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组操作规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28897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组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细菌组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细菌组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细菌组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细菌组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组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组操作规程(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检验组操作手册标本的接种与处理标准操作程序SOP-4011.目的:标准标本的接种与处理,提高细菌检出率。2.SOP-401变动程序:由操作者提出,并经科主任审核。3.范围:各种细菌培养的标本。4.溯源: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5.标准操作:一般细菌培养、鉴定 适用于本项检查的标本是指除血液、尿液和粪便等有特殊处理要求的标本,以及脓、痰、创面、胆汁、CSF、胸腹水、咽拭子等。5.1.1.1在疾病早期或病症、体征明显时,最好在抗生素使用之前采集。5.1.1.2选择适宜的解剖部位并以正确的方法和设备采集标本。防止固有菌群的污染,尽可能保证样本代表感染过程。5.1.1.4采集足够的数量,

2、因标本量缺乏可能产生假阴性结果。5.1.1.5每个标本都要标明病人的姓名、住院号、来源、特殊部位、采集的日期时间和最初的采集者。5.1.1.6将标本放在无菌并且有利于可疑病原菌生长的容器或培养液中,防止渗漏和潜在的平安隐患,本实验室指定适用于本项检查的容器是无菌试管、无菌拭子、无菌痰杯及各种灭菌标本留取容器。 一般细菌可在适宜的培养基如血平板、巧克力平板上,在一定的温度、气体等条件下生长繁殖而形成菌落。根据菌落特征、涂片染色镜检、生化反响和血清学试验可做出鉴定。5.2 检验流程 样品 接种 挑取可疑菌落 涂片染色镜检 生化反响、鉴定 报告。 5.2.2 操作说明样品 脓、痰、创面、胆汁、CSF

3、、胸腹水、咽拭等。接种 血平板痰、CSF需加巧克力平板,35过夜,初次别离需5-10%CO2。镜检 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生化反响、鉴定 手工生化试验:葡萄球菌:凝固酶、甘露醇、尿素、新生霉素、麦芽糖、木糖、蔗糖、硝酸盐、多粘菌素B、同时观察菌落颜色和溶血情况。链球菌、肠球菌:触酶、七叶苷、肉汤、6.5%Nacl、CAMP、乳糖、山梨醇、阿拉伯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KIA、苯丙氨酸、葡萄糖酸盐、甘露醇、麦芽糖、IMViC、硝酸盐。变形杆菌:KIA、苯丙氨酸、麦芽糖、靛基质、鸟氨酸。灰凸菌落,典型的阴性球杆菌:KIA、葡萄糖、甘露醇、靛基质、枸橼酸盐、硝酸盐、丙二酸盐、44。革兰氏阴性

4、杆菌,氧化酶阴性:KIA、尿素、苯丙氨酸、葡萄糖酸盐、甘露醇、葡萄糖、IMViC、硝酸盐。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KIA、葡萄糖、甘露醇、靛基质、枸橼酸盐、硝酸盐、七叶苷、乙酰胺。可疑气单胞菌,氧化酶阳性:KIA、葡萄糖、甘露醇、靛基质、枸橼酸盐、硝酸盐、七叶苷、赖氨酸、蔗糖、VP25。5.2.2.4.9 可疑弧菌,氧化酶阳性:同气单胞菌生化,另加不同浓度Nacl。缓慢生长分枝杆菌:暗产色、光产色、耐热触酶、硝酸盐、尿素、吐温-80。快速生长分枝杆菌:45生长、暗产色、光产色、MAC琼脂28、硝酸盐、铁吸收试验28、5% Nacl肉汤28、阿拉伯糖、木糖、卫茅醇、枸橼酸盐28、甘露醇28。

5、另见下表:一般细菌生化反响和鉴定流程菌落、涂片鉴定G球菌氧化酶、DNA酶、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或接种API NHG杆菌OX ATB ID 32GN或API 20Ne或手工生化 OX ATB ID 32E或API 20E或手工生化G杆菌视情况而定G芽胞杆菌根据涂片染色、菌落特征、简单手工生化反映鉴定李斯特菌、棒状杆菌API CoryneG球菌触酶 ID Staph或手工生化触酶 ID Strep或手工生化真菌科玛嘉显色平板或ATB ID 32C、API 20 C AUX菌种鉴定 按检验流程、操作说明、生化反响、鉴定步骤中所述方法操作,将可疑菌落接种于相应的培养基或板条上,按要求培养足够时间后,手

6、工或用计算机自动读取结果,打印报告。5.2.2.6报告 菌种名、无细菌生长或未培养出病原菌等。考前须知5.3.1采样时必须注意无菌操作,须在使用抗生素前进行,并及时送检。5.3.2别离培养须接种适宜的培养基,鉴定须选用适当的反响或试剂条。5.3.3结果判断时须注意区别病原菌和正常菌群。正常无菌部位培养出细菌,有临床意义。有正常菌群存在部位培养出细菌,需区分是否为为正常菌群,并结合临床情况判断。授权人质量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操作人员姓名郭新荣曹照明曹照明王朔、陈相日期淋病奈瑟菌培养、鉴定标准操作程序SOP-4021.目的:标准淋病奈瑟菌培养与鉴定的操作,提高其检出率。2.SOP-402变动程序:由操

