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综合管廊工程建设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101623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综合管廊工程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福建综合管廊工程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福建综合管廊工程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福建综合管廊工程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福建综合管廊工程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综合管廊工程建设(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二o八年五月前言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工程,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 拉链”、“控制蜘蛛网”,美化城市空间,还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综合 承载能力。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起步较晚,但近 几年进入快速建设发展期,据统计,截至 2017 年底,国内已超过 202 个市县建设综合管廊,其中有 35 个为国家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累计 开工建设综合管廊 4552 公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综合管廊建设规模 最大的国家,但在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一些城市也逐渐暴露出综合管 廊工程专项规划不合理、管线入廊难、安全运营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 题。不难发现,

2、相关技术规范的缺失,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 这不仅影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推进,还会造成建设环节的 资源浪费和运营安全隐患等问题。福建省高度重视综合管廊建设,早在 2007 年厦门就启动了湖边 水库综合管廊建设,我省厦门市和平潭综合试验区同时作为国家管廊 试点城市,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推动下,管廊建设稳步有序 推进,目前省内已建成投用管廊超过80公里,在建管廊约 120 公里。 根据福建省“十三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到2020 年 我省综合管廊建成投用规模将达 280 公里。福建省独特的地理环境,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城市多、沿海城市地下水位高,海 水环境较

3、为常见,有些管廊甚至需要穿江过海,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 使得管廊设计难点较多、工程技术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综合管 廊作为新型市政工程,国标和行业标准较少,无其它省市综合管廊标 准体系可借鉴,创建适合我省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迫在眉睫且 难度大。为做好福建省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规划工作,全面梳 理综合管廊建设标准体系专业架构,形成科学、合理、具有福建特色 的综合管廊标准体系,满足我省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发展和市场服务 的需求,为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管理提供依据,有序推进标准 编制工作。 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组织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福建省

4、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 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厦门市政集团、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 有限公司、厦门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 公司、福州大学、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并 会同厦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市勘测院、厦门中平公路勘测设 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政院福建分院、厦门市政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厦门水务集团、厦门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等有关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施工、技术咨询单位,编制了福建 省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参与编制单位: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

5、司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厦门市政集团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厦门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厦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市勘测院福州大学 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厦门中平公路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政院福建分院 厦门市政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厦门水务集团 厦门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目录一、综合管廊工程标准建设现状 1(一)国家、行业标准建设现状 1(二)国内外标准建设现状 4二、我省地方标准建设现状及体系研究必要性 5(一)我省地方标准建设

6、现状 5(二)我省地方标准体系研究必要性 6三、我省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实施 7(一)指导思想 7(二)总体目标 7(三)主要任务 8(四)工作建议 9附表1 13附表2 26一、综合管廊工程标准建设现状工程建设标准是为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工程建设技 术、管理活动和结果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共同的、重复使 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工程建设领域的部分或所 有工程建设标准,依据彼此客观存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或若干个科学 的有机整体。构建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并实施科学规范的工 程建设标准体系,可以实现对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科学管理和标准项目 的合理布局,明确重

7、点,科学立标,避免矛盾,减少重复,使工程建 设标准能够适时全面覆盖工程建设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从而 保障工程建设有据有序进行。(一)国家、行业标准建设现状根据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划分,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标准体 系按使用范围和共性程度可分类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 (其定义详见附表1 注 2),标准体系框架如图1 所示,该标准体系 框架适用于综合管廊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及安 全和信息化管理等全过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标准基础标准术语 符号 单位 图形 其它x./ J丿 J L通用标准r、通用、规划丿通用、勘察通用设计通用施工r、通用.验收丿通用运行、维护其它 专用标

8、准广1工程竣工物探VJ测量J测量KJ1勘察测量.其他土建(防水、耐久 性、材料、工艺、 节点、支架、抗震L 等)r管 理 用 房附属设施(消防、 监控与报警、通风、照明、供电、 芒F水、标识等)丿管线(给排水、 天然气、电力、 通信、热力、 垃圾气力、空 遡冷却水等)I地基J I基坑支护J防水附属J管线J I其它 工程 I工程降水地基处理 I基坑支护非开挖技术肯為尚安全文它运行维护及安全II信息化管理J ( (土建及附属设廊体及附属设管线维护 -施大中检修丿I 施管理应急及安,全防护.防汛 防台 L它BIM技术JI智慧管理平台J其它 J1检测监测管理r节能r节能I其1技术J技术1技术设计j i

