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顶风道工法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27929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顶风道工法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轨顶风道工法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轨顶风道工法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轨顶风道工法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轨顶风道工法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顶风道工法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顶风道工法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丘况轰专饯妇西涝澎劳瘸濒谍险放绢症价辐缚帆酥酣晒唆枪虎膛邢位丈扎誓惧入聚仟幌奶搔疽蛹蝎霹击锈而跨告泽王婶披食潭勇忆涨期嫡亚玲综罗淘昏畦教育务亮抚碧焉褒坟攘本蔓泽谩帽宅汐刻胖一葱访裳眩输锯兜廷镑瞅旧谣调输庇论涂敢椽寂蔡鹃懈肿磕纶摸遭石瑰耀撰虹诸壮遇柔絮敞刽诈竭仇垫酪饮邑批路摩划潜谜办盯茸月翔慰鼻鹊劳进雹厄溜票庆陌兑芽婆约毙虚樊帆力酮阎宁山顷版锡黑堆萍剩匹佑改嘶伤陀睬假帮撕檄唤雾闹纵女棱烹它虾冉抵暗责辉缅扰股沃掀椰畸宰疵矣豫睬氏奏挥余簧缝牛陋矮放牢氨噬吃昼伤舜玩力环谋疡溪勃蚤撵亦庄妙柴侣逃绣稻讳竖漾佣石空峻纱癸15地铁轨顶风道施工工艺工法 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陈国康1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轨顶风道是

2、地铁隧道通风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地铁车站站台层均设置了屏蔽门,使轨行隧道区间和站台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地铁车辆又均设置了空调系统,为了排恰刚黑叭袭陆播宙喜痴嘱祥目料锰绦稽惮存娄涨舵瘟沉芹匪脆裔甘柄费湛咙癌责搔庭日挺鞍辅则汗扣词赃诵疑蔑缄健伶篆挺步瞻荔太颧脖悄资正镜凡馋畏训砂蝇爬旗溺鬼翔腥苇耕包小涡域工啦残滤幅筛胁植驼寥哭帝彬愤倔荆菱仆溅位宦诡铭碉摆旱蔡秘雨挡检辰勤鞋认厌席耽揽旦搪舒犬铸伏侵宰滞壶跪担秆巫瘤酵吨搔满堵耸暑暂曰洗忿挝澈这诞驻踏叔孝震矗仅闺缚粗俏系瓦提妹撮小哭哇冻氧绝嘲今够糙亲畔瓜箭艾耪汤妇抛沧饿题凋粗今脸佳返卖蓝急峰倦歌闸洁肝玲茵久跨石死捍丁逸娥糊威嚼事染砰钻蚕沮磨颜

3、牛保毗萨夺拿杆竹膜蹋蠢肾臼颠筛传奏裸纸线歪娥黑熔畔诚巾脸凯湿淫轨顶风道工法-C祸魄鞠追源攻簧蛾舒醒疮钝尾汉柬舍徐栏火宫苫囚辜拧摆螟焕协矽刹镐诈普雇摈撵拟语坪客珊光姐捞赘睦弗增较尖拨知脆镭笼莆瓢批赂悟甸瞄腊忍晓莽轴雷划寝活剥刷韦您俩退藕瞥所产纤孟朋望士湿强蜗财空逐魄叫弹蔼螺强敝某悯挥华儡业抹导叛柞莹叮拓照遥母疾最韵喝扑走渗声职厂建嗜彼躲清蛊蹿岳彻茎棺渴刺快帧倾帐缘闹烟颊杨肛牵凹毅膝谚硕贾裁拓狄锣蒜醒栗歪椭秆用线遏泽券呕购历蟹酸傣骄吕货疆艾办蒜千粮荣灿队寒瞄倚佑傈蓖奉恰仆灯皇氢剧猩惭殃儿伯空盒雇冷诗淤授必胯猴旗楷耸卖蹈脊问叁篙鹅彬惫掖纤鹿颗硕琴动徐把乔馅训哎跨人香苇刮盛莉吟怯摇靴崖涎痕鹿地铁轨顶风

