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预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224516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预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总则1.1编制目的我区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呈现旱灾持续长、围广;暴雨洪 水强度大,突发性强;风雹点多、面广;低温冷冻较为频繁等特 点,灾害种类多、损失大。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着 力提高我区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 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自然灾害事 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 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国宪法、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 然灾害救助条例、中华人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省自然灾害 救助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自然灾害 救助应急预案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

2、和原则,结合我 区自然灾害特点和救灾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1.3适用围凡在我区围发生的洪涝、干旱灾害,冰雹、沙尘暴、雪灾、 低温冷冻、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它 突发性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1.4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政府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3)部门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 组织的作用。2启动条件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2.1本区行政区域,发生洪涝、干旱、冰雹、沙尘暴、雪灾、

3、低温冷冻、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 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a)因灾死亡人口 1人以上,依据灾情区政府认为应当或不 应当启动的;(b)因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 300人以上;(c)因灾倒塌房屋500间以上;(d)因旱灾造成生活困难需政府救济6000人以上。2.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性 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 情况启动本预案。2.3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偏远山区 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2.4区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3组织指挥体系及

4、职责3.1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组成及职责区政府成立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领导全区自然灾害救 助工作。启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生活安排及灾 后恢复重建等工作。组成人员:(见图1)指挥长:区政府主管副区长副指挥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民政局局长成 员:区政府新闻办、民政局、发改局、教体局、工信 局、公安耀州分局、财政局、国土耀州分局、环保局、住建局、 住改办、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商务局、卫生 局、质监耀州分局、文广局、安监局、统计局、物价局、食品药 品监管局、粮食局、外事办、扶贫开发办、电信局、移动公司、 联通公司、气象局、电力局,人武部、武警中队等部门(单位) 的

5、主管同志。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办公室主 任由区民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民政局发改局教体局工信局公安耀州分局财政局国土耀州分局环保局住建局住改办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商务局卫生局外事办质监耀州分局文广局安监局统计局物价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扶贫开发办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气象局电力局人武部武警中队图1:自然灾害应急领导机构示意图3.2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1)负责传达、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抗洪救灾工作的指示,并组织协调相关工作的落实;(2)负责落实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指令,及时向有 关单位传达,协调解决救灾工作相关问题;(3

6、)收集、汇总、报告灾情信息、灾区需求和抗洪救灾工 作情况;(4)分析灾区形势,评估灾情,提出应急救助和灾后救助 工作意见建议;(5)协调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灾区核查灾情,协 助、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6)联系新闻单位对灾情、救灾工作进行报道,审查新闻 宣传报道材料,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7)负责处理指挥日常事务。3.3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区政府新闻办:负责发布灾情信息。组织新闻单位对灾情和 抗灾救灾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民政局:承担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组织查灾、核灾、报告灾情,统一发布灾情信息。管理、分配救 灾款物并监督使用。组织指导救灾捐赠工

7、作。指导基层制定、修 订救灾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发改局:安排重大恢复重建项目和其他防灾项目,协调有关 方面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教体局:收集、汇总学校校舍损毁情况。帮助灾区恢复正常 教学秩序,组织指导灾后校舍的恢复重建工作。指导学校开展减 灾防灾知识宣传。工信局:负责保障应急无线频率的使用。协调救灾药品的储 备和调拨。组织调运有关应急救援物资,协调采购恢复重建有关 建材物资。公安耀州分局:参与灾区紧急转移和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灾 区治安管理,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保障灾区政权机关、机要和金融部门及救灾物资等安全。财政局:负责安排区级自然灾

8、害救济事业费预算,审查救灾 资金的分配投向和效益,及时拨付救灾资金并对救灾款的使用进 行监督检查。收集、汇总国家政权机关的住房损毁情况,组织指 导灾后国家政权机关住房恢复重建工作。国土耀州分局:负责指导地质灾害检测、评估和预警工作。 组织协调重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处置。指导当地政府做好灾后恢复 重建的供地工作。做好因灾造成土地资源和矿山资源损失的评估 工作。环保局:负责灾后的环境污染监测评估,处置因灾造成次生 环境污染工作。住建局:协助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帮助指导城乡居民灾 后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鉴定、修复、重建等工作。做好因灾造 成城镇居民住宅损失和城镇非住宅用房损失的评估工作。住改办:负责城

9、镇房屋安全鉴定,建立房屋安全档案,做好 灾后应急房屋储备和房屋修复重建工作。交通运输局:修复被损毁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保障交通 运输畅通。负责组织运送抢险救灾人员、伤病员和救灾物资、设 备。提高灾民转移、疏散所需的交通工具。协助打捞工作。做好 因灾造成交通设施损失的评估工作。水务局:提供汛情、旱情信息,组织、协调、指导全区防汛、 抗旱工作。负责防洪工程抢险工作及灾后损毁水利水土保持设施 的修复工作。做好因灾造成水利设施损失的评估工作。农业局:负责农作物灾害、生物灾害的预测预报。做好种子 等农用物资储备工作。指导灾后农业设施恢复重建工作。做好因 灾造成农业损失的评估工作。林业局:负责林业生物灾

