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22530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挥、舞、夺、熟、娃、蛋、禁、番、靠 ,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课文中王大伯说的那番话。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通过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理解课文内容。4.去品读文中人物的对话 ,细细感悟: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哲理。教学重难点:1.通过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理解课文内容。2.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哲理 ,并融会贯穿领会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例中蕴涵哲理。教学时间:两课时板书设计:剪枝的学问剪枝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花开热切盼望结桃又惊又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1.回忆以

2、前学过的描写孙中山的课文?不懂就要问? ,板书:学问说说自己的理解。2.总结:刚刚我们说的是学习中的“学问 ,现在谁来说说生活中的学问?生自由发言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感知全文1.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长句子要多读几遍。2大声读课文 ,不理解的词语下作个记号 ,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3边读边思考刚刚大家提出的问题。2.检查自学效果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盼望剪枝充满信心夺走不禁远近闻名红润胖娃娃仿佛靠挥舞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满怀好奇2指名读词 ,注意前后鼻音及多音字的字音 ,相互问问、说说词语的意思。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1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比比谁读得

3、最棒?2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边读边想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3交流: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三次进园看到的景象不同;初步了解剪枝的学问。三、学习局部生字1.学习生字“夺、蛋、禁、靠字 ,学生分析字形 ,并说说记忆的方法。2.指导学生描红、仿影、临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剪枝的学问?。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一共几次进桃园?各在什么季节?“我一共三次进桃园 ,分别在“冬季、“春天、“夏天二、感知课文1.师提问让生思考:“我三次进桃园 ,心情各有不同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 ,找出表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 ,用横线画下来并把整个句子好好读读。2.讨论交流:1第一次比较复杂 ,课

4、文中哪些词语表示“我的心情?板书: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2第二次进桃园呢?盼望3老师启发:如果我们也跟上面一致 ,该在“盼望前边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热切盼望4我第三次进讨园呢?板书:又惊又喜三、细读课文 ,品味重点词句1.师生共同探究“满怀好奇。1“我进桃园为什么好奇呢?结合词语理解“远近闻名2还能从哪里也能看出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2.把这一段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听。3.共同探究“一脸疑惑。1“我满怀好奇地进入桃园 ,为什么转眼间“一脸疑惑了呢?谁来做一做“一脸疑惑的样子?请学生表演 ,帮助理解词义。2指导朗读。谁来把“我的一脸疑惑读出来?试一试 ,读出来。齐读4.探究讨论“将信将疑。1

5、对于“我的一脸疑惑 ,着急发问:王大伯是怎么做的?王大伯给我讲了剪枝的学问2出示王大伯的话 ,指导理解:从王大伯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剪掉了什么样的枝条?为什么剪掉它?3体会“疯长的意思。思考:枝条疯长了会有什么后果?这些粗壮的枝条该不该剪?4王大伯的话有几层意思?一点一点来描述。5再读王大伯的话 ,体会我的“将信将疑。6练习朗读王大伯的话 ,要让我们听了之后都相信你剪枝剪得有学问。5.探究学习“热切盼望、又惊又喜。1学生朗读段落 ,并思考:第二次进桃园 ,我的疑心还存在吗?“我看到了什么?2小组朗读 ,其余思考、想象:听了朗读 ,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听朗读 ,交流、评议3播放课件 ,让学生观看春天

6、的美丽。4播放美妙的音乐 ,放松身心 ,闭上眼睛 ,思考:你们好象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当“我第三次走进桃园时 ,看到王大伯的桃园有什么特色?提示:桃子又多又大 ,桃园丰收了借此理解“又惊又喜。问:“惊什么?“喜什么?7思考、与小组讨论交流:这时我对王大伯剪掉疯长的枝条的做法还将信将疑吗?得出结论:看来王大伯剪枝剪得确实有道理啊!6.问:通过理解 ,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用自己或书上的话来说一说。四、拓展 ,深化认识1.拓展:下面的事件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呢?用心去品析一下。2.例:兵不在多 ,而在精。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五.拓展作业老师总结:在我们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现象 ,哪些事物中隐含着这样的道理?请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做到资源的共享。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