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202260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诚信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诚信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诚信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诚信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诚信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诚信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诚信的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诚信的调查报告范文诚信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主要内容调查时间:调查地点:主要为网络调查,少数为校内调查调查对象:大学生调查方法:采取网络问卷调查,QQ,随机调查调查人:调查分工:二:调查的正文(-)前言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白年来源远流长,亘古不变,对于实现中 华民 族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品质,事关 重大。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对在全社会倡导“明礼诚信”的文明新风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通过对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系列问题,如对诚信的认识、考试作弊、出勤问题等 的调查,具体分析了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探讨了提高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为了

2、解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状况,我们“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课题组开展了一 次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主要为我院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调 查内容涉及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系列问题,如对诚信的认识、考试 作弊、出勤问题(二) 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 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第一: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第一,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 德认 同度不高。“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当前社会上对于 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诚信道德的认同度也不高。他们普 遍认为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不 相符

3、合。其中,认为 “大学生总体诚信很好,不值得担忧”的只占5%;认为“一般,不诚信只是个别行为” 的占74获认为“较差,较多人存在不诚信问题”的占21%,没有人认为”很差,前景值得 担忧”。第二:大学生对个体诚信道德认同度高。调查显示,尽管大学生们对群体道德 水平 的认同度不高,但对个体的道德水平却予以充分肯定。调查中,认为自己是或基本是讲诚 信的人分别占58%和4邛富只有1%的人明确承认自己不讲诚信,这与他们对群体诚信认 同度形成鲜明的反差。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存在矛盾心理。大学生 对个人的诚信要求高,但同时在现实中,不诚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矛盾心理的

4、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有些大学生的思想与其自身行为不一致,导致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另一方面,可能一部分人在作调查时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虽然本次调查是不记名的, 但可反映出他们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诚信的。2. 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的诚信现状。第一,关于考试作弊问题。调查显示,竟然有高达40%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作弊行 为,并且7%的学生明确承认自己经常作弊,偶尔作弊的也高达57%。这为大学生应该 讲诚信的理想蓝图添上了多么不和谐的一笔。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会 有如此多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其至去做作弊这样的不诚信行为理山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大学的学习比较自11但是许多大学生也因

5、此没有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平时不 注重学习的积累,期末期间临时抱佛脚,最后为了保证自己能通过考试,采取了作弊手 段。2)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及各种荣誉,在自己劣势学科中暴露了自己的不诚实 行为。3)部分学生为了拿一个较好的成绩去应付家长和老师,作弊就成了他们最便捷的 方式。作弊变成了一种潮流,这是发人深省的。这不仅仅是欺骊了周圉的人,更大的受 骊者是他们自己。考试只是检测的手段,而不是LI的。作弊就使得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 自己的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危害显而易见。第二,关于作业问题.根据调查结果,12%的学生表示”个人完成”,”大部分自己 写,少量引用资料”的占59% ”大量引用资料”和”

6、用别人的文章拼凑”的分别占了 23%和6%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图方便,大部分学生借用 了他人的劳动成果,东拼西凑,草草地去应付老师。第三,关于出勤问题。对于”有一 门课的上课时间与个人安排发生冲突,课堂考勤乂很严格,你会:”这一问题,38%的 同学选择上课,等点名后再溜走,3础的同学选择请同学帮忙点名,23%的愿意安心上 课,也有4%的不去上课。除了安心上课的同学外,其他同学的行为都是在欺骊老师。 如果事情真的比较紧急,应事先向老师请假,中途溜走和欺骊老师是极其不尊重老师的 行为。大学生对于这一情况应该高度重视。3. 大学生诚信与利益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诚信与

7、自身利益发生冲突 时,大学生乂该何去何从在调查问卷的反馈中,71%的答卷者选择在自己利益遭受损失 时坚持维护诚信,剩余的21%的学生则表示无可奈何。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会把诚信 防在利益之上。而表示无可奈何的学生是采取中立态度的表现,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这部分学生挣扎在诚信和利益的边缘,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们会选择做一个诚 信的人,但利益受到损害或出现新的利益诱惑时,他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追 求个人的利益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放弃诚信这一做人的基本原则。没有诚信的社会不 可能为我们提供长远的利益。个人应该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处理好诚信和利益的问题是协调好个人和社会的重要问题

8、。4. 诚信缺失的原因诚信的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讲诚实,守信用”是人与人之 间、 团体与团体之间、人与团体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诚信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 国家强盛、文明的重要标志。但在国家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取 得了巨大进展的 现代社会,曲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的不健全,行为的不规范,传承儿千年 的诚信美德在强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受到严重冲击,出现“诚信危机”,导致人们的不诚 信行为在社会生活中频频涌现。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也不 例外。为了了解现代大学生的诚 信状况,特做本次调查研究。二、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

