、六武高速公路陆续建成投入运营,加上金寨县域内东

12、西两条省道的改造上等级,区位不优的现状将得到彻底改变。从资源配置看,矿产、水电和劳动力、中药材、农产品等资源丰富。从产业基础看,第一产业方面,商品转化率提高,特色农业优势明显,随着有机、绿色品牌认证工作推进和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仍有较大潜力;第二产方面,初步形成了矿产冶炼、纺织服装、电子医药、建筑材料、食品保健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且大都已具备一定规模;第三产方面,生态景点开发的步伐加快,随着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将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 发展目标根据“十一五”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0

13、年,可望突破50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人均1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十一五”末超过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1%提高到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0%,力争2010年达到3000元; 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64.8万人。“十一五”期间,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0以下。1.2 研究范围和研究工作过程简述1.2.1 研究范围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包括道路建设及道路建设所需兴建的其它设施,如桥梁、道路排水、路灯等一系列专项设计。1.2.2

14、研究工作过程简述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受金寨县发展改革委员会委托进行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通过深入调查,并紧密结合金寨县总体规划和路网现状,确定本项目工程设计方案。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3.1 优化交通网布局,全面提高通行能力的控制性工程金寨县梅山镇是210、209省道的交汇点,宁西铁路穿境而过,过境的沪汉蓉快速铁路、六武高速公路也将陆续建成。交通潜在优势十分明显。而原有与省道相联的集镇道路,均依自然道路改造而成,布局散乱,没有形成网络系统,且道路的等次低,断面设计不合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交通状况严重,通行能力低;东西与南北过境车辆相互干扰,给物流运输和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金寨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已达26家,尽快完成区内道路网建设,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1.3.2 促进对外开放的基础性工程金寨经济开发区具有招商引资的独特优势,该区努力优化软环境,始终坚持低门槛、高回报,你发财、我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