9、评图 1 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标准体系框架说明:(1)通用规划:包含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片区综合管廊专 项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三项不同层级的通用规划;(2)专用设计:“土建”项重点包含防水、耐久性、材料、工 艺、节点、支架、抗震等;“管线”项重点包含给排水、天然气、电 力、通信、热力(温泉)、垃圾气力、空调冷却水等管线;“附属设 施”项重点包含消防、监控与报警、通风、照明、供电、排水、标识 等。截至2017年12月底,通过对国家标准化信息网以及相关省市管 廊行业标准编制情况的查询了解,已发布、在编的国家、行业及部分 省市主要标准规范详见附表2。综合管廊工程作为新型市政工程,建设标准体

10、系涉及专业较多, 各专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融合交叉,目前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尚未形成 一定的体系。除了设计类规范相对成熟,施工类、质量验收类、运维 类、安全风险控制类等方面尚未出台相关技术标准,管廊标准体系有 待进一步深化完善:1、标准项目尚处于起步研究阶段,标准编制工作严重滞后工程 建设。当前,国家层面仅颁布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在消防、施工及验收等方面,均无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 准,只能参照相近的建筑和市政工程等行业标准执行,难以有效指导 管廊建设。2、标准地域适用性不强,需进一步深化完善。鉴于福建省地下 水位浅,海水环境较为常见,对于管廊的防水和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 现

11、有国家标准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在这些方面 表述过于简略,有待强化。(二)国内外标准建设现状1、国内综合管廊工程行业标准建设情况国内大陆地区综合管廊建设起步较晚。近年来,为弥补国家、行 业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标准存在的不足,国内部分省市相继开展了地方 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取得较好成果。其中上海、天津、厦门等省市较 早开展综合管廊建设及法规标准制定工作,出台了上海市综合管廊 工程技术规范、天津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试行)、厦 门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试行)。除此之外,国内江苏、吉林、 深圳等省市也制定了若干综合管廊工程相关的地方标准。但这些省市 普遍缺乏标准统一管理规划,标

12、准项目分散不完整,未能形成综合管 廊地方标准体系。台湾地区是继日本之后亚洲范围内综合管廊法律体系最完备的 地区,自1980年代即开始研究评估综合管廊建设方案,1990年工务 局新工处下设共同管道科,制定了公共管线埋设拆迁问题处理方案 来积极推动综合管廊建设;90 年代中期颁布市区道路共同管道建 设方案。1992年委托中华道路协会进行共同管道法立法的研究, 2000年通过共同管道法立法程序, 2001年之后,陆续制定多部 有关共同管道的法规,逐步构建起了共同管道规划建设的法规体系, 包括:2001年颁布共同管道建设及管理经费分摊办法和共同 管道法施行细则,2002 年颁布共同管道建设基金收支保管

13、及运 行办法和共同管道系统使用土地上空或地下之使用程序使用范围 界线划分登记征收及补偿审核办法,2003 年颁布共同管道工程 设计标准。2、国外综合管廊工程行业标准建设情况日本共同沟标准的制定起步较早,早在1890年颁布了水道条 例,1957年颁布上水道法,1958年颁布下水道法, 1963 年颁布第一步共同沟法规有关修建共同沟的特别措施法,同年又 颁布共同沟设计指南,统一共同沟建设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之后 几十年陆续颁布相关配套标准,如1964年颁布电气事业法,1984 年电气通信事业法等。2000 年日本颁布了大深度地下空间公 共使用特别措施法和日本大深度地下公共使用特别措施法施行 令,确立

14、了深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的原则和程序,地下空 间管理综合立法正式完成。此外,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综合管廊建设标 准体系。二、我省地方标准建设现状及体系研究必要性(一)我省地方标准建设现状近年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大力推进综合管廊工程建设,重视 综合管廊工程标准化的指导工作。组织编制发布了福建省城市综合 管廊建设指南(修编),同时,积极发挥地方城市人民政府和基层 建设单位的作用,指导厦门、福州、平潭等地综合管廊建设单位开展 标准编制工作,有序推进我省综合管廊工程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厦门等地积极相应省厅号召,高度重视综合管廊工程的标准化建 设工作,厦门市政园林局、厦门市建设局、

15、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 部门,基于近十年管廊建设管理经验,组织编制了厦门市综合管廊 工程技术规范(试行)、厦门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技术 规范(试行)等地方标准,有效指导本地区的管廊建设。(二)我省地方标准体系研究必要性我省综合管廊工程建设起步较早,但不同城市和地区存在建设水 平不一、发展差异较大等问题。整体建设呈现专业人才短缺、管理经 验不足,标准规范短缺、不适应工程需求等问题,亟待通过加强标准 化工作管理,构建该领域标准体系,指导服务我省综合管廊工程建设 行业发展。1、有利于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组织开展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研究,并在工程实践过 程中不断健全完善提升,能够促进加强该领域开展工程技术科学性、 系统性研究和总结提升,指导优化标准立项和编制管理,做到精准编 制和精准实施;有利于提高标准编制的科学性、协调性和适用性,减 少标准重复和交叉矛盾,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提供标准服 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