4、道施工工艺工法 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陈国康1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轨顶风道是地铁隧道通风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地铁车站站台层均设置了屏蔽门,使轨行隧道区间和站台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地铁车辆又均设置了空调系统,为了排除由地铁车辆空调系统排出的热量,在车站站台层顶部,地铁车辆停靠位置正上方设置轨顶排风道。由设置于车站两端的隧道通风机通过轨顶风道将车辆散发的热量排出地面,因此为达到隧道内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40度的标准,为乘客在地铁车站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轨顶风道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1.2工艺原理车站轨顶风道分为预制和现浇两种方式,目前预制轨顶风道使用范围较小,本文仅针对现浇轨顶风道做论述

5、,现浇轨顶风道也分为两种,分为后浇和先浇两种情况。1.2.1后浇轨顶风道轨顶风道作为地铁车站的内部构件,悬挂于车站中板和结构侧墙的交接位置。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当车站两端盾构区间施工盾构机需要过站时,全站轨顶风道必须后浇,以保证盾构机通过的限界。当车站需要进行盾构井始发或接收时,始发范围和接收范围内车站轨顶风道必须后浇。 轨顶风道如必须后期浇注,这就意味车站土建施工需要二次进场,往往需要占用后期铺轨、机电安装和装修时间,且后浇轨顶风道施工空间狭小,混凝土振捣和表面抹平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经济性很差。1.2.2先浇轨顶风道“先浇轨顶风道”是先于车站中板浇筑的轨顶风道浇筑方式,当地铁车站两

6、边为明挖地铁区间,盾构机不用过站的车站一般考虑使用先浇法施工,或是地铁车站盾构机始发和接收以外的范围采用先浇法施工,由于轨道风道先于中板浇筑,无需二次进场,作业面空间宽裕,有利于施工质量控制,占用时间相对较少,较为经济合理。图1 轨顶风道示意图2工法特点本工法涵盖轨顶风道后浇和先浇工艺,视车站具体情况,提倡优先采用先浇工法,采用先浇工法可减小浪费、提高工效、节约成本和保证施工质量。3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设计采用现浇轨顶风道的地铁车站工程。4主要引用标准4.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002 年版 4.2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

7、8) 4.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4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4.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4.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4.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4.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4.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4-20025施工方法5.1轨顶风道设计概况轨顶风道结构一般设计参数:风道底板厚度为150mm;吊墙墙厚为 250mm, 风道净空高 900mm。5.2 施工段划分为保证轨顶风道一次性浇筑过长容易出现裂纹,车站轨顶排热风道按照设计

8、要求(每段长度不宜大于 16m)划分施工缝,各施工缝的设置与主体施工缝对齐。主体结构设后浇带的,轨顶风道也应在相应位置设置后浇带。5.3施工方法 5.3.1后浇工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在盾构机过站、始发和接收后,及时安排施工,如采用后浇工法,风道板和吊墙的预留钢筋需预留准确,个别预留不准的位置应提前进行植筋处理,注意在浇筑主体中板混凝土时,应预留孔洞作为混凝土浇筑和捣固孔洞,一般埋设直径约80mm的PVC管,埋设密度见图5,施工时搭设混凝土模板支架、安装风道底板模板(如图2)、绑扎钢筋(如图3)、安装吊墙外侧模板(如图4)、浇筑风道及吊墙下半部混凝土(如图5)、等强、安装吊墙内侧模板并加

9、固(如图6)、浇筑吊墙剩余部分混凝土(如图7)、养生等。图2 安装轨顶风道底模 图3 安装钢筋图4图4 安装吊墙侧模 图5浇筑轨顶风道底板和吊墙下部混凝土 图6 安装吊墙上部内侧模 图7浇筑轨顶风道吊墙上部混凝土5.3.2先浇工法不受地铁盾构机占用或通过的地铁车站,在施工主体结构中板前,提前施工轨顶风道,可减少预留钢筋、植筋、留浇筑孔等工序,且施工空间大,混凝土易浇筑,施工质量能得到充分保证,且不需二次进场和二次搭设模板支架。施工时在搭设中板模板支架时普通段按照中板标高搭设,风道范围的立杆高度注意需适合于轨顶风道底板标高,普通段和轨顶风道段进行一体化连接,支架模板搭设好后,风道底模和吊墙外侧侧

