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64222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黔之驴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窥、骇、遁、噬、习、狎、计、尽、去2. 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特殊用法:船、蹄、近3. 理解本文所蕴含的寓意。 学习重点、难点 1. 积累文言实词,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特殊用法。2. 通过品味精彩的语言,理解本文的寓意。 知识梳理 1. 比喻说理。比喻说理,就是运用 说明抽象道理,变 为简明,表述 而有较强的说服力。一个恰到好处的比喻,胜过一篇平淡的议论。运用比喻说理,首先要找准 ; 其次,比喻要 。如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来告诫 ,柳宗元用“黔之驴”来比喻2.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文言文中名次活用为动词的情况很多,活用以后,

2、名词 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驴不胜怒,蹄之”中的“蹄” 就是“用蹄子踢”的意思;“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就是“打洞”的意思。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 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稍近,意 狎”中的“近”是“靠近”的意思;“弛担持刀”中的“弛” 是“卸下”的意思。课前预习1. 本文选自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他与(朝代)的韩愈齐名,并称。2. 本文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篇,其他两篇分别是3. 加点字注音窥之()憖憖然()远遁()虎大骇() 噬()益狎()跳踉大 ()()4. 认真阅读课文和课下注释5.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政治遭遇。自

3、主学习.解释下列词语1.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至则无可用 3.以为神,蔽 林间窥之4. 稍出近之,慭慭然 5.虎大骇,远遁6.以为且噬己也7.益习其声8.稍近,益狎,荡倚冲冒9.驴不胜怒,蹄之10.技止此耳11.跳踉大 12,尽其 肉,乃去二、解释句子中“之”字的含义1. 黔之驴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3.驴不胜怒,蹄之4. 虎因喜,计之曰品味探讨1. 文中哪些词语刻画了驴的形象 ?怎样的形象?3. 从文中所刻画的两个形象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4. 请为本文加一个揭示其寓意的结尾。延伸拓展1. 查找资料,抄写原文结尾,并体会其作用。2. 查找资料,抄写三戒并序,并体会其作用。3. 查找资料,自

4、主学习柳宗元 三戒的另两篇文章临 江之麋、永某氏之鼠。初一第二学期第七单元黔之驴学案解读提示解读提示(仅供参考)品味探讨1. 动作描写:“鸣”、“蹄”虽是庞然大物,却只会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 人,是一个徒有其表、外强中干的形象。2. 心理描写:“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 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博”、“技止此耳”“跳动作描写:“蔽”、“窥”、“骇”、“遁”、“稍出 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荡依冲冒”、 踉大 9、“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心存恐惧,但它反应迅 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经过反复试探,终于 大胆出击,

5、击中对方要害,终致对方于死地,是一个机智、 勇敢的形象。3. 从“虎”的角度分析:(1) 任何貌似强大的凶恶之徒,其本质都是虚弱的(2) 面对突入起来的“强敌”,不能贸然妄动,而要深 入调查,摸清要害,方能胜券在握从“驴”的角度分析:(1) “落后就要挨打”、“优胜劣汰”(2) 面对强敌,要沉着应付,自制忍耐,以智求得生机从“好事者”的角度分析:某些官僚主义者,不顾具体实情,盲目引进,致使人才被荒废、扼杀4. 略 延伸拓展 1. 原文结尾:噫!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 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 今若是焉,悲夫 !作用:画龙点睛2. 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 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 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作用:点明三戒的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