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28917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绪论1.1 概述放大器能把输入信号的电压或功率放大的装置,由电子管或晶体管、电源变压器和 其他电器元件组成。放大器的原理是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高频 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 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满意的信号电平,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高 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划分为窄带高频 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两种,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 的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调谐功率放大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宽带高频功率 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

2、宽带匹配电路,因此又称为非调谐功率放大 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为高频交流 输出在“低频电子线路”课程中已知,放大器可以按照电流导通角的不同,将其分为甲、 乙、丙三类工作状态。甲类放大器电流的流通角为 360,适用于小信号低功率放大。 乙类放大器电流的流通角约等于 180;丙类放大器电流的流通角则小于 180。乙类 和丙类都适用于大功率工作丙类工作状态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三种工作状态中最高者。 高频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于丙类。但丙类放大器的电流波形失真太大,因而不能用于低 频功率放大,只能用于采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的谐振功率放大。由于调谐回路具有滤波 能力,

3、回路电流与电压仍然极近于正弦波形,失真很小。1.2 宽带直流放大器的应用前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迫切地要求能够远距离随时随地迅速而准确地传送多 媒体信息。于是,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而宽带放大器 是上述通信系统和其它电子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此可知,宽带放大器在通信系统 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人们也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直宽带放大器在科研中具 有重要作用,宽带运算放大器广泛应用于A/D转换器、D/A转换器、有源滤波器、 波形发生器、视频放大器等电路。例如在通讯、广播、雷达、电视、自动控制等各种装 置中。因此宽带直流放大器应用十分广泛,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宽

4、带直流能够放大直流信号或变化极其缓慢的交流信号,它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仪 表,医疗电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等。目前在无线通信、移动电话、卫星通信网、全球 定位系统(GPS)、直播卫星接收(DBS)、ITS通信技术及毫米波自动防撞系统等领域有着 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光传输系统中,宽带直流放大器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在无线通信、 电子战、电磁兼容测试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对射频和微波宽带放大器有极大需求,且这 些领域对宽带放大器要求各不相同,特别是在通信系统和电子战系统的应用中,对宽带 低噪声和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在设计上传统窄带放大器的端口匹配,一 般是按照低噪声或者共扼匹配来设计的,以此获得低

5、噪声放大器或者最大的输出功率。 但是,在宽带的条件下,输入/输出阻抗变化是比较大的,此时使用共扼匹配的概念是 不合适的。这些电路要求运算放大器具有较高的频带宽度,电压增值。为此,以可变增益放大 器 AD603 为核心,设计一种可编程宽带运算放大器。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1.3.1 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基于压控放大器设计,由前级放大模块、增益控制模块、后级功率放大模块、A/D(D/A)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以可 编程增益放大器 AD603 为放大电路的核心,设计并制作了具有增益预置和程控等功能 的宽带直流放大器及所使用的直流电源。由AD603级

6、联组成增益放大器,实现增益-20 60dB范围内可按5dB步进调节或连续可调,且在09MHz通频带内增益起伏在ldB 以下;互补三极管射级跟随高功率输出在50负载上最大输出电压有效值Vo10V,波 形无明显失真;功放输出信号经有效值检波后,通过10位A/D转换芯片TLC1549,将模 拟电压的有效值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送微控制器实现增益预置与显示。1.3.2 预期目标(1) 电压增益AV40dB,输入电压有效值ViW20mV。AV可在040dB范围内 手动连续调节。(2) 最大输出电压正弦波有效值Vo2V,输出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3) 3dB通频带05MHz;在04MHz通频带内增益起伏W1d

7、B。(4)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50,负载电阻(502)。(5) 设计并制作满足放大器要求所用的直流稳压电源。(6) 最大电压增益AV60dB,输入电压有效值ViW10 mV。(7) 在AV = 60dB时,输出端噪声电压的峰一峰值VonppW0.3V。(8) 3dB通频带010MHz;在09MHz通频带内增益起伏WldB。(9) 最大输出电压正弦波有效值Vo10V,输出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10) 进一步降低输入电压提高放大器的电压增益。(11 )电压增益AV可预置并显示,预置范围为060dB,步距为5dB (也可以连 续调节);放大器的带宽可预置并显示(至少5MHz、10MHz两点)。1.3.

8、3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1 )抑制直流零点漂移实际设计电路时,输出漂移较为明显,由实验测得,单级OPA620产生的零点漂移是 负漂移。中放设计中我们抑制漂移的方法是,输入信号从第一级运放的正向端输入,输 出至第二级运放的反向输入端,且由放大倍数相同和选用元件参数尽可能一致,这种方 法可使相邻两级的漂移相互抵消,可达到抑制漂移的目(2)通频带内增益起伏控制及放大电路的稳定性设计电路电压增益在通频带内波动较明显,通过对各级放大电路进行频率补偿,在电 源端增加去耦0.1uF和100uF电容,电容电阻的引线部分要尽可能的短,并且采用屏蔽 盒对系统电路板进行屏蔽。实验证明,可有效抑制通频带内增益起伏的变

9、化,同时增加 了放大器的稳定性。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2.1 宽带直流放大器的基本原理该直流宽带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放大电 路由前级放大、程控放大和功率放大三部分组成。通过有效值检波电路,将输出电压的 有效值经过AD转换电路,把输出模拟电压有效值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微控制器处理 并显示。单片机通过键盘预置输出电压,把预置输出值同A/D采集回来的输出电压有效 值相比较。经微控制器数据处理后,通过D/A输出的电压值调节程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使输出值达到预设值。从而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输入信号经前级放大后经一个射随器进入可控增益放大,其放大倍数由单片机通过

