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领域几个概念的界定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276589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领域几个概念的界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领域几个概念的界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领域几个概念的界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领域几个概念的界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领域几个概念的界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领域几个概念的界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领域几个概念的界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领域几个概念的界定2012年09月18日09:27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期作者:李晓 军张宏岩字号冬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05【内容提要】基于对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争论,管理、管理学、 管理学者、管理专家、管理研究五个概念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点,差异性 体现在概念表达的重点不一样,共性主要体现在对管理效率的追求。分析结果表 明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特征并不明显,关键的争论点在于管理学没有比较 令人信服的研究方法论,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缺乏基础的理论支撑。【关键词】管理概念界定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双重属性,对管理学科而言,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界限到底存在

2、于何 处却从来没有人清楚界定。黄速建等认为两个问题影响管理学科的地位,一是管理理论和原则具有模糊 性,缺乏对管理实践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二是管理学缺乏统一的研究方法、范式和有效的管理知识积累模 式”。这两个问题反映出管理学作为科学的尴尬。其一,在管理理论和原则方面,既有自然科学的理论应 用,也有人文科学的理论应用,哪一方面重要不是理论的重要而是研究者倾向性的问题。其二,在研究方 法上,孔茨总结出的管理理论丛林”更令人们对管理学的研究无所适从,因为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其他 学科寻找足迹,使管理学作为科学的命题有些牵强,比如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其三,在学院派中兴起的 管理学案例的积累,使研究者坚信管理

3、学是社会科学,而且是靠近人文学科的社会科学。在国内管理学研究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国内最早将管理学科归入自然科学的行列,现在又倾向于 在社会科学领域探寻管理学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管理学科的属性应该从这三个问题进行辨析:什么是 管理、管理者如何进行管理、管理的效果如何进行评估。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者逻辑及层次的关 系,如果认识的有偏差,就会影响对管理的准确把握。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必须理清五个概念,即管理、 管理研究、管理学、管理学者、管理专家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异同性。一、五个概念的界定1. 什么是管理关于管理的定义国内外有诸多的解释,从泰勒关于管理学的定义,到今天对管理内涵的不同诠释,使

4、人们愈加对管理的概念迷茫。表1是较为典型的管理的不同定义,可以将他们的定义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强调管理的过程甚于结果, 这类人物有泰勒、法约尔、罗宾斯、周三多,他们侧重于管理中过程的重要性,试图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 过程”。第二类强调结果甚于过程,这类人物有德鲁克、唐纳德,他们认为管理首先的目的是实现结果, 具体到其所用的方法到底是否符合管理科学,并不见得重要。基于泰勒等人的不同理论,在这里笔者认为管理本质上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因此对管理的定义的理 解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将管理定义为两方面:管理是一个过程,包含着某种大家认可的行为,比如计划、 组织、领导和控制四项职能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人们通过某

5、种行为追寻一种满意的结果,这种行为的方 式多种多样,核心是资源的配置。* 1几种典型的对“管理时的不同定义岸考人物 i泰勒峋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井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2法约尔管理姑所右的人类组织(不论总家庭、企毗或政府)郁有的一神活动.这 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押协调和控侗,管理就崖实行计地、蛆机、指挥、协和控:&L3哈酣德孔茨竹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 目标。4小唐螂斯船利瞥理就是由-个或更多的人来博测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 所不俄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5彼得德饵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状验证不在

6、于逻辑 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6盟宾斯瞥理这一术诲姑指和其他人一起并通过其他人来有效地完成工作的 过程孑周三多价理是折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其各项职施活动, 合理分段,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 管理研究管理研究是探寻管理自身的性质以及蕴含的规律性东西。管理研究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是管理研究的 方法,与孔茨总结的管理理论丛林”有关;第二是管理研究的对象。在管理研究方法方面,研究者依旧没有走出管理理论丛林”。管理研究的基础方法论包括经典物理 学、数学、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这七个方面反映着管理学研究的七个范式。 泰勒、法约尔、韦伯、梅奥等都是经典物理学学

7、科范式的应用者,其逻辑就是整体的可分解性,分解的元 素叠加又形成整体。数学学科范式以运筹学作为基本手段,使管理学愈加精确,和经济学研究中的规范性 研究基本一致,迄今为止,运筹学的许多模型在管理中广泛应用。心理学科学范式,泰勒、梅奥、吉尔布 雷斯夫妇、西蒙都从该范式获得收益;同时,行为科学学派的诞生与此范式有直接的关系。经济学科范式 是对管理学帮助最大的研究方法,因此也有人将经济学看作管理学的基础,国内学者成思危甚至认为管理 科学的三个基础学科是数学、经济学、行为科学。我们认为,经济学对管理学科的帮助不在于其研究的内 容,而在于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这对管理学科的发展应该是最大的启迪。历史学科范式反

8、映在管理学科研 究中是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有德鲁克和戴尔,专注于从管理实践中(过去的管理经验)寻找管理理论。 社会学学科范式的调查方法、社会实验方法和社会统计方法对管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管理学 研究中应用较多。系统科学学科范式从贝塔朗菲创立系统论后很快被用到管理学中,系统科学在国内已经 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从宏观角度即从管理的定义来看,管理研究”通常追逐三个问题:第一,管理过程有没有普遍适用 的规律性东西,这是管理研究内容的重点,现在我们认为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就是第 一个问题总结出的。第二个问题是目标的满意程度如何衡量,其实是涉及到决策的问题,结果与心理预期 是否一