9、谈的方式。调查问卷采用集体测试,山 调查者指导被调查者填写后回收。调查者随机访谈100位同学。三、调查结果和分析(一)对诚信重要性的认同程度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儿乎所有的大学生对诚信是持认同的态度。如在回答问题2 时,男、女学生分别有89%和88. 8%的人认为诚信是很重要的,认为一般重要分别占9. 5%和7%,认为无足轻重的分别只占1.5%和4.2%。大学生毕竟是受过多年教育的学生,他 们都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作为一种美德是值得提倡的,欺骊、不守信的行为是可耻 的。说明了诚信在社会的活动中地位的重要性。(二)对自己和他人诚信行为的认同程度当前社会上对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自身和

10、群体诚信行为的认 同度也不高。如是,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的人只有53. 8%,而“基本是,视具体情 况而定”的有38. 5%,“不是”的有7. 6%o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诚信行为评价确实不高。通过访 谈,我们知道:很多大学生承认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 质是不相符合的。大部分的学生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是非常重要的,但 在具体的行为中却只有一半左右的人能把它作为一种“做人的准则”,不少的学生认为 自己是有诚信的而对别人的诚信度却持怀疑态度。为什么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和具体行 为上,在对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会出现矛盾呢?一方面可能

11、与他们所处环境缺乏诚信行为,对诚信行为认识比较模糊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一部分人在做调 查时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知行的不一致。(三)关于考试作弊通过访谈我们知道:学生不止在作弊时心理矛盾,对作弊得来的成绩,也会在内心 自责。他们会难受,毕竟这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但如果看见周用的人作弊而自己没 有,也会后悔,觉得吃了亏。同时及格对他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受到前利益驱 动,为了有个好成绩或及格,为了不吃亏不后悔,他们选择考试时作弊。这种作弊行为 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知行不一,受L1前利益和周圉环境影响之大。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

12、重 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 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在调查中曾听到这样的声音: 过去一个人作弊被发现了,自己感到很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 那么严重,周圉人对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 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用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 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 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四)关于学术作假学术腐败问题已成为阻止高校学术发展的障

13、碍。调查表明:对论文剽窃这个问题, 大一学生有69.4%的人认为是“有损学校名誉的恶劣行为”,从大二开始就只有48.2%的 学生这样认为,大三大四只有43%左右的学生这样认为。对这种行为“给予同情,觉得 在哪儿都会发生”的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别为30. 6%. 51.8%.56.2%、56.4%。以上调查数据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对论文剽窃的认同感越来越高。通过访谈了解到相当部分大学生并未确立严肃的学术观,他们还是认同“剪刀加浆 糊”的做学问方式。如有67%的学生承认:写论文时会上网下载资料,然后“用别人的文章拼凑成论文” o实际上不少的高校教师也有这种感受:学生的论文就 是拼凑出来的,多改儿篇

14、论文就能看见“许多熟悉的语段” o棋至有的文章是一字不 差,一模一样的。这反映学术作假之风在高校很严重。(五)关于助学贷款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于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的偿还要求是苛刻的、难 以理解的。这说明很多同学并不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更多地看作国家的一 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 学生去履行。大多数学生对待助学贷款的履行态度不是很严肃。在“如果您申请了国家 助学贷款,你”一题中,83%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11%有钱就还,没钱就不还,4% 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或者能拖就拖。山于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系统,所以未 来的还款主

15、要还是建立在大学生诚信道德基础上。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大学生年级 的升高,他们“到时候再说” “能拖就拖”的思想越来越严重,这预示越到高年级,学生的诚信度越低,毕业后拖欠贷款的还真有其人。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 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 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 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 的状态;对学生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 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

16、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说到底,诚信是一种如何 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仅是对他人进行 价值和道德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实际的操作情况。在调 查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诚信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困境”,因为在品质的 对立面,往往存在一些更现实、更直接的利益,怎样做出选择,并不容易。四、思考与建议针对本次调查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觉得要进行有效的 诚信教育应该从以下儿个方面入手:(一)防止知行脱节,注重从心理上、行为上引导;(二)防止环境的不良影响,注重以舆论和实际活动营造讲诚信的环境氛圉;(三)防止只顾眼前利益,以针对性措施形成制度约束;(四)诚信教育尽量从早抓起。诚信的调查报告3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XX财经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