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三四单元复习资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633610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三四单元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三四单元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三四单元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三四单元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三四单元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三四单元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三四单元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心整理 第三单元 收入与安排第 七 课 个人收入与安排第一框 按劳安排为主体 多种安排方式并存一、按劳安排为主体 我国的安排制度: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1. 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安排的根本原那么;在我国安排方式中占主体地位由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确定的2根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供应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安排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按劳安排的两种详细形式:国家机关、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农夫土地承包收入等4.

2、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安排?前 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根底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开展水平干脆缘由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5意义:对劳动者: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踊跃性和缔造性,鼓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开展;对社会:按劳安排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安排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坐享其成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认,是歼灭剥削和消退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表达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同等安排的社会地位 二多种安排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安排 1.含义:生产要素全部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全部权参加收益安排主要存在于私营与外资经济2.内容:参加收益安排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3、等种类对应形式按资本要素安排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按劳动要素安排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按技术要素安排技术入股、专利运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安排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按信息要素安排供应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按土地要素安排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3.意义:国家角度: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全部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确实认,表达国家对公民权利的敬重,对劳动、学问、人才、缔造的敬重;个人角度:有利于让一切劳动、学问、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缔造社会财产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

4、民。4原那么:各生产要素按奉献参加安排。其次框 收入安排与社会公允一、社会公允的重要表达1.公允:收入安排公允是社会公允的根本内容。2.收入安排公允:主要表现为收入安排的相对同等,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保证人们的根本生活须要。3.收入安排公允的意义: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有的表达。4、如何实现收入安排公允?一个制度保证,两个重要举措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重要举措-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安排中的比重、劳动酬报在初次安排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开展同步,劳动酬报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重要举措-再安排更加留

5、意公允 二 、兼顾效率与公允安排原那么1、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产的增加。公允收入安排的公允:主要表现为收入安排的相对同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根本生活须要。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相同性。表此时此刻:效率是公允的物质前提;公允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3.处理好效率与公允关系的原那么和详细要求原那么:初次安排和再安排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允,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允。详细要求: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差距过于悬殊。既要落实安排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舞创业致富的同

6、时,倡议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第一框 国家财政一、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2.内容、本质、目的内容: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安排本质:是一种安排关系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安排关系目的:国家履行对内对外职能3.财政的实现过程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4、财政巨大作用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允,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一般涉及民生问题.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支持根底设施和重大工程建立、支持弱势行业如农业、根底设施行业、新兴产业和落后地区如西部、农村的开展 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留意:财政政策的运用 二 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国家通过必须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

7、来的资金。形式: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税、利、债、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A根底性的影响因素经济开展水平.根本上加快经济开展,大力增加社会财产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蛋糕要做大B安排政策制定合理的安排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蛋糕要切好2、财政支出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展安排和运用的过程。分类用途:经济建立支出、科教文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3、财政收支关系财政盈余,收入支出,财政赤字,收入支出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

8、是指当年的状况其次框 征税和纳税一、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根本形式 地位2、税收的根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这是税收区分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记。三者严密联系不行分割: 3、税收的种类遵照征税对象划分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根本义务1、为什么要依法纳税?从税收的地位看: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相同的。从我国税收的作用看: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需以社会各界缴纳

9、的税收作为物质根底。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供应效劳的同时,必需担当义务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含义手段处理联系偷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瞒、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欺瞒、隐瞒等方式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惩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P72-73相关链接四种违法行为从程度上越来越高,其违法性也一个比一个强。违反税法规定,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欠税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骗税纳税人用欺瞒方法获得国家税收实惠的行为骗取税收实惠抗税纳税人以暴力、威

10、逼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暴力、威逼等手段3、增加“依法纳税”的意识必需担当义务自觉依法诚信纳税要增加对国家工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视意识,以主子翁的踊跃看法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运用,对贪污和奢侈国家资财的行为进展指责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即纳税人的权利第四单元 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 市场配置资源一、市场调整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2. 资源配置的两种根本手段:打算和市场 3、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确定性作用的经济。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展。其实质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 5

1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刚好、敏捷的反映市场供求的改变,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踊跃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市场失灵1、市场调整的局限性:市场调整不是万能的。市场不能调整的领域: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应问题;不让市场调整的领域:枪支弹药及危急品、麻醉品等不能让市场来调整。市场调整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2、单纯市场调整导致的后果:因此,须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奢侈;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

12、入安排不公允,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紧要的两极分化。 三、标准市场秩序: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条件:公允、公正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依靠市场规那么来维护。1.市场规那么形式:以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市场道德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详细的规定详细内容:市场准入规那么:但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那么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那么:制止各种形式的地方爱护主义、非法垄断及其非法竞争行为市场交易规那么自愿、同等、公允、诚恳信用 2.建立信用体系缘由:A诚恳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B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混乱,进而导致投资缺乏、交易萎缩、经济衰退。措施:A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

13、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标准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B 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监视和失信惩戒制度。 3.个人:法律道德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要学法、尊法、遵守法律、用法;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风气。其次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确定性作用的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 根本标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根本目标共同富有 内在要求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社会

14、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特长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科学的宏观调控1.缘由:弥补市场调整的缺乏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确定公有制和共同富有的根本目标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开展,既须要充分发挥市场调整的作用,又须要科学的宏观调控。2.宏观调控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展的调整和限制。3.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经济立法,制定法律法规,供应法律依据;经济司法,保证执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行政手段: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纳带有强制性的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