9、致。第三个问题是过程与目标的搭配问题,即管理者努力探寻的普遍适用的东西是否与管理者的目 标一致。从宏观方面脱不出这三个问题,因此,所有的管理学著作的模式基本由这三个问题决定。第一个 问题确定了著作的逻辑架构,即作者认可的管理模式,第二个问题是在管理中决策贯穿始终,从计划一直 到控制都是这样,第三个问题衍生出现在的案例教学,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更反映出结果导向的原则,即德 鲁克提倡的管理。从微观角度来看管理研究”,其涉及的对象就极为广泛,产生了许多分支,这些分支其实就是管理 学的分支。例如质量管理研究、行政管理研究,财务管理研究等等。目前在国内,管理研究”就主要集 中在微观研究领域,研究者一般都是根

10、据自己擅长或者喜欢的领域展开。国内对从宏观角度研究管理并不 热心,这也许正是国内管理研究落后于国外的直接原因。3. 管理学前面我们讨论了什么是管理。笔者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不是一种理论,而管理学是理论,并且具有 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管理学是我国十二大学科门类之一,下设五个一级学科,这是根据其学科结构分析的。现在公认的是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 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 等要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是追逐一个过程或者寻求一个满意的结果;与管理不同的是,管

11、理学作 为一个学科门类,具有相当广泛的知识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流派,如古典学派、行为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 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这些流派的理论基调不一样,但都有同一个目 的,就是改善组织的管理,也就是研究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根据不同人的综合,笔者认为管理学”是一个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性的一门学科,是在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点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运筹学等), 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哲学

12、、法学),技术科学(计算机 科学,工业技术等),新兴科学(系统论、信息科学、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领导学、 决策科学、未来学、预测学、创造学、战略学、科学学等。4. 管理学者笔者认为,管理学者是指那些研究管理学理论,并在管理学领域取得一定建树的人。管理学者以研究 管理理论,并尽力用自己的理论去影响实践而非指导实践。前面我们提到的孔茨、德鲁克、罗宾斯、周三 多等都是管理学者。管理学者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关注管理学理论的前沿并且坚信每种理论的正确性, 同时通过自己的著作来说明并极力验证自己的观点。因此上可以将管理学者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讲究纯理 论的研究,痴迷于对新理论、前沿理论的

13、热衷;另一类是喜欢研究管理的实用价值。第一类管理学者如孔 茨等,其著作基本体现为对经典理论的阐述,对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开拓;第二类表现为当前比较热门的管 理案例研究,有实证分析的成分在其中,其更多的表现为对管理理论价值的验证,并试图总结出更好的管 理模式。管理学者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从理论到理论的探索,目前这种趋势有所改变,许多管理学者开始从管理 实践中寻找问题。5.管理专家管理专家应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研究型专家,有丰富的理论,在管理学研究领域取得相当的成就。 另一种类型是实践型专家,在管理实践领域取得较大的成就并为人们所认可。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管 理专家指的是实践型专家。管理学者和管理专家所

14、关注的重点不同,因此其著作的重点也不同。本文章对 管理专家的分析也是侧重于其实践性的一面。与管理学者不同的是,管理专家重要的是管理的实践而非管理理论的研究,因此,管理专家更多的表 现为管理的实践者而非管理理论的鼓吹者。当然,管理专家并不是不懂理论或者不关注理论,管理专家只 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抽象出理论,管理专家和管理学者另一个重要的不同是:管理专家通常不用管理研究的 方法论去研究管理问题。一般认为管理专家的特点体现在其由实践抽象出理论,然后进一步实践的特征。这一点与管理学者有 显然的区别。管理学者更强调其理论性方面的优势,管理专家更强调其实践性方面的优势。管理实践总结f经验r管理理论理抡一 F广

15、F管理实践图1管理专家的实践轨迹二、五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文章的前面,基本上清楚的辨析了这五个概念。同样必须清楚的是,这五个概念虽然具有不同的内 涵,彼此之间却有着相互的关系,互相影响着概念内容的变化。因为管理学这一学科诞生的时间并不是很 长,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对效率和效果的要求,因此管理便应运而生。可以说,对管 理的探索是长期的,经历千年历史,到近代逐渐有了管理的理论体系,管理学便因此为人们接受。在此基 础上,一些人就开始利用管理学理论进行管理实践,同时也有一些人专门专注于管理理论的研究,不断修 正管理理论体系,这些人既有管理学者,也有管理专家,他们之间的关系见图2。生产实践管理生产管理图2五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图2的逻辑关系分析,至少有几个关系我们能够明白:第一,管理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引导人类从实践到进行管理研究的指南是追 求效率”,这一结果符合自然科学的特征,因此在管理研究过程中赋予管理学自然科学的特征,社会科学 尤其是人文学科并不具备这一特征,这是管理学者倾向将管理认为是一门科学”的基本出发点。第二,管理研究必然产生管理论体系,即管理作为一门学问在管理研究过程中逐渐具备雏形,然后人 类用业已成熟的管理理论去指导实践。由于管理学者和管理专家对待管理问题的不同侧重,这里面构成两 个闭循环,即管理学者(或管理专家)利用实践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