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崩塌勘查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652678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崩塌勘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xx崩塌勘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xx崩塌勘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xx崩塌勘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xx崩塌勘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崩塌勘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崩塌勘查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0前言10.1 任务由来10.2 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程度10.3 工作的目的和任务10.4 前人地质工作研究程度10.5 勘查工作的依据20.6 勘查工作概况及工作质量评述20.6.1勘查时间、勘查范围20.6.2 勘查完成工作量30.6.3 勘查工作质量评述31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41.1 地理位置与交通概况41.2 气象、水文51.2.1 气象51.2.2 水文5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62.1 地形地貌62.2 地层岩性62.3地质构造与地震72.3.1 地质构造72.3.2新构造运动72.4 水文地质条件72.5 人类工程活动83危岩区工程地质条件83.1地形地貌83.2地层岩性93.

2、3地质构造94危岩体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104.1危岩分布、类型及形态特征104.1.2危岩破坏方式104.1.3崩塌源堆积体、滚石的分布及特征104.1.4危岩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114.2 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144.2.1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144.2.2危岩形成机制分析145 危岩稳定性评价与危害性155.1危岩变形现状155.2定性分析评价155.3危岩体稳定性定量分析165.4破坏后的运动计算175.4.1运动形式175.4.2运动速度计算185.5崩塌堆积体的稳定性分析评价205.6坡面滚石的稳定性分析评价206 崩塌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216.1崩塌发展变化趋势216

3、.2危害性预测217 结论与建议2271 结论2272 建议22附件目录01 探槽、探井展示图02 勘查工作经费决算书03 施工照片集04 稳定性计算书附图目录图号 图名 比例尺 1:100 0前言0.1 任务由来0.2 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程度512”地震发生后,XX山崩塌产生崩塌体积约1500m3,在坡体中部形成堆积体。根据崩塌规模等级表0-1,XX山崩塌属于小型崩塌。表0-1 崩塌规模等级灾害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体积 V(104m3)V100100V1010V1V1坡体中上部依然残留由强风化砂岩和残积块碎石土组成的约190m3,分布在崩塌堆积体的上方,危岩体后缘张开小型裂缝,且被多组裂隙

4、切割,在暴雨和地震等不利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可能再次崩塌,崩塌堆积体部分块碎石处于临界状态,在暴雨和地震等作用下会产生滚石。XX山泥石流(崩塌)危险区面积约1万m2,关心村13组居民坐落在危险区下方,有19户居民62人,估计受威胁直接损失150万左右,一旦崩塌变形加剧,将威胁村民的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滑坡灾害危害对象的重要性和灾害损失程度确定危害等级为三级(详见表0-2)。表0-2 防治工程分级级 别危害对象县级和县级以上城市主要集镇。或大型工矿企业、重要桥梁、国道专项设施一般集镇。县级或中型工矿企业省道及一般专项设施受灾程度危害人数/人10001000500500受灾程度直接经济

5、损失/万元10001000500500间接经济损失/万元1000010005005000施工难度复杂一般简单工程投资/万元100010005005000.3 工作的目的和任务1.2.1目的本次勘查主要目的是根据XX晓坝镇关心村13组XX山崩塌(泥石流)发育的自然环境、形成条件、崩塌的基本特征及危害,为崩塌治理方案选择和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1.2.2 任务对关心村13组XX山泥石流(崩塌)地质灾害进行详细勘查,评价其地质环境条件、边界、规模、结构,斜坡体和潜在滑带的岩土成份和物理力学指标。评价泥石流的危险性;对崩塌(泥石流)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危害性和防治必要性做出评价,提出防治对策

6、和防治方案建议和防治工程初步设计的地质依据。0.4 前人地质工作研究程度在XX境内,前人地质工作较多,主要地质成果有1994年完成的XX幅(1:5万)区域地质普查、1990年完成(1:10万)涪江流域环境地质调查评价、1998年完成的XX市(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1994年完成的XX省XX凯江上游柳家磨房道喜沟段泥石流勘查、1996年完成的XX省XX凯江上游插秧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2005年完成的1:50万XX市地质灾害调查与规划、2006年完成的XX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2008年XX省“5.12”地震灾区XX市XX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前人所做的地质工作以区域性基础地质研

