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6课团扇》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27000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6课团扇》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6课团扇》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6课团扇》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6课团扇》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6课团扇》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6课团扇》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6课团扇》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6课团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精华的团扇为学习内容,进行欣赏、评述、设计等活动。 教材主图是清朝画家任熊的传世杰作瑶宫秋扇图,是对扇文化书画艺术的印证。此图工笔写一仕女手执鹦鹉纨扇(即团扇),姿容秀丽,衣纹线条刚劲、飘洒,时出方折之笔,笔致细腻,设色浓丽,有更多的世俗趣味。人物描写着重刻画动态,造型略带夸张。图中的纨扇扇面描绘了一景树梢上,鸟儿鸣,扇中的诗情画意犹如一股清泉流入观者的心田。 教材呈现了扇面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题材的团扇欣赏。 杂技戏孩图中杂技艺人正施展绝技,口中唱词,手中击节敲鼓,两个小儿不觉被深深吸引住。人物情态刻画得真实自

2、然,表现出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游刃有余的艺术表现力。作者是南宋画家苏汉臣(10941172),汴梁(今河南省开封)人。 杨柳乳雀图是宋代的作品,作者不详。南宋的马远(1140一1225),钱塘(今杭州)人。他画山水,水墨苍劲,风格独特。他的柳岸远山图颇具代表性。书画团扇一面画山水一面写行书,书画俱精。作者王同愈(18561941),晚清民国年间著名学者、藏书家、书画家、文博鉴赏家。现代国画大师潘天寿的作品有所思图,兰花的形精简而意远,图中大面积的留白,更好地衬托了画面的主题,使得构图清新而独特。他的另一作品墨石水仙,画面中水仙用笔利落秀逸,叶片穿插,参差有致,色调淡雅、清秀,而石的墨韵浓、重

3、、焦、淡,互相渗叠,更衬托出水仙素洁、优雅的风姿。 教材安排的小训练,强调画扇面时一定要考虑扇形,教材通过呈现两把物象相同,大小、布局安排不一的团扇,提出问题:哪个扇面更美?为什么?让学生通过对比欣赏了解到根据扇形合理安排画面,能使之更美。 二、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思路 欣赏团扇,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扇文化,领略扇面画的艺术魅力,从作品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价。设计并剪出团扇的形状,结合适合纹样图案的基本格式安排扇面,并运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 教学可采用

4、以下程序:吟诗赏画说扇知扇赏扇评扇剪扇画扇评价延伸。 教学一开始,课件播放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同时可以参照教材的前导语配上解说词,营造情境,在古文化的氛围中进入教学活动。说扇知扇环节可以让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团扇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说说对团扇的认识,同时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师生共同学习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接下来进入对教材中团扇作品的欣赏,可以先由教师提出赏析要点,如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分组,每组重点讨论一件作品,最后师生一起交流评析结果。赏扇评扇环节应注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剪扇画扇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合理安排画面

5、,装饰扇面的方法则描绘、剪贴均可。作品完成后,布置一个展示台,可以提示学生用白色或黑色的皮纹纸折成一个支架,把团扇作品摆放在支架前进行展示,采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学延伸可让学生在课内欣赏部分折扇及其扇面画,课后鼓励学生用教材提供的特殊材料和方法尝试做一把团扇。 四、教学选择 1有计算机房的学校,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安排2课时的学习活动。第一课时:赏扇。第二课时:做扇。 2在扇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杭州、苏州等地,可以利用地方资源,结合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扇业公司。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做扇的材料:(1)皮纹纸、卡纸等。(2)废旧毛笔杆、铁丝、较薄的白布等。(3)扇面为空白的成扇(个别艺

6、术商店有售,不过价格比较贵)。 五、教学建议 1吟诗赏画环节,教师所用的课件质量要高,画面、音效应考究,让精选的画面配上高雅、轻快的古典音乐和清脆的童声,创设出优美的情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古老扇文化的魅力。 2教师应了解一些扇的故事、传说、轶闻趣事,如苏东坡画扇结案、玉孩儿扇坠奇遇记、题扇桥等,把它们穿插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目 第 6 课团扇 年级 5 年级下册 执教 王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设置情境,感 受中华民族古 老的扇文化 1 教师演示课件。 2 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 3 教师板书课题。 多媒体:古诗、古画欣赏。 板书。 讨论交

7、流,了 解团扇的制作 工艺及特点 1 提出活动要求: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 2 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 3 继续演示课件,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多媒体: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 1 继续演示课件,提出活动要求: (1) 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 (2) 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3 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 4 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多媒体:活动要求。 教材。 制作团扇,根 据扇面的形状 合

8、理安排画面 1 指导学生剪出团扇的形状。 2 观察教材小训练中的两个扇面,说说哪个扇面更美 ? 为什么 ? 3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4 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教材。 背景音乐。 教学评价与延伸 1 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 自评、互评。 3 多媒体欣赏折扇的扇面画。 多媒体:齐白石扇面画欣赏。 附送:2019-2020年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8课大地飞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在交通高速发展的今天,旧的交通网络已无法承载车流的重负,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在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中的交通繁忙地段建造立交桥,分流南来

