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15课)(原卷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247681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15课)(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15课)(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15课)(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15课)(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15课)(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15课)(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15课)(原卷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纲要上册期中考试01(考试范围:历史纲要上册1-15课)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分数_(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参考答案后,将参考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3回答第II卷时,将参考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第卷(选择题 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如图)

2、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C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2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3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

3、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A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D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4史记记载,黄歇(春申君)对楚王说:“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又说:“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拒)秦。”据此可知当时A以郡统邑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已成为定制C楚王善于纳谏确保了政治清明 D郡制是特殊条件下的地方体制5从文献记载来看,秦朝军功爵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对军功的强调与奖赏,也在于其作为区分华夏与非华夏族群政治层级衡量“一般等价物”的标示。实际上,这就涉及了秦在非华夏地区的政治统治。从历史

4、深远影响的角度看,秦朝的这种做法体现出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倾向 B中央集权制度对民族融合的推动C贵族等级特权被政府废除 D军功爵提高了秦国士兵的战斗力6西汉海昏侯刘贺当过27天皇帝,后被辅政大臣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乱汉制度”为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事件从实质上说明当时A外戚宦官势力专权乱政 B“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C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D分封诸侯威胁中央集权7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一现象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重了地方

5、的财政负担C稳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8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这些记述体现出A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C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D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9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宋书(南朝)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曲辕犁在江南的推广B江南经济的持续开发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D家庭手工业发展迅速10唐代元稹贩子乐:“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洗,蜀地锦织成。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

6、,闻客次第迎。”这主要反映了唐朝A抑商政策废弃 B中外交往频繁C商业贸易繁荣 D边疆治理加强11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12唐朝前期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 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当时所有以皇帝诏敕形式颁行的政府诏令,既须皇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两省配合认可,并经政事堂盖印,否则便不具有合法性。由此可知( )A皇

7、帝与宰相的权力都受到了限制B政事堂会议形成了民主政治的雏形C朝议制度减少了君主的决策失误D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13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尤获。”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 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14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迈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 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15辽史百官志一:“契丹官分南

8、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采取“一国两制”主要是因为A契丹族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B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16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A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 B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 D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17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

9、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18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A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C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19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

10、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20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可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见,明初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毁坏 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的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了变相复兴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

11、构思,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材料二 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

12、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配合的美、配合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

13、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1)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11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5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