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活动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268765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美术活动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美术活动: 美丽的格子布活动目标:1练习画横线和竖线,锻炼手腕的灵活性;2学习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画;3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活动准备:1油画棒、白纸2娃娃衣服、裤子、裙子、背心、帽子、围巾等若干。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今天,老师穿了一件什么衣服?”“格子在哪里?请你用手来指一指。”“我们互相看一看,找一找,还有谁也穿了格子衣服?”2引导幼儿用手比划横线和竖线。二、探索横线和竖线的画法1师:“这些格子衣服,都是用格子布做成的。我们就来画一画格子布,好吗?”2幼儿在白纸上练习画横线和竖线。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三、交流画格子的经验1请幼儿互相欣赏,互相介绍,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颜色的格子布。2

2、将幼儿画的格子布展示在黑板上。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4教师小结:小朋友画了各种颜色的格子布,有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橘黄色的等等我们先从左到右画横线,再从上到下画竖线。如果画得稀,格子就大,如果画得密,格子就小。四、装饰格子服装1设置情境:今天,喜羊羊过生日,我们送给她一些格子服装,好吗?2示范并交代要求:等一会儿,我们选择一样服装。先在上面画横线,再在上面画竖线,画好一支笔,可以再换另外一支笔,这样就可以画成美丽的格子服装。3幼儿自由选择服装,进行画格子装饰。4提醒幼儿将格子画得疏密有致。五、展示作品请幼儿将格子服装送给喜羊羊,并展示出来。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欢乐的曲线活动目标

3、:1、通过玩彩带,感受曲线的变化无穷。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能力,3、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彩带、音乐磁带、绘画纸、笔、艺术体操vcd等。活动过程:1、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跳舞进入教室。2、提出请幼儿和彩带一起跳舞,激发幼儿兴趣。“小彩带漂亮嘛/”“你喜欢和什么颜色的彩带一起跳舞?”幼儿说出*颜色后,请她指一指那条彩带是*颜色的。3、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彩带,进行舞动。4、你的小彩带是怎么跳舞的?请个别幼儿表演示范。提问:这样跳像什么?(小蛇、山等0000)发散幼儿思维。请其他幼儿跟学舞动彩带的样子。5、欣赏艺术体操“

4、带”的表演。6、幼儿作画。我们把小彩带跳舞的样子画下来把!7、评画。你的小彩带在跳什么舞?(波浪舞、圆圈舞)8、结束。我们把彩带舞表演给小一班的小朋友看看好吗。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有趣的蝌蚪人 ,小班美术教案小蝌蚪目标:1、体验用原色或间色表现蝌蚪人的乐趣。2、大胆尝试使用棉棒、刷子等工具,知道用完后放在指定的地方。准备:物质准备:范例有趣的蝌蚪人(幼儿绘制)、图片蝌蚪人、故事有趣的蝌蚪人、刷子、棉棒、棉签、调好的颜料(红黄蓝或绿桔紫)、三夹板、绘画色纸、板纸(贴在床板上)、抹布。经验准备:幼儿对人体结构有初步的了解、欣赏过作品蝌蚪人。过程:一、 以故事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师:(表现开心状)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和它打招呼吧!出示蝌蚪图片,与幼儿互问好。教师讲述故事,边讲述故事边依次出示图片和范例。二、 与幼儿共同观察范例,了解表现的步骤。师:你喜欢这些蝌蚪人吗?它们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幼儿回答)在故事里,“蝌蚪人”是怎么变来的?教师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并从故事中了解表现蝌蚪人的步骤,教师激发幼儿已有的绘画经验(如圆、人体的基本结构等。)师:这些蝌蚪人在一起是怎样跳舞的?幼儿用动作模仿蝌蚪人的各种动态。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蝌蚪人的手和脚动一动,换不同的位置就做出不同的动作了。三、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有趣的蝌蚪人

6、?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变一变呢?教师与幼儿认识材料:棉棒木版画、刷子墙板画、棉签彩纸画。交代要求:(1)、变出的蝌蚪人要大,画好后帮助他找朋友,要找穿不同颜色衣服的朋友。也可以说一说自己找的是什么颜色的蝌蚪人。(2)、用过的棉棒、刷子等放在盒子旁边,不要把颜料弄脏。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表现出不同动态的蝌蚪人;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胆表现蝌蚪人;提醒幼儿遵守操作常规。四、展示幼儿作品,集体评价,结束活动。1、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请幼儿模仿画中的动作。2、教师针对使用操作材料和运用色彩方面进行评价。附:故事有趣的蝌蚪人有 一只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每天在小河里游来游

7、去。它很想到岸上去玩。有一位小仙女,用魔法棒一指,小蝌蚪尾巴没有了,变成了长长的身体,接着 又长出了两只小膀子,最后,长出了两条小腿。它动了动,呀!能走又能跑了!变成一个有趣的蝌蚪人了!它可真高兴啊!蝌蚪人向前走,看见了许多蝌蚪人,有穿 黄衣服的,有穿蓝衣服的,还有穿桔色衣服的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和小仙女做游戏真开心啊! 小班美术活动:小瓢虫活动目标1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来给小瓢虫画背上的黑点。 2.养成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3.有参加手指点画活动的愿望,体验手指点画活动的快乐。活动重点:学习在指定范围内点画。活动难点:掌握手指点画的作画方法活动准备:1.没有黑点的瓢虫图片每人一张。

