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264743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练习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 (参考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心理现象分为:(C )A. 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B. 知情意和人格C.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D. 需要、动机与人格 2、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表现为:(D )情绪的掩饰性波动性与两极性冲动性与爆发性情绪的心境化A. B.C.D.3、社会认知的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具体包括:(C )A. 社会知觉、理性抽象、归因B.感性认识、理性抽象、综合归纳C.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归因D.感性认识、印象形成、综合归纳 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的。它起始于婴幼儿时期, 萌芽于童年期,形成于青春期

2、,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自我意识的内容包 括:( B)A. 本我、自我、超我B.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C.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D.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5、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人们就会产生满意、愉悦等内心体验;反之, 如果客观事物没有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就会产生不满、愤怒甚至憎恶等内心体验。 可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B ),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A.主观体验B.态度体验C.情感体验D.内心体验 6人类的基本情绪类型有四种,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C )A.喜、怒、哀、乐B.喜、恶、爱、恨C.喜、怒、哀、惧D.酸、甜、苦、辣 7、

3、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 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 B表示(A )A. 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B. 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 表示诱发性事件D. 以上都不对 8、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 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 A表示(C)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

4、、解释B. 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 表示诱发性事件D. 以上都不对9、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 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 C表示(B)A. 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B. 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 表示诱发性事件D. 以上都不对10、 人的情绪情感变化的外部变现模式叫(D)A.激情B.表征C.应激D.表情11、 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叫(C )A.性格B.气质C.人格D.气场

5、12、人们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相互间的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表 达的互动过程,是指(C )A.人际交往B.人际互动C.人际沟通D.人际关系13、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B )是中无处不在、时刻发生的社会现象 A.社会关系B.人际交往C.寻求归宿D.社会联系14、英国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平果,我有一个平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 有了两种思想。”可见,人际交往是(B )A.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B.是人们信息沟通的基本途径C.是人们

6、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D.是人们维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15、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认为,人际交往有赖于双方的满足、相互强化,人际关系 就是个体或团体彼此寻求满足的需要状态。它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哪个规律?(A)A.互惠定律B.互补定律C.相似性定律D.霍曼斯效应 16、人际关系的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 随着交往的频率、沟通不断深入, 双方的心理领域逐渐扩大,产生心理上的依恋和融合是,人际关系就进入了( B) 阶段。A.表面接触B.友谊建立C.亲密关系D.恋爱关系17、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 PAC理论,用来说明人 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当其说话风格为“你应该

7、,你必须, 你不能,,”时,呈现的是( A )心态。A. 父母心态B.成人心态C.儿童心态D.以上都不对18、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用来说明人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当其说话风格为“我的想法是,你考虑考虑,,”时,呈现的是( B )心态。A.父母心态B.成人心态C.儿童心态 D.以上都不对19、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 PAC理论,用来说明人 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当其说话风格为“我猜想,我不知道,我不管,,”时,呈现的是( C )心态。A.父母心态B.成人心态C.儿童心态D.以上都不对20、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

8、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心理特点是(D)A.现实与虚拟结合B.情感与功利并存C.求同与求异兼有D.渴望与困惑交织21、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对象特点是(C)A.现实与虚拟结合B.情感与功利并存C.求同与求异兼有D.渴望与困惑交织22、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方式特点是(A)A.现实与虚拟结合B.情感与功利并存C.求同与求异兼有D.渴望与困惑交织23、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动机特点是(B )A.现实与虚拟结合B.情感与功利并存C.求同与求异兼有D.渴望与困惑交织24、大学生的人际

9、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 维度来探讨,交往认知方面的问题是(B )A.不端正B.非理性C.趋弱化D.欠主动25、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情感方面的问题是(C)。A.不端正B.非理性C.趋弱化D.欠主动26、心理危机发生时,个体常常有无能为力、失控感,因此在应对行为上常常失常 甚至会发生极端行为,心理危机干预必须确立(D )基本原则A.理论联系实际B.尽早有效参与C.专业干预原则D.生命高于一切 27、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 维度来探讨,交往态度方面的问题是(

10、A )0A.不端正B.非理性C.趋弱化 D.欠主动28、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行为方面的问题是(D)A.不端正B.非理性C.趋弱化D.欠主动29、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是众多爱情理论中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爱情三 角形理论认为从时间维度来看,在爱情初期,(C )因素会发挥很大的作用。A.依恋 B.亲密C.激情D.承诺30、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密感不断地增加,心与心 的交流不断地发展和深入,到爱情后期,(D )因素让关系进入稳定的状态。A.依恋 B.亲密C.激情D.承诺31、大学生心理危机比较多样。其中当出

11、现罕见或超常的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 控制出现的危机,属于(A )危机A.境遇性B.病理性C.发展性D.存在性32、( D )危机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 冲突和焦虑。A.发展性B.病理性C.境遇性D.存在性33、深入认识自我是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深入认识自我的方法有 不少。其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积累方法、提高能力;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 策略、锻炼自我”是(B )方法A.比较法B.经验法C.内省法D.借鉴法3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自觉的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

12、B )A.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B.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C.本我、自我、超我D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二、多项选择题1、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BCD )A.动机B.认知C.情绪情感D.意志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ABCD )合理的自我认知坚强的意志积极稳定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A. B. C.D.以上都对 3、有效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ABCD )A.实施自我调节 B.向爸爸妈妈求助C.求助心理咨询D.勇敢面对问题 4、下面四种应付事件的方式哪些是心理不成熟的标志? ( CD )A解决问题B.求助C.退缩、逃避D.自责、幻想5、下面四种应

13、付事件的方式哪些是心理成熟的标志?( AB )A解决问题B.求助C.退缩、逃避D.自责、幻想 6正确认识自我和积极悦纳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之一,成熟的自我 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是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但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大 学生自我意识也会发生偏差。下列哪些是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呢?(ABD )A.自卑与自负 B.自我中心C.追求完美D.从众心理7、耶鲁大学沙洛维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哪几种能力:(ABCDE )A.清楚认识自己的情绪B.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C激发自己的正面情绪D. 认识他人的情绪一同理心、关心、体贴E.安抚他人的情绪(ACD )8、检验某种行为或想法是正常心理还是

14、异常心理的三标准是: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B.情绪稳定C.心理过程(知、情、意)相一致D.人格稳定 9、人格包括(ABC )A.能力B.气质C.性格D.情绪情感 10、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心理品质和典型特征。 概括起来,人格具有以下特征:(ABCD )A.独特性与共同性B.稳定性与可塑性C.整体性与统一性D.社会性与功能性E.超越性与联系性 11、表情包括(ABC )等几种A.面部表情B.体态表情C.言语表情D.内在表情 12、学会情绪管理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方法哪些是属于情绪管理 的方法。(ACD )A.转移注意力B.发泄情绪C.积极自我暗示D

15、、改变认知 13、矫正自我中心这种人格偏差,可以从哪些反面入手呢? ( BC )A.正确对待名利B.谦虚豁达C.换位思考D.发现自己有点14、人际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哪个阶段( ABCDE ) A.互不认识B.开始注意C.表面接触D友谊建立.E.亲密关系 15、人际交往是人与人的互动。为了是人际互动顺畅、有效,在人际交往中,人们 应该遵守哪些交往原则? ( ABDE )A.互惠互利原则B.平等尊重原则C.能力相当原则D热情真诚原则E.宽容大度原则16、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交往对象的认知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 因此,为了提高交往效果,我们在交往中要努力克服认知偏差。下列哪些属于人际 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呢?( ABCDE )A.第一印象B.近因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