9、北往的车流,让长蛇阵从此不见,红绿灯偃旗息鼓,人流、汽车流、自行车流自成体系,互不干扰。城市立交桥按跨越形式分为: 一、跨线桥。在既有线路之上跨越。跨线桥又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前者只保证上下层线路的车辆各自独立通行;后者能使上下层线路的车辆相互通行,在平面和立面上修建复杂的迂回匝道。 二、地道桥。穿越既有线路,由桥洞、引道和附属结构组成。 本课教材中呈现的立交桥图片和作品均为互通式跨线桥,其占地面积大,造型独特,气势磅礴,其中渗透有很强烈的设计和城市规划意识。教材提供了两张立交桥的图片,一张为夜景,立交桥在灯火的辉映下显得格外璀璨,宛若长袖善舞,分外妖娆。另一张为日景,阳光下的立交桥显露出它理

10、性的一面,它有条不紊地分流东西南北往来的车辆,如清晰的思绪流动。 教材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提供了相关的参考图片。如教材中呈现了六位学生在立交桥模型前用模型汽车和行人穿越立交桥的场景照片,启发学生在选择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完成立交桥模型作品后,可用橡胶泥、小树枝、汽车模型等装饰、美化立交桥,在合作中强调统一(设计方案、装饰整理)和分工(各部分的制作)。 教材为了强调立交桥的设计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还为学生安排了一个尝试练习:用简洁流畅的线条画一画立交桥的样式,即对立交桥进行初步的设计,理顺制作思路。 二、教学目标 欣赏立交桥的艺术美,感受立交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运用裁、剪、切、粘贴等手法,将纸材加工

11、为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参与改造生活的热情,播下建设美丽家乡的理想种子。 三、教学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教学上要将基本设计理念浅显地贯彻于学习制作当中。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教师可考虑:欣赏感受(赏桥)观察分析、方法指导(分析桥)讨论交流(设计桥)自主表现(制作桥)展示评价(评析桥)。 首先让学生通过CAI课件欣赏立交桥,在对立交桥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重点介绍一座立交桥,从立交桥的造型、结构、功能等方面与学生一起分析立交桥的设计、制作要点。采用画简图的形式,为本地交通繁忙地段尝试设计一座造型美观、样式独特的立交桥。 在制作

12、环节,可提供给学生全开或半开卡纸进行制作。在裁切、粘合立交桥的桥面后,运用桥墩的高矮拉开立交桥的空间关系,必要时提供学生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并强调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制作完成后,大家一起欣赏评述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评价标准侧重于立交桥的造型和功能之上。还可以设计一个招标的现场会,由每个组派代表讲述各座立交桥的特点,大家可以对每一座立交桥进行提问和评价。 四、教学选择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程度考虑课时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本课可作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欣赏设计为主,教学步骤可考虑为:立交桥欣赏立交桥分析了解本地交通现状提供设计指导设计立交桥。第二课时以加工制作为主,教学步骤可考虑为:确立、完善

13、方案方法指导制作立交桥作品评析。 教师也可以此课为契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围绕“为家乡设计、制作一座立交桥”这一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等前期活动,自行搜集资料,组织学习,整理信息。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以达到全面提高他们的研究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目的。这样,由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氛围。 五、教学建议 1本课作业的完成有一定难度。为了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开展合作学习,但一定要分工明确。 2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领会

14、立交桥的线形结构,教师可选用粗而较宽的绳线进行模拟示范,让学生感受绳线经过扭、卷等处理后的空间变化和绳线两端方向的改变。 3桥墩的制作可由学生自制,也可以借用现成的材料,如:牙膏纸盒等课目 第 8 课大地飞虹 ( 第 l 课时 ) 年级 5 年级下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立交桥欣赏 1 欣赏桥:水面有桥,沟通隔水两岸;陆地有桥,连接四面八方的立交桥,方便了往来,繁荣了经济,也可沟通心灵。 2 揭示课题:立交桥。 CAI 呈现古今有名的桥梁。 立交桥分析 1 提问: (1) 你能想像一下,在城市中建造一座立交桥需要什么条件吗 ? (2) 你还能想像一下,真正建造一座立交桥需要做些

15、什么吗 ? 2 图片欣赏:立交桥的种类:一、跨线桥;二、地道桥。 3 欣赏跨线桥,提问:你能将这座跨线桥用绳线表现出来吗 ? CAI 呈现视频展示台 了解本地交通现状提供设计指导 1 我市某地交通拥挤,是交通事故高发地段 2 你们能为此地设计一架立交桥,舒缓其交通压力吗 ? 1 你们能尝试先用手中的绳线来设计吗 ? 2 教师巡视指导。 CAI 呈现 音乐 设计立交桥 提出要求:将用绳线设计的立交桥雏形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音乐 课目 第 8 课大地飞虹 ( 第 2 课时 ) 年级 5 年级下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确立、完善 方案 、 欣赏上节课优秀作业,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小组成员、设计方案。 方法指导 教师模拟桥梁设计师的身份,示范、讲解制作立交桥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 根据方案,各自分工完成桥面、桥墩、附属设施等的制作。 (2) 根据方案。齐心将各部分粘贴合成。 (3) 根据方案和实际情况,对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