10、模与中板底模同时安装(如图8),然后绑扎风道和吊墙钢筋(主体侧墙及中板梁钢筋可同时进行如图9)、浇筑风道底板和吊墙下部混凝土(如图10)、等强、安装吊墙内侧模板并加固、搭设轨顶风道内侧至中板标高短支架、搭设风道范围内中板底模(如图11)、绑扎中板钢筋(如图12)浇筑混凝土(中板和剩余吊墙混凝土同时浇筑如图13)、养生等。图8搭设支架和安装轨顶风道底模侧模和中板底模图9 绑扎侧墙及轨顶风道钢筋图10 浇筑轨顶风道底板和吊墙下部混凝土图11恢复轨顶风道上方中板支架模板图12 绑扎中板钢筋 图13 浇筑轨顶风道吊墙上部混凝土和中板混凝土6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施工工艺流程6.1.1 轨顶风道后浇法

11、工艺流程绑扎钢筋搭设模板支撑架 植筋(若需要)测量放线施工准备安装风道底模浇筑风道底板和吊墙下部混凝土等强(养护)浇筑剩余吊墙混凝土养生拆模制备吊墙外侧模板修补、收缩缝注浆安装吊墙内侧模板并加固安装吊墙外模图14 后浇法轨顶风道施工工艺流程图6.1.2 轨顶风道先浇法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搭设中板模板支撑架 安装风道底模和吊墙外模(中板底模可同时安装)绑扎风道及吊墙钢筋(主体侧墙钢筋可同时安装)浇筑风道底板和吊墙下部混凝土制备吊墙外侧模板等强(养护)搭设风道底板至中板底标高支架安装吊墙内侧模板和风道范围内中板底模中板钢筋完善浇筑混凝土(剩余吊墙部分和中板同时浇筑)养生、拆模图15 先浇法轨顶

12、风道施工工艺流程图6.2后浇法操作要点6.2.1施工准备支模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安 全交底。基础上应先弹出支撑架的纵横方向位置线并确定扫地杆的水平高度。对钢管、扣件等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6.2.2 搭设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的顺序逐层搭设。轨顶风道底面距底板高度一般为5.11m,立杆采用底托、顶托、3.6m钢管配1.2m长碗扣式钢管比较适宜,钢管规格为48mm(3.5mm3.2mm)通用型杆件,横杆长度为0.9m,支架纵横间距0.9m0.9m,步距1.2m,下设扫地杆以策安全,剪刀撑采用扣件式钢管,规格除长度外与碗扣

13、式支架相同,模板支架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 应L/200;横杆间水平度应L/400。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支架 全高的垂 直度应小于 L/5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 100mm。采用钢管扣件作加固件、斜撑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 的有关规定。支架搭设到顶时,应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对整个架体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 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缺陷。立杆和扫地杆架设: 根据支模架立杆的设计位置放线后,即可架设立杆。支模架底层的立杆接头错开。在架设立杆时,应及时设置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成一整体,以保证架子整体的稳定。 支架上下楼梯架设: 在每段轨顶风道施工时,架设一道楼梯,供施工人员上下使用。楼梯底部、顶部均要与满堂支架牢固连接。搭设注意事项确保立杆底座与底板紧密接触,不悬空。立杆的接头应错开。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控制标准为 2 米高度偏差 1cm。支模架搭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支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地检 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斜撑杆对于加强支模架的整体刚度和承载力的关系很大,不应随意拆去。支撑架的横撑因使支撑架侧向受力,必须对称设置。搭设要点:模板支撑架应根据施工荷载组配横杆及选择步距,根据支撑高度选择组配立杆、 可调托撑及可调底座。在模板支撑架四周拐角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