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学情分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59881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厘米》学情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认识厘米》学情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认识厘米》学情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厘米》学情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厘米》学情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厘米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 通过一上“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这一课就是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这一课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显得尤为重要,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的基础。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年

2、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发展空间观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度。由于二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二、学法分析1、学情分析: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2、学法指导:在

3、教学内容上,尽量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精神。寻找有关与生活实际的物体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三、教法分析 为了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联系生活: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探究:教学过程中应将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3、合作交流: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等活动来巩固新知,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通过看、量、比等学

4、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四、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一)动手操作,情境导入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长度单位:新学期我们要买书皮包书,要知道数学书两条边的长短,怎么办?先来研究数学书的短边有多长呢?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学具(橡皮、回形针、一角的硬币、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测量观察后发现测量结果不同,提出质疑: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短边,可是量的结果却不一样?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如果我们要测量桌子的长

5、度,再用小方块一个个去摆,你觉得方便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引出测量工具尺子。(二)引导探究,训练技能 1、认识尺子。 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找一找尺上都有些什么。知道尺上各部分的名称:刻度、刻度线、“0”刻度。接着帮助学生会看尺上的刻度,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探究扫清障碍。最后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这里的设计从表象逐渐抽象出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认识1厘米。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1)看一看: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2)指一指 :在尺上指出1厘米。(3)说一说:尺上多长的距离是1厘米。(4)比一比:借助边长1厘米的小方块用手比画1厘

6、米,然后脱离小方块比画1厘米有多长。反复几次,让学生记住1厘米的长度。(5)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尺上指2厘米、5厘米和其他的几厘米。 让学生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4、用厘米量。 第一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汇报量法(学生可能有以下量法) 第一种:从尺的0刻度开始量。 第二种:从尺的顶端开始量。 第三种:从尺的其他刻度开始量。 比较择优,从而明确:尺上有0刻度,就从刻度0开始量,如果尺断了没有刻度0,可以从其他刻度开始量。不同

7、的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二步:请你再量一量数学书的短边吧。学生测量后可能会说15厘米不到或14厘米多一些。那么它最接近几厘米呢?教师指出数学书的短边可以说大约长15厘米。(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练习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发展性。 1、判断量法:通过让学生举手势判断测量的正误,有没有从0开始量,有用断尺量的,可是读数时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题。通过这一题的训练,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 2、测量比赛:课件出示四件物品,请四人小组合作,先估测再量出彩带的长、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粉笔盒的高,比一比哪组测得又快又准。学生合作进行测量比赛,之后反馈测量结果。(四)

8、、课堂总结,升华知识 第一步1、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第二步:2、拓展提高:前几天老师做衣服的时候,需要知道腰围一圈的长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使 学生感受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教师小结:其实人们为了测量更方便,不仅发明了直尺、 三角尺,还发明了卷尺、皮尺等(课件欣赏),我们在生活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进行测量。 五、板书设计分析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