10、 D/A转换器调整AD603的控制电压Vg并根据公式:增益GAIN=40X Vg+20 (dB)来 设定。而在AGC模式下,此控制电压Vg是由AGC电路的反馈电压得到,不受单片机 控制。经可控增益放大后的信号最后进过功率放大得到需要的输出信号,前级和后级的 增益搭配,都是经过精确的测量和计算的。输出电压经有效值检波得到峰值电压并反馈 到单片机,经运算和线性补偿得到有效值,同时由单片机推到数码管显示出来。2.2 主要模块比较与选择2.2.1 主放大器方案比较与选择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设计。此方案元器件成本低,但设计复杂度较大,并且由于 受到众多寄生元件的影响,调试工程复杂且周期长,频率高时更突出

11、。因此此方案在长 时间内难以保证可靠性和指标,也不便于维护。方案二:采用高速宽带集成运放设计。此方案的优点是电路实现简单,指标和可靠 性容易得到保证,易于电路分析和调试,为可取方案。经比较,采用方案二,即采用高速宽带集成运放设计主放大器及输入输出电路。根 据题目直流放大器的要求。为了很好的解决温漂问题,故选择采用差分放大电路。2.2.2 增益控制电路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方案一:采用高速乘法器型D/A实现。由D/A转换器的Vref作信 号参考, D/A 的 输出端作输出,用D/A转换器的数字量输入端控制,传输衰减实现增益控制。该方案简 单易行,但当信号的频率较高时,系统容易发生自激,因此不选择此方案

12、。方案二:DAC控制增益。如图2.1,输入信号放大后作为基准电压送给DAC的Vref 脚,相当于一个程控衰减器。再接一级放大,这两级放大可实现要求的放大倍数。输出 接到有效值检测电路上,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反馈调节衰减器,实现AGC。还 可通过输入模块预置增益值,控制DAC的输出,实现程控增益。但增益动态范围有限, 故不采用。图 2.1 增益控制部分方案二示意图方案三:电压控制增益。如图 2.2,信号经缓冲器后进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AD603,放大后进入峰值测量部分,得出的峰值采样后送入单片机,再由DAC输 出给 AD603 控制放大倍数,实现自动增益控制。同时可通过输入模块设置增益

13、值,控 制 DAC 的输出,实现程控增益放大。输入 缓冲器 AD603 ADC ,峰值检测图 2.2 增益控制部分方案三示意图2.2.3 功率放大电路方案的比较与选择为使在负载为50电阻上最大输出电压正弦波有效值VolOV,且波形无明显失 真,需进行功率放大输出。方案一:采用带宽增益积大的运算放大器制作多级放大电路。以OPA842和OP37 为例,利用OPA842带宽增益积大的特点,使输入的小信号充分放大,再用OP37或其 他高压运放放大至有效值10V。这种方法采用电位器或者数字电位器连续调节放大倍 数,设计简洁,但是要实现数字控制的可控对数增益很不方便。方案二:互补三极管射级跟随输出。两只三

14、极管轮流供电给负载电流,工作效率高。 输入信号通过耦合至三极管的基极,所以对交、直流信号都可跟随。但是跟随信号范围 不宽,在高频时幅度有些许衰减。方案三:使用电流缓冲器BUF634其单位增益带宽可在30M180M变化,最大输 出电流为250mA为了实现在50负载电阻上输出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用两片BUF634 并联提高驱动能力。但是价格昂贵,制作成本高。通过分别测试、比较上述三种方案:方案一调整增益不便,方案二的增益达不到题 目要求,方案三能够很好的满足要求,最终选择方案三。2.2.4 后级放大电路的比较与选择由于 AD603 的最大输出电压较小,不能满足题目要求,所以前级放大信号需经过 后级

15、功率放大达到更高的输出有效值。方案一:使用集成电路芯片。使用集成电路芯片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 有详细的文档说明。可是题目要求输出 10V 以上有效值,而在电子市场很难买到这样的 芯片,而且很容易发生工作不稳定的情况。方案二:使用分立元件设计后级放大器。使用分立元件设计困难 ,调试繁琐,可是却 可以经过计算得到最合适的输入输出阻抗、放大倍数等参数,电阻电容可根据需要更换, 在此时看来较集成电路灵活。因此,我们决定自行设计后级放大器。2.2.5 有效值测量电路的比较与选择方案一:采用真有效值转换器件 AD637 测量,直接输出被测信号的真有效值。这样可以实现对任意波形的有效值测量。但AD

16、637可测量的有效值最大为7V,不能满足 发挥部分输入有效值大于 10V 的要求。方案二:采用峰值检波测量。采用峰值检波电路,检出峰值经A/D转换后由单片机 转换为有效值。电路简单可靠,但前提是信号是正弦波,否则误差较大。考虑到本题要 求测量的是标准正弦波,因此选择本方案。2.2.6 稳压电源部分的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线性稳压电源。其中包括并联型和串联型两种结构。并联型电路复杂,效 率低,仅用于对调整速率和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串联型电路比较简单, 效率稍高, 虽然方便可靠,但还是满足不了高效率的要求。方案二:开关稳压电源。此方案效率高,虽然理论电路复杂,但是如果使用开关电 源集成芯片,只需在外围加少量器件,即可达到题目中高效率的要求。所以电源模块选 择方案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