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653750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通用版)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通用版)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通用版)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通用版)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版)2017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2逐题对点特训121(2016黑龙江大庆质检)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意义。(1)已知25时:xSO2(g)2xCO(g)=2xCO2(g)Sx(s)Hax kJ/mol2xCOS(g)xSO2(g)=2xCO2(g)3Sx(s)Hbx kJ/mol则25时COS(g)反应生成CO(g)、Sx(s)的热化学方程式是xCOS(g)=xCO(g)Sx (s) H0.5(bxax) kJ/mol。(2)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图1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2表示在2 L的密闭容器中

2、,反应过程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时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N2(g)3H2(g)2NH3(g)H92_kJ/mo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由图2信息,计算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NH3)0.03_mol/(Lmin),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 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填“a”、“b”、“c”或“d”)。由图3信息,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c点,温度T1T2(填“”、“”或“”)。(3)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与NH3溶于水充分反应,所得溶液

3、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H)c(OH)c(HSO_)2c(SO)c(NH)或c(SO)c(NH3H2O)c(H2SO3)(填写粒子浓度表达式)(已知H2SO3K11.7102,K26.0108,NH3H2OK1.8105)。解析:(1)将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由(一)2 得xCOS(g)=xCO(g)Sx(s)H0.5(bxax)kJ/mol。(2)H508 kJ/mol600kJ/mol92 kJ/mol。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根据图2可知,010 min内氮气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6 mol0.3 mol0.3 mol,010 mi

4、n 内v(NH3)2v( N2 )20.03 mol/(Lmin)。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 L,则压强增大的瞬间n(N2)不变,随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物质的量减少,因此n(N2)的变化曲线为d。图3表示平衡时氨气的百分含量与氢气起始物质的量的关系,达平衡后,增大氢气用量,氮气的转化率增大,故a、b、c三点中,c点氮气的转化率最高。由图3可知,氢气的起始物质的量相同时,T1温度下平衡后,氨气的百分含量较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氨气的百分含量增加,故温度T1NH3H2OHSO,故NH4HSO3溶液显酸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H)c (

5、NH)c(OH )c(HSO)2c(SO ),所以c(H )c(OH)c(HSO)2c(SO )c(NH)。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HSO)c(SO)c(H2SO3)c(NH3H2O)c(NH),结合电荷守恒式可得c(H)c(OH)c(SO)c(NH3H2O)c(H2SO3)。2化学反应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工业生产可以用NH3(g)与CO2(g)经过两步反应生成尿素,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则NH3(g)与CO2(g)反应生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 (g)CO2 (g)=CO(NH2 )2 (s)H2O(l)H134 kJ/mol。(2)已知反应Fe(s)CO2(

6、g)FeO(s)CO(g) Ha 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下:温度/500700900K1.001.472.40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a(填“”“”或“”)0。在500 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Fe和CO2的起始量均为4 mol,则5 min后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生成CO的平衡速率v(CO)为0.2_molL1min1。700反应达到平衡后,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C(填字母)。A缩小反应器容积B增加Fe的物质的量C升高温度到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3)硫酸厂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废气。当吸收液呈

7、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B。已知n(SO):n(HSO)11时,pH7.2Ac(Na)2c(SO)c(HSO)Bc(Na)c(HSO)c(SO)c(H)c(OH)Cc(Na)c(H)c(SO)c(HSO)c(OH)解析:(1)根据图示可写出2NH3(g)CO2(g)=H2NCOON2H4 (s)H272 kJ/mol 和H2NCOONH4(s)=CO(NH2)2(s)H2O(l)H138 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 2NH3 (g)CO2 (g)=CO(NH2 )2 (s)H2O(l) H134 kJ/mol。(2)由于Fe 和 FeO均为固体,故该反应平衡常数与二者无关;K随着

8、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a0;设平衡时反应生成的CO物质的量为x,则平衡时CO2、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x) mol 和x mol,根据K1,解得x2,即CO2的转化率为50%,生成CO的速率为0.2 molL1min1。A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相同,缩小反应器容积对平衡无影响;B项,增加固体的量,对浓度无影响,故平衡不移动;C项,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项,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3)混合液呈中性,即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确定A项正确,C项错误;根据n(SO):n(HSO)1 : 1时pH7.2可知,当溶液呈中性时c( HSO)c(SC),即B项正确。

9、3(2016湖南衡阳联考).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CH3COOH1.8105NH3H2O1.8105难溶物溶度积常数(Ksp)BaSO41.11010BaCO32.6109(1)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的操作是B(填字母代号)。A加热B加水稀释C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D加少量冰醋酸(2)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3)工业中用BaSO4制取可溶性钡盐的方法是先用饱和纯碱溶液浸泡BaSO4粉末,并不断搅拌和补充纯碱,使BaSO4转化为BaCO3,然后将BaCO3与相应的酸反应。现

10、在足量的BaSO4悬浊液中加纯碱粉末并不断搅拌,为使c(SO)达到0.01 mol/L以上,则溶液中c(CO)应不低于0.24mol/L(保留两位小数)。.(1)乙醇是重要化工产品和液体燃料,可以利用下列反应制取乙醇:2CO2(g)6H2(g)=CH3CH2OH(g)3H2O(g) Ha kJ/mol在一定压强下,测得上述反应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温度/KCO2转化率n(H2)/CO25006007008001.545%33%20%12%2.060%43%28%15%3.083%62%37%2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上述反应中的a0(填“”或“”)。在一定压强下,增大的值,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不变

11、(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以二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H3OCH312e16OH=2CO11H2O。解析:.(1)醋酸的电离平衡为CH3COOHCH3COOH ,加热,电离程度增大,电离平衡常数增大,A项不符合题意;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B项符合题意;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对醋酸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电离程度减小,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C项不符合题意;加少量冰醋酸,醋酸浓度增大,根据“越稀越电离”的规律可知,电离程度减小,而平衡常数不变,D项不符合题意。(2)醋

12、酸铵溶液中,CH3CO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NH水解使溶液显酸性,而CH3COOH与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故CH3COO和NH,在相同浓度时的水解程度相同,故CH3COONH4溶液显中性。(3)当c(SO)0.01 mol/L时,c(Ba2) mol/L1.1108 mol/L,则溶液中c(CO) mol/L0.24 mol/L。.(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时,CO2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左移,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即a0。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2)该燃料电池中,二甲醚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通入二甲醚的电极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

13、H3OCH316OH12e=2CO11H2O。4.(1)已知11 g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放热511 kJ,1 mol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吸热44 kJ,写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3H8(g)5O2(g)=3CO2(g)4H2O(1)H2 220 kJmol1。(2)某燃料电池以熔融K2CO3为电解质,以丙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3H85O2=3CO24H2O,则通入丙烷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3H820e10CO=13CO24H2O,为了使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必须在通入的

14、空气中加入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为CO2。.某课外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发现,高铁酸根(FeO)在溶液中呈紫红色。(3)电解过程中,X极区溶液的pH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和Fe6e8OH=FeO4H2O。(5)若在X极收集到672 mL气体,在Y极收集到168 mL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则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0.28g。(6)在碱性锌电池中,用高铁酸钾作为正极材料,电池反应为2K2FeO43Zn=Fe2O3ZnO2K2ZnO2,该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FeO6e5H2O=Fe2O310OH。解析:(1)11g丙烷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故1 mol C3H8燃烧生成CO2与液体水时放出热量为511 kJ4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