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文言知识归纳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224272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文言知识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3文言知识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3文言知识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修3文言知识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修3文言知识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文言知识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文言知识归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文言知识归纳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斑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二、古今异义词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例如:“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

2、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三、一词多义1数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名词,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数词,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名词,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副词,shu,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形容词,c,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3、赤壁之战)(动词,sh,计算)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名词,通“值”,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后序)(副词,径直、直接)3发 百发百中(成语)(动词,发射)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动词,出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动词,花开)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动词,征发、派遣)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动词,实施)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

4、悲哉(五人墓碑记)(动词,发出、抒发)4兵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 穷兵黩武(成语)(名词,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草木皆兵(成语)(名词,士兵)5胜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动词,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6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 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 移其粟于河

5、内(介词,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7王 然而不王者(动词,为王,读“wng”) 梁惠王日(名词,君王,读“wng”)8以 请以战喻(介词,用、拿) 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此处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义) 以时入山林(介词,按)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9食 狗彘食(动词,吃)人食(名词,食物)而不知检10之 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复指代词,代“孝悌之义”。或为兼词“于之”,向他们) 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提

6、宾的标志。或作复指代词,指代“鸡豚狗彘”)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起鼓”“击鼓”。一说,非活用,用本意)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2.名词的为动用法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当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2.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

7、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认真办好”)五、古汉语句式(一)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 非我也,兵也。(也,表判断) 是亦走也(也,表判断)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介宾结构) 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 顿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为介宾结构)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为介宾结构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

8、(三)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不受饥饿之苦了)六、特殊结构(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作小结)1“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 (这跟有什么不同呢)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劝学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

9、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二、古今异义1. 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3. 疾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4.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5.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银。6.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10、。7.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8. 用 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如:用心一也 9. 跪 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如:蟹六跪而二螯10.寄托 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如: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2.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二)动词的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其曲中规(曲:形

11、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2.形容词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3.形容词的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四)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四、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1. 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 停止)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隔绝) 以为妙绝 (口技)(极点)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横渡)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断绝)2. 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

12、用长 (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强健、强壮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有余、略多)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qing,勉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战)(强盛)3. 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借助、利用)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假装)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假如、如果)4. 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 声望 ) 予

13、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5. 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听见) 博闻强志 (屈原列传 )(见闻、见识) 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听说 )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使上级听见 )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五人墓碑记)( 声望、声名 )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闻名、出名) 扫后更闻香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五、特殊句式(固定格式)(一)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二)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被动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