7、究为主,全面地反映了XX境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时代与层序、地质构造与岩性组合、地下水类型与富水性及其补给、迳流和排泄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方面的内容,对区内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发育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初步评价。由于工作比例尺小,工作精度低,针对地质灾害的调查与评价工作不够,前人所做的地质工作不能满足XX本次地质灾害应急勘查工作精度要求,但这些工作为本次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表1 前人主要工作一览表资料类型工作时间编制单位比例尺资料名称区域地质1971年XX地质局第二区测队1:20万XX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1994年XX省地质矿产局化探队1:5万XX幅区域性地质普查 区域水文地质197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

8、731部队1:20万XX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区域环境地质1998.10XX地矿局909地质队1:50万XX市(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990年XX地矿局909地质队1:10万涪江流域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2005年XX省XX市国土资源局1:50万XX市地质灾害调查与规划报告地质灾害勘查1994年XX地矿局909地质队XX凯江上游柳家磨房道喜沟段泥石流勘查报告1996年XX地矿局909地质队XX凯江上游插秧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书2006年XX地矿局909地质队1:10万XX省XX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水文地质调查2005.6XX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5万XX红层丘陵地区“找水打井

9、”工程调查与区划报告0.5 勘查工作的依据XX山崩塌勘查主要按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进行,并参考如下规范和规程开展工作。1、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指挥部 2004.12.);2、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502879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7、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L/T51852004);8、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B50/1432003);

10、9、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T /T02202006);10、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0141-94);11、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12、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13、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14、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0.6 勘查工作概况及工作质量评述0.6.1勘查时间、勘查范围我单位在勘查设计书通过评审后,按评审意见对勘查设计书进行认真修改并报专家组认定后,组织测量、地质、探槽及后勤等人员进场开展工作。本次勘查于2010年1月17日全面完成了各项野外工作,1月19日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理工程师对野外工作进行了验收

11、。各项资料的汇总并经室内整理、综合分析,于2010年3月18日完成本勘查成果报告。根据收集的资料和现场调查分析,崩塌源所在坡体宽度近30 m, 坡高达40m,坡度达45左右,坡体后缘发育裂缝较短;关心村13组部分居民居住在坡体前缘坡脚下的XX沟流域;根据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和坡体的规模、将来发生崩塌(泥石流)灾害危害影响范围等情况等。确定勘查范围为从山顶到居民房位置及泥石流潜在区初步判定周界向外围拓展50m左右,勘查面积为:0.22Km2(详见平面布置图)。0.6.2 勘查完成工作量本次勘查工作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作业,包括资料收集、地形图测量、地面调绘、工程测量、探槽等。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0-2。

12、勘查工作完成主要工作量统计表 表02项 目比例与精度单位设计工作量实际完成工作量工程测量一级导线km22图根点点2525四等水准点55测图面积地形测量1:500Km20.040.04全流域1:2000Km20.180.18剖面测量1:500km111:2000km0.90.9定位测量组日1212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1:500Km20.180.18山地工程浅井m/个75/1540.5/15槽探m3/个96/485.12/40.6.3 勘查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查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各单项工作第一手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项目负责人随时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13、,对达不到技术要求的坚决返工。由单位质量、安全相关部门组成的检查小组对现场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指导。本次勘察工作全面完成了设计书所要求的各项任务,野外资料齐全、准确、可靠,为最终勘查报告的编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勘查工作采取的具体措施及要求:1、工程测量测量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各项测量精度均达到有关规范的要求。地形图测量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并实地绘制草图,配笔记本电脑,运用较先进的地形测图软件(南方CASS5.0)组成的数字化测图系统进行作业,既提高了野外地形碎部测量的精度,又大大缩短了内业图件编辑的时间。最终图件成果采用了电子文件的方式直接提交供地质勘查工作使用,给内业图件的绘制提供了方便。工程测量对重要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点、勘探点、勘探剖面,采用全站仪进行了准确的初测及施工结束后的定测,以保证其有足够的精度,提交了相应的成果资料。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绘的范围和比例尺与地形图相同(1:500),主要采用半仪器法(地质罗盘定方位、皮尺测距离)对地层、岩性、裂缝及变形破坏界线进行勾绘,确定不稳定区、地层产状、裂隙点位置。除上述简易工程地质测绘手段外,还进行了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