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12年接轨上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256831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2012年接轨上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通市2012年接轨上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通市2012年接轨上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南通市2012年接轨上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南通市2012年接轨上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通市2012年接轨上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2012年接轨上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南通市2012年接轨上海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及责任分解表序号内 容完成时间责 任 单 位备注一基础设施1完成沪通铁路可研审批、初步设计和安全论证。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全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铁路办公室通州区政府2推动兴东机场国际候机楼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做好机场联检办公和生活设施等规划建设。全年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州区政府3加强崇海大桥前期跟踪对接,争取上海方支持启动前期工作。全年海门市政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局二第一产业4举办南通农产品在沪销售经纪人培训班2次,培训人员不少于120人。进一步拓展南通农产品在沪销售市场,营销额力争保持在80亿元。开展沪通

2、农业投资合作,引进农业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35个。加强供沪农产品基地质量监管工作,确保直销上海市场农产品合格率100%。全年市农业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与上海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建设6个现代化渔业示范园区。继续开展南通名优特新渔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扶持渔业企业在上海设立专卖店、经营部等营销窗口20个。利用上海科技资源,引进2个以上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全年市海洋与渔业局6在沪举办第九届南通农产品进上海洽谈会。全年市供销合作总社三第二产业7组织沪通两地工业产业园区的合作,开展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组织企业参加2012中国(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展产学研项目洽谈活

3、动。落实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精神,实施企业信用管理“万企贯标、百企示范”工程,培育省级示范企业3家,全省贯标企业108家,培养信用管理师100人,推动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全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8组织我市企业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通创业。推进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和信息技术研究所共建“南通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及产业基地建设。引进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高层次研发平台2家。做好长三角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工作。全年市科学技术局9加强企业内部联合,扩大规模,争取更多企业获取较高的资质等级,提高企业承揽上海装饰装潢、钢结构、市政公路大

4、型及特大型工程的能力。加强质量管理,争创“白玉兰”奖8个。不断提高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组织驻沪施工企业全方位参与上海周边市场的有序竞争,建筑企业在沪施工面积2000万平方米,建筑企业施工产值200亿元。全年市城乡建设局四服务业10在上海举办“江海之约”2012南通(上海)投资合作说明会及接轨上海、外资民资相结合为主题和服务外包专题招商活动。加强与驻沪使领馆、国内外大公司机构的联系,邀请其组团来通考察洽谈项目。研究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提出南通策应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举措。与上海相关部门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推进我市商品市场建设与管理。全年市商务局市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11共同构建预付式消费

5、维权平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学习上海税制改革试点,出台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发展举措,促进上海等长三角地区企业来通投资。建立企业信用共享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联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与上海等长三角城市公平交易执法交流合作,共同开展活动3次。全年南通工商行政管理局12与上海金融部门建立合作交流机制。与上海相关金融单位合作,举办金融知识培训班。引进来通投资机构。配合做好我市在沪举办的沿海开发推介活动。全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13落实长三角地区推广使用商业承兑汇票、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沪通之间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继续推进沪通银企合作,加大上海地

6、区中外资银行对南通企业本外币的信贷支持。借助上海地区中外资银行,积极引进2家国外尖端客户投资南通。全年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14加强与驻沪外资银行沟通,力争完成1家外资银行来通设立分支机构的筹办工作,完成2家股份制银行在通设立分支机构工作。全年南通银监分局市金融办15加强与上海社区组织的合作,扩大南通旅游在上海社区的宣传面。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深度合作,开通南通旅游专线车。与旅游热线(上海)联盟等旅行社合作,在沪举办南通旅游宣传推介会2次。继续在上海东方卫视等媒体投放南通旅游宣传广告。举办南通旅游风情展、江海美食节等活动。组织全市星级宾馆学习上海规范化服务,完成培训500人次。全年市旅游局16参

7、加长三角质量技监合作互认工作机制。依托上海,加强以国家级钢丝绳检测中心为龙头的高等级公共检测平台建设。积极与上海合作,帮助南通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利用上海优质教学、科研资源,组织3次质量管理培训班。与上海建立打假协作工作机制,杜绝严重造假案件发生。全年南通质量技术监督局17发挥长三角港口管理合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健全合作机制,参与并实施专题合作。加强与上海组合港管委会、上海市港口管理部门的联系,引导我市港口企业加强与上海港航企业的交流合作,稳定南通港到上海港的集装箱航班、航线。全年市港口管理局18策应崇启大桥大通道效应,向省积极申报南通至上海浦东机场客运专线,开通启东至上海地铁三号线江杨北路站、

8、港城路站接驳三路专线。全年市交通运输局五社会事业19利用江海英才计划网络,吸引上海高层次人才及智力为南通企业服务。利用上海人才服务中心南通工作站、上海人才网、上海厂长经理人才公司等单位和媒体广泛发布人才信息,举办上海-南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对接接洽活动。与沪高校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200人。邀请在沪高校、科研院所和世界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来通讲学10次。邀请上海高校博士后研究人员来通实地考察,组织高校研究生来通挂职锻炼和实习。组织50名市直公务员参加复旦大学专题培训。完善沪通两地退休人员异地资格协查机制,在进一步强化沪通异地就医联网报销工作的基础上,探索上海定点医疗机构实时联网结算,选择1家上

