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22533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注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穴位注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穴位注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穴位注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穴位注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穴位注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注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之一。即水针疗法。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措施。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之一。即水针疗法。水针疗法:“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措施。2、发展历史 此疗法形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五十年代初期,至今已有近0年的历史,其名称经历了封闭疗法?a?孔穴封闭疗法?或称?经穴封闭疗法?或称?穴位封闭??a?a?穴位注射疗法?三个阶段。穴位注射措施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肌肉注射到神经阻滞的初创阶段(五十年代),推广应用阶段(六七十年代)和系统总结阶段(八九十年代),技术成熟应用阶段(近十年)。历经60余年,

2、源于西医注射疗法,渐被中医所兼收,成为一种理论较为完整,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用于极为广泛,疗效较为抱负,前程极为广阔的疗法。治疗病症、所用药物、注射部位 从治疗的病症来看,最初仅仅用于神经阻滞、缓和多种疼痛,其合用的范畴比较狭窄,后来逐渐延伸到内外妇科、骨伤、皮肤等病种的研究,治疗的病种已不断扩大。据记录,七十年代,穴位注射的病种达00余种,波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各科临床疾病。 * 从所用药物看,通过了单纯阻滞神经的麻醉性药物阶段(如%的普鲁卡因),试用0.9%氯化钠注射液、蒸馏水、抗生素,逐渐又增长了少部分抗生素,之后注射所用的药物,涉及了可肌肉注射的绝大部分药物,如西药液体制剂、中药

3、液体制剂、组织液等。随着临床实践的广泛应用,还增长了氧气、空气、血液、植物油注射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穴位注射的内容。 * 从注射部位看,最初只局限于疼痛点,从阿是穴逐渐发展到应用个别经穴奇穴以及人体的部分腧穴、耳穴等。 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机制 * 经络的作用:联系人体上下内外;运营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反映病候。 * 穴位的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双向调节作用,药物对穴位的持久作用。 * 药物的效能作用较其他作用给药具有用药量小,药物可经经络直达病所,药物吸取快,作用佳的优势。现代动物实验研究表白,穴位治疗特别是部分穴位注射用药几乎与静脉途径给药见效速度、效果一致,是一种极好

4、的给药途径。 穴位注射疗法的特点 以中医理论为指引,以中西药药理为基本,经穴位给药,发挥经络腧穴及药物的药效作用,更有助于调节机体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穴位注射治疗的操作较单纯针刺较为复杂,除与针刺相似者外,还必须纯熟掌握穴位局部解剖、药物的适应症、配伍禁忌、不良反映等知识。 * 适应病症广泛,凡临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神经针灸各科疾病均可用本法治疗,疗效较佳。穴位给药用药量小,可取的与大剂量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相似或更好的疗效,又可减少用药量。 *由于用药量较小,药物的毒副作用大为减少,因而安全性较强。 * 药物作用与穴位局部药物浓度较高,药物在穴位滞留时间较长,使药疗时效及穴

5、位刺激时间延长。 * 穴位注射后,人体可随意活动而不受限制,较针刺的留针节省了治疗时间。 补内服药物之局限性,特别对体质虚弱、老人及小朋友不能服药者更为合适。用品药液(1)用品: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为1ml(用于耳穴和眼区穴位)、2l、5、10、m;常用针头为46号一般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及封闭用长针头。(2)常用药物:水针的常用药物有如下几类(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板蓝根、威灵仙、徐长卿、夏天无、肿节风、丁公藤、鱼腥草、银黄注射液等多种中草药注射液。()维生素制剂:如维生素B1、B6、B,维生素

6、、K3等。()其她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许多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也可考虑作小剂量穴位注射。穴位选择()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2)作为水针的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用阳性反映点进行治疗即用拇指或食指以均匀的力量在患者体表进行按压、触摸、滑动,以检查其有无压痛、条索状或结节等阳性反映物,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的变化等。触诊检查的部位一般是背腰部的背俞穴,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触摸,特别是原穴、郄穴、合穴等特定穴部位及某些经验穴。有压痛等阳性反映者,注入反映点往往效果较好,反映不明显者,也可取有关俞、募、郄穴进行治

7、疗。(3)软组织损伤者可选用最明显的压痛点;较长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的起止点;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到神经根附近。(4)耳穴根据耳针疗法中耳穴的探查措施选用有关穴位。操作措施(1)操作程序:根据所选穴位及用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迅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动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一般疾病用中档速度推入药液;慢性病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轻轻推入;急性病体强者可用强刺激,迅速将药液推入。如需注入较多药液时,可将注射针由深部逐渐提出到浅层,边退边推药,或将注射针更换几种方向注射药

8、液。(2)注射角度与深浅: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规定,决定针刺角度及注射的深浅。同一穴位可从不同的角度刺入。也可按病情需要决定注射深浅度,如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可在皮内注射成一“皮丘”;腰肌劳损多在深部,注射时宜合适深刺等。(3)药物剂量: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头面部和耳穴等处用药量较小,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0.1-.5l,四肢及腰背部肌肉丰厚处用药量较大,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2-15ml;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用量较大,如软组织劳损时,局部注射葡萄糖液可用-0m以上,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以及特异性药物(如阿托品、抗生素

9、)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用量的1/10-1/。中药注射液的常用量为-2l。(4)疗程: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反映强烈者亦可隔23日一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10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再进行下一种疗程的治疗。适应范畴水针疗法的应用范畴较广,但凡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痹证(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扭伤等。(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不寐、口眼歪斜、痿证、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等。(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痢疾等。()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

10、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痨等。(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病穿孔、肠梗阻、胆石证、胆道感染)、淋证(尿路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炎等。()妇产科、小儿科疾病:阴挺(子宫脱垂、催产;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等。(9)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穴位注射施行针麻的在五官科中用的最多,用穴有体穴、耳穴,用药有生理盐水,维生素B1注射液及洋金花等中药制剂。注意事项治疗时应对患者阐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映。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最佳每注射一种穴位换一种针

11、头。使用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药。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状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映。凡能引起过敏反映的药物(如青、链霉素,盐酸普鲁卡因等)必须先作皮试,皮试阳性者不可应用。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不适宜采用。刺激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谨慎使用。4、一般药液不适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再注射。如误入关节腔可引起关节红肿热痛等反映;如误入脊髓腔,会损害脊髓,切须注意。、在神经干旁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神经干所在的深度。如神经干较浅,可超过神经干之深度,以避开神经干。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就须退针,改换角度,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以免损伤神经,带来不良后果。6、躯干部穴位注射不适宜过深,避免刺伤内脏。背部脊柱两侧穴位针尖可斜向脊柱,避免直刺而引起气胸。、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适宜过多,用药剂量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孕妇禁针穴位,一般不适宜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