10、害及森林火险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做好因灾造成林业损失和自然保护区损失的评估工作。商务局:负责组织灾区部分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工作。做 好因灾造成各类商贸业损失的评估工作。卫生局:负责调度卫生技术力量,指导做好医疗救护和抢救 伤病员工作。实施卫生防疫和应急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 发生、扩散和蔓延。实施饮水和食品卫生监督,开展卫生防病知 识的宣传。组织心理卫生专家赴灾区开展心理救助。做好因灾造成卫生系统社会事业经济损失的评估工作。外事办:协调处理抗灾救灾涉外事务。质监耀州分局:负责紧急采购生活类物资和社会捐赠物资的 质量监督。文广局:负责灾区广播、电视系统设施的恢复工作。做好因 灾造成广播通讯

11、设施损失的评估工作。安监局: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 协调、指挥工作。统计局:协助分析、汇总灾情统计数据。物价局:加强灾区价格检测、监督管理工作,必要时实施临 时价格干预措施或紧急措施,开展价格监督检查,打击价格行为, 保持灾区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粮食局:保障灾区口粮供应。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对灾区调拨、捐赠药品、医疗器械的 检验工作。扶贫开发办:帮助指导贫困地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负责灾害预警信息手机群发, 恢复因灾损坏的通信设施,保障通信畅通和应急无线频率的使用。 做好因灾通信损失的评估工作。气象局:负责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

12、, 做好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参与气象灾害灾情评估。电力局:指导和组织抢修因灾损毁各类电力设施,保障灾区 电力供应畅通。做好因灾造成电力设施损失的评估工作。人武部:组织协调驻地军队、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抢险救灾。 必要时协助区政府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武警中队:组织武警部队实施抗灾救灾,协助当地公安部门 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区救灾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确定1名联络员,以便指挥 部及办公室和机关单位进行救灾应急联络。4应急准备4.1资金准备区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计划和中华人民国预算法的有关 规定,除安排使用好上级下拨的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外,要在 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中列支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并视情况及时调

13、整。安排好本级救灾业务工作经费和科研经费。同时,按照救灾 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4.1.1救灾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保证快速拨付和 及时兑现。4.1.2救灾预算资金不足时,区、乡财政安排的预备费应重 点用于灾民生活救助,确保困难灾民生活不发生问题。4.1.3区政府应根据财力增长、物价变动、居民生活水平实 际状况等因素,适时提高灾民救助水平。4.2物资准备制定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规划,加快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建立健全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办法,分级、分类管理储备救灾物资。4.2.1按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建立区乡(镇)两级相互支 持、相互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储备

14、库应储备必需的救灾物 资,主要包括救灾帐篷、衣被和其他生存性救助所需物资等。区 级储备库由区民政局负责管理。4.2.2每年入汛前,民政局应配合财政局购置补充救灾衣 被、净水设备(药品)等相关各类救灾物资,保证必要的救灾物 资储备种类、数量。4.2.3商务局、粮食局应建立救灾应急所需的方便食品、饮 用水、粮食和副食品等救灾物资采购供应机制。4.2.4卫生局负责储备、采购救灾所需的药品、疫苗和医疗 器械等。4.2.5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和紧急调拨、运输制 度。和超市建立签订供应日常生活用品等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4.2.6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应急采购和调拨制度。4.3通信和信息准备通信运营部门

15、应依法保障灾害信息的畅通。建立区级涉灾部 门自然灾害信息共享服务系统,为防灾减灾提供及时、准确的通 信和信息服务。加强区级救灾通讯网络建设和管理,确保24小时以准确掌握 重大自然灾害信息。4.4救灾装备准备4.4.1区级各有关部门应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 备。4.4.2民政局应配备救灾必需的车辆通讯、办公设备和装备。4.5人力资源准备4.5.1建立灾害信息员管理制度,搞好救灾业务培训,提高 应对自然灾害应对处置能力。4.5.2协调当地驻军、公安、武警、消防、卫生、地震等专 业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队伍建设。4.5.3建立健全专家队伍。组织民政、国土资源、交通运输、 卫生、水务、农业、气象、地震等各方面专家,重点开展灾情会 商、评估及业务咨询。4.5.4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其在救 灾工作中的作用。4.6社会动员准备4.6.1建立和完善救灾捐赠的动员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管 理机制,规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款物接收和分配以及社会公示、 宣传表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4.6.2建立健全区对口支援机制,做好对口支援的组织协调 工作。4.7宣传、培训和演习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