8、2.黑色颜料,抹布。4.贴有范例的背景墙。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背景图,教师讲述:“瓢虫妈妈生了两个孩子,小朋友你觉得哪个最漂亮,为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身上有黑点的瓢虫漂亮。3.教师学没黑点的瓢虫说:“呜。我身上没有花纹,多难看呀!”4.启发幼儿提出帮助小瓢虫画花衣裳的好注意。“瓢虫宝宝伤心地哭了,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瓢虫呢?”(二)教师示范1.先用食指轻轻蘸黑颜料,看好位置点下去,点上以后就把食指拿起来,不来回蹭,以免弄脏画面,每蘸一次颜料都要把颜料点完了再蘸第二次。点完以后拿布把手指擦干净。2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请个别幼儿先尝试画曲线。(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教师发材料

9、,每位幼儿在一张瓢虫图片上进行点画。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看准位置,点在红色的甲壳上,避免蹭脏画面,每蘸一次颜料都要把颜料点完了再蘸第二次。(四)展示幼儿作品。1.教师:“小瓢虫穿上漂亮的衣服真高兴,咱们让小瓢虫飞到草丛中去玩吧。”2.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将点画完的小瓢虫粘贴到背景墙上去,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乐趣。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我可以在示范给小瓢虫穿花衣服时可以渗透一些知识,小瓢虫背上有7个点,所以我可以在示范给小瓢虫点画时可以一边点一边说“一个点,二个点,三个点,四个点7个点”,这样就既可以让幼儿们在作画时不会点的太多而是画面很脏,又可以让幼儿知道小

10、瓢虫背上只有7个点。在做画时,因为我的颜料调的太稀了,所以干起来比较慢,在幼儿把画贴到背景墙上时,小手一按,手上都是颜料了,所以我在课前应该考虑好,把颜料调的浓一点。擦手的抹布应该稍微湿一点,这样擦手更加干净 小班美术活动:泡泡-教学教案设计意图:最近发现许多小朋友在玩“吹泡泡”,且兴趣浓厚。借此,特设计了“吹泡泡”系列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游戏让幼儿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培养探索的兴趣。语言活动可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吹泡泡用具两个;幼儿人手一份蜡笔;一面贴有白纸的墙,磁带歌曲吹泡泡。活动过程:一、 玩泡泡1、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过泡泡吗?你们喜欢泡泡吗?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

11、泡泡跟小朋友做游戏,你们高兴吗?在玩的时候你们注意了,看看泡泡究竟是什么样的?(师吹泡泡,幼儿捉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感知泡泡是圆的、有大、有小,以及泡泡的颜色)2、 玩后提问。师:刚才你们发现泡泡是什么样的?(幼儿讲述)你发现的泡泡有哪些什么颜色?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泡泡?二、 做泡泡(用肢体语言表现泡泡)师:圆圆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有红颜色的、黄颜色的、绿颜色的。五颜六色的真漂亮。让我们用身体、用动作来做一个圆圆的泡泡,好吗?想一想,你怎么做一个圆圆的泡泡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圆圆的泡泡,引导幼儿讨论断开的泡泡回怎样?使幼儿理解封闭的圆。可用游戏“变变变”让幼儿变出不同的泡泡,从

12、中激发幼儿做泡泡的愿望,及时讨论断开的泡泡会怎样?)三、 画泡泡1、 师:圆圆的泡泡真可爱,你们想不想把圆圆的泡泡画下来呢?教师提出绘画要求:画泡泡的时候,要画好一个再画一个,泡泡可不能断开;把你看到的泡泡和想到的泡泡都画在纸上。(1)教师边示范画圆边念儿歌:画圆就像转圈圈,转出去,转回来,最后还要碰碰头。(2)教师和幼儿一起练习。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1)引导幼儿画大小不同的泡泡。泡泡有大有小,有单个的,有几个连在一起的。(2)鼓励幼儿用多种颜色大胆作画,尽量不要将颜色涂到圆圈外。 3、引导评价。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宝宝吹的泡泡,为什么。 小班美术教案:小鸡找妈妈 活动

13、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能沿着直线剪。2、引导幼儿学习四个角沿线往后折,能大胆操作。 3、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学具:每人一张操作材料和剪刀一把。 2、教具:做好的成品一件。 活动过程:1、 歌曲导入 师:大家听,谁在哭?(边演唱歌曲,边出示教具)池塘边,柳树下,有群迷路的鸡宝宝,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哭着喊妈妈。谁在哭? 师:鸡宝宝为什么要哭?幼1:他迷路了。幼2:他迷路了,哭着喊妈妈。 师:小朋友,我们帮他找妈妈吧! (幼儿听到哭声,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自然而然地想到谁在哭了?为什么哭?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老师的问题,兴趣点被提到了帮小鸡找妈妈上。)

14、2、找鸡妈妈(1)讨论寻找方法 师:怎么找呢? 幼1:我们电话给鸡妈妈。师:可是我们没有鸡妈妈的电话啊。我们问问鸡宝宝知不知道?他也不知道。我们可不能像鸡宝宝,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哦!幼2:找警察叔叔帮忙! 幼3:我们帮他找找。 幼4:小鸡自己回回家! 幼:大家的办法都很好。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鸡妈妈肯定没有走远,我们把鸡妈妈叫出来好吗?鸡妈妈(2)与幼儿边喊,边快速地折出鸡妈妈,引导幼儿学习四个角往后折的方法。 师:老师是怎么找到鸡妈妈的?幼1:老师是折出来的。 师:仔细想想是怎么折的?幼2:把角折起来了。 师:对了,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老师是把四个角沿线往后折。(3)出示操作材料,请幼儿比较:这两张纸有什么不一样?那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剪刀:对,我们一起来剪剪好吗? (老师的提问把幼儿带入了一个情景:小宝宝找不到妈妈了。大家齐心努力帮鸡宝宝找妈妈,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社会知识。幼儿的办法很多,想象很丰富。这也说明了,小班幼儿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生活经验。创设情景,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折、剪的技能时,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