9、海三级甲等定点医院作为南通市定点单位,实现参保人员在沪划卡就医。落实两地职工基本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失业、工伤、维权等协议。全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与2家上海医疗机构协作共建,实现人才、科研、学术等方面无缝对接,举办2-3次高水准学术交流。邀请上海名医举办6次全市“沪通名医大讲坛”活动,选送100名医疗专业骨干到上海医疗机构进行重点培养。引进上海名院名医定期到南通进行专家会诊。全年市卫生局21与上海建立社区管理合作交流机制,推进我市市区社区管理创新工作上台阶。推进养老服务与上海对接,引进上海企业来通开办 异地养老服务。紫琅医院、公墓管理所、天福园、社会福利院进一步做好聘请上海专家、组织人员

10、赴沪学习进修工作。全年 市民政局22加强与上海广电媒体的合作交流,及时向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媒体播发反映南通江海联动开发、园区合作共建、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稿件。全年 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23学习借鉴上海市物业管理经验,在市区建设1个标准化、规范化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全年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崇川区政府六各县(市)区、开发区24引进上海以及通过上海接受产业转移超亿元项目15个,总投资60亿元。推进杨浦工业园合作发展,引进4个以上亿元规模项目,推进5个在建项目年内投产、3个前期项目早开工建设。加快建设常安纺织科技园、锡海工业园、金海工业园。加快推进上海柴油机、瑞马汽车、

11、水韵里下河、利安自控、旭东电工等新建项目建设;继续推进上海冠林银保、圣懋控制、井点真空泵、吉孚普光、超硅半导体等在建项目建设。组织企业与上海高校合作,推进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以生态风光、河豚美食为特色,推介海安旅游,接待上海旅客12万人次以上。全年海安县政府25引进上海以及通过上海接受产业转移超亿元项目16个,其中超5亿元项目3个,总投资40亿元。加大招商力度,引进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在沪举办对美国、德国的船舶及配套、高新技术、软件、电子商务及服务等专题招商活动,引进上海人才、技术和管理。加快推进嘉好热熔胶、中船江南重工、川邻机械、东洋电子等新建项目建设,继续推进上海双钱轮胎技改、中技桩

12、业、三强容器等在建项目建设。组织企业与上海高校合作,推进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销往上海长寿食品6亿元,花木8亿元。全年接待上海游客50万人次以上。全年如皋市政府26引进上海以及通过上海接受产业转移超亿元项目12个,总投资30亿元。在沪及周边地区举办投资环境推介活动,建成1个合作共建园区。配合上海组合港建设,争取洋口港年底前正式口岸开放。加快推进如东科技园建设进度。组织企业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做强“黄海旅游胜地”品牌,年接待上海游客30万人次以上。全年如东县政府27引进上海以及通过上海接受产业转移超亿元项目18个,总投资超50亿元。推进海宝工业园建设和发展,钢构、磁性

13、材料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建设钢帘线、物流项目,园区全年实现产值1015亿元。加快推进复旦复华园区建设,园区总部大楼、数据中心项目土建基本完工,复华药业竣工投产。加快推进地纬广场、华源铝业、药明康德、豪生彩印、东升造纸助剂等新建项目建设。继续推进上海小绵羊家纺、现代制药等在建项目建设。继续实施“520名校揽才”、“550企业取才”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50人。推出上海-海门2日游,全年接待上海游客30万人次。全年海门市政府28引进上海以及通过上海接受产业转移超亿元项目20个,总投资超50亿。加快推进合作园区建设,江海产业园快速启动5万亩用海报批工作,年底启动围海工程;启东(珠江)创新型经济园总部经济

14、大楼、科创大楼开工建设,完成实物工作量1.5亿元,引进科技创新项目5个;外高桥(启东)产业园,引进投资项目5个。策应崇启大桥大道通效应,启动鹤城公园一期改造工程。加快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吕四海洋风情区和启隆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加快推进上海珍标工贸、久精耐火、正恒轻工、振栋精密材料、世邦机械、汉盛海洋装备、中力船用设备等项目建设。全年引进科技人才200人,推进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全年启东市政府29引进上海以及通过上海接受产业转移超亿元项目5个,总投资10亿元,加快与上海文广集团的合作,推进培育“民博园”发展,完成新港镇恢复重建。推进星光耀广场、南通港城市和东区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组织企业与上海高

15、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大狼山、濠河景区旅游推介力度,全年接待上海游客争取100万人次。全年崇川区政府30引进上海以及通过上海接受产业转移超亿元项目8个,总投资30亿元。加快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开发建设,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水系调整、环境景观建设,开工建设城市综合体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已落户的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力争完成二期用地招商;落户生产性服务业企业5家,注册企业达到10家。加快推进挪宝集团、赛洋国际、上海智翔等新建项目建设,继续推进万科投资、保利地产等在建项目建设。组织企业与上海高校合作,推进3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全年港闸区政府31引进上海以及通过上海接受产业转移超亿元项目20个,总投资50亿元。组织参加2012上海国际家用纺织品交易会,加快建设中国家纺网和中国家纺创意村。加快锡通科技产业园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亿元,开工项目3个以上。滨海新区项目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