7、作者提出,并经科主任审核。3.范围:各种标本的淋病奈瑟菌培养、鉴定。4.溯源: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5.标准操作样品采集与处理采集原那么详见SOP-401中的“样品采集与处理。 用无菌拭子插入男性尿道或女性宫颈1-2 cm,旋转摩擦取上皮细胞和脓性分泌物。 淋病奈瑟菌需在营养条件较好的培养基如淋球菌培养基、巧克力平板上,35 5%CO2环境下经24-48小时下生长,涂片染色、菌落特征、生化反响等做出鉴定。检验流程 样品 接种 可疑菌落 涂片染色镜检 生化反响、鉴定 5.2.3样品 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或初段尿等。5.2.4接种 淋球菌培养基或哥伦比亚血琼脂或巧克力平板上,35 5-10%

8、CO2,24-48小时。5.2.5镜检 挑取氧化酶+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观察是否为G双球菌。5.2.6生化反响、鉴定 葡+、麦、蔗或API NH。 按检验流程、操作说明、镜检、生化反响、鉴定步骤中所述方法操作进行,手工读取结果,核对后发送报告。报告 阳性或阴性,如阳性须提示传染病报卡。考前须知 注意无菌操作,标本必须新鲜,采样后立即送检或床边接种,尿液取初段尿,泌尿生殖道取脓性分泌物,在用抗生素前采样。授权人质量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操作人员姓名郭新荣曹照明曹照明王朔、陈相日期厌氧菌培养与鉴定标准操作程序SOP-4031.目的:标准厌氧菌培养与鉴定。2.SOP-403变动程序:由操作者提出

9、,并经科主任审核。3.范围:有关厌氧菌的标本。4.溯源: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5.标准操作样品采集与处理 采集方法详见SOP-401中的“样品采集与处理。厌氧菌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经35、厌氧环境80%N2、10%H2、10%CO2下孵育48-72小时,经涂片染色、菌落特征、耐氧试验、生化反响等鉴定。检验流程 样品 接种 镜检 生化反响、鉴定 报告。5.2.2.1样品 深部脓肿、胸腹水、胆汁、CSF离心浓缩等厌氧标本。5.2.2.2接种 于厌氧平板上,置厌氧袋中,35 48-72小时。5.2.2.3镜检 观察平板上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5.2.2.4生化反响、鉴定 耐氧试验、触酶试验

10、、API20A。 按检验流程、操作说明、镜检、生化反响、鉴定步骤中所述方法操作进行手工读取结果,随后打印报告。5.2.2.6报告 报告菌种名或厌氧菌未生长。考前须知 标本防止正常菌群污染,防止接触空气。无菌操作、标本新鲜、及时送检且在用抗菌素前采样。授权人质量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操作人员姓名郭新荣曹照明曹照明王朔、陈相日期中段尿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4041.目的:标准中段尿培养操作,提高细菌检出率。2.SOP-404变动程序:由操作者提出,并经科主任审核。3.范围:中段尿培养。4.溯源: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5.标准操作样品采集与处理 采集方法详见SOP-401中的“样品采集与处理。

11、清洗外阴部后,无菌留取中段尿。中段尿用定量接种环1/1000ml接种血平板和MAC平板,35,18-24小时培养,细菌生长后进行菌落计数,并根据涂片染色、菌落特征和生化反响等作出鉴定。检验流程 样品 接种 菌落计数 涂片染色、镜检 生化反响、鉴定。5.2.2 操作说明5.2.2.1 样品 清洁中段尿。5.2.2.2接种 用特制定量接种环1/1000ml沾满一环尿液,接种血琼脂平板和MAC平板,5%CO23518-24小时。5.2.2.3镜检 观察平板上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5.2.2.4生化反响、鉴定 葡萄球菌、 链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ID 32 GN板条 ID 32 STAPH rap

12、id ID 32 STREP 手工生化鉴定 手工生化鉴定 手工生化鉴定5.3 结果报告5.3.1如有细菌生长,那么报告“XXX细菌XXXCFU/ml 菌落数1000 每ml尿中菌落数,生长超过100个菌落时,那么报告“XXX细菌105CFU/ml,同时报告药敏结果。5.3.2如无细菌生长, 那么报告“无细菌生长。5.4 考前须知 无菌留取中段尿,在用抗生素前留标本,标本及时送检。细菌室收到标本1小时内处置完毕。授权人质量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操作人员姓名郭新荣曹照明曹照明王朔、陈相日期血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4051.目的:标准操作、提高血培养阳性率。2.SOP-405变动程序:由操作者提出,并经

13、科主任审核。3.范围:血液、胸腹水、脑脊液等液性标本细菌培养。4.溯源: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5.标准程序样品采集与处理 采集方法详见SOP-401中的“样品采集与处理。 BD9120是一种全自动微生物培养和监测系统,可检测120瓶培养标本。每一培养瓶底部都有特殊的感应器,当培养瓶内有微生物生长时,其释出的CO2可渗透至感应器,激发荧光。通过仪器检测器进行检测。细菌生长后培养、鉴定同一般培养、鉴定,厌氧菌培养、鉴定。检验流程5.2.1.1无菌采集血液等标本,无菌状态下按规定量注入培养瓶中,立即放入仪器内培养五天。5.2.1.2如仪器阳性报警,那么按仪器操作要求取出阳性培养瓶。5.2.1.3用无菌注射器无菌手续抽取0.5毫升阳性瓶中液体,各放一滴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或科玛嘉平板按培养要求,平板无菌划线于5%CO235或厌氧环境中18-24小时培养。再放一滴在玻片上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5.2.1.4如镜检发现细菌,那么立即通知床位医生。如未发现细菌,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