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556322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邮移动通信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邮移动通信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邮移动通信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邮移动通信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邮移动通信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邮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邮移动通信实验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日 期: 一、实验目的1移动通信设备观察实验1.1 RNC设备观察实验a) 了解机柜结构b) 了解RNC机框结构及单板布局c) 了解RNC各种类型以及连接方式1.2 基站设备硬件观察实验a) 初步了解嵌入式通信设备组成b) 认知大唐移动基站设备EMB5116的基本结构c) 初步分析硬件功能设计2 网管操作实验a) 了解OMC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b) 掌握OMT如何创建基站二、实验设备TDSCDMA移动通信设备一套(EMB5116基站+TDR3000+展示用板卡)、电脑。三、实验容1 TD-SCDMA系统认识TD-SCDMA是英文

2、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的简称,TD-SDMA是由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也是ITU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TD-SCDMA在频谱利用率、业务支持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有独特优势。TD-SCDMA由于采用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基本一致,因此,基站根据接收信号估计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比较容易。TD-SCDMA使用智能天线技术有先天的优势,而智能天线技术的使用又引入了

3、SDMA的优点,可以减少用户间干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TD-SCDMA还具有TDMA的优点,可以灵活设置上行和下行时隙的比例而调整上行和下行的数据速率的比例,特别适合因特网业务中上行数据少而下行数据多的场合。但是这种上行下行转换点的可变性给同频组网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TD-SCDMA是时分双工,不需要成对的频带。因此,和另外两种频分双工的3G标准相比,在频率资源的划分上更加灵活。图 1 3G网络架构2 硬件认知2.1 RNC设备认知TDR3000整套移动通信设备机框外形结构如图2所示。图 2 TDR3000 设备外观机框主要功能如下: 支持 14 个板位,作为19机框通用背板使用。 满足 P

4、ICMG3.0、PICMG3.1 规。 实现机框以太交换双星型物理连接拓扑。 对各前插板提供板位编号(HA07)。 对各前插板提供 Fabric、Base、CLK、Update 数据通路。 提供对所有 FRU 单元的IPMB 总线通路。 提供48V 冗余供电通路。如图2所示,ATCA 机框的UPDATE CHANNEL设计规则为物理板位1-13、2-14、3-11、4-12、5-9、6-10、7-8 两两之间设计UPDATE CHANNEL。图 3 机框背板功能分布示意图其中蓝色连线表示具有Update Channel 连线的板位分配,物理板位7,8 固定为两块交换板,其余板位固定为功能板。图

5、 4 机框背板接口后视图机框物理上是一种13U 标准的ATCA 插箱,机框背板主体尺寸为ATCA 标准定义部分:354.8mm426.72mm。主体之下为背板的风扇、电源接口引入部分,风扇接口包括风扇电源和IPMI接口,背板与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源接口包括两路48V 供电和四路风扇电源输入。背板与各前插板之间的电源接口采用分散供电方式,每个前插板有两路48V 供电。背板下部左右两部分中间位置各预留1 英寸安装输入电源插座(48V/风扇电源)。2.2 单板结构单板相关描述中,采用“逻辑板(物理板)”的描述方式,其中逻辑板为从软件功能及操作维护台显示的单板;物理板为硬件单板,其单板名称印刷在在物理单板

6、面板下方。采用该表达方式的目的,是便于使用者能随时直观地了解逻辑板与物理板的映射关系,避免不熟悉两种单板类型映射关系的用户频繁地查找单板对应关系表。TDR3000 各种单板的类型及功能如下:机框槽位布局如下,可以使用LDT软件查看硬件是否正常。其中使用的各单板功能如下: GCPA(GMPA+SPMC+HDD)全局控制处理板完成以下功能:l 全局处理板完成RNC全局资源的控制与处理、以及与OMCR的连接。全局控制板支持板载2.5IDE 80GB硬盘数据存储功能;l 处理以下协议:RANAP协议中的复位,资源复位,过载控制消息;SCCP管理、MTP3B管理、ALCAP管理、M3UA管理协议等;l

7、两块 GCPA 以主备用方式工作; RSPA(GMPA+SPMC)无线网络信令处理板完成以下功能:l 处理 Iu,Iub 接口的控制面协议以及传输网络高层协议,完成无线网络协议的处理,以及呼叫处理功能;l 处理的协议有:RRC 协议,RANAP 部分协议,NBAP 协议,无线资源管理;SCCP 部分协议,ALCAP 部分协议,MTP3B 部分协议,M3UA 部分协议,SCTP 协议等;l 两块 RSPA 以主备用方式工作; ONCA/IPUA(MNPA+GEIC)板的主要功能如下:l ONCA/IPUA(MNPA+GEIC)配合GEIB 后插板完成4xFE/GE 接口功能。l 网络处理器完成外

8、部 IP 到部IP 的转换、处理功能; TCSA(MASA)板的主要功能如下:l 支持控制面 Base 交换和业务面Fabric 交换两级交换,完成业务和控制面的L2、L3以太交换功能;l 固定使用 2 个交换板槽位,即框中的第7、8 槽位;l 同时完成整个机框的 ShMC(机框管理器)功能,同时兼容IPMC 功能,可根据不同ATCA 机框进行灵活配置;l 提供架框号的编码配置功能;l 支持对网同步时钟的接入、分配功能;l 以主备用方式工作; RTPA(MDPA)板由单板控制模块、单板以太交换模块、DSP 处理模块、电源模块、IPMC模块组成,主要功能如下:l 单板控制模块完成板的各种控制管理

9、功能;l 单板以太交换模块实现完成 RTPA(MDPA)板的以太数据交换;l DSP 处理模块主要由DSP 和其外围来实现,完成业务数据和协议的处理;l 电源转换模块从背板接入双路48V 电源,经过电源转换芯片转换后,给单板提供各种芯片正常工作的各种电压;l IPMC 模块主要完成单板上电的控制,以及温度、电压监控等功能。 PTPA(MNPA)板的主要功能如下:l 完成 IuPS 用户面协议处理功能;l GTPU 处理板,完成IP(OA)、UDP、TCP、GTPU 协议模块处理;l Host 部分完成网络处理器运行状态监视、性能统计等功能。2.3 Node B设备(基站设备)EMB5116室基

10、站主设备主要分为如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主机箱、电源单元、EMx板卡、风机及滤网单元、功能板卡。硬件单元排布如图5所示。图 5 EMB5116 槽位框图EMB5116基站整体系统结构如图6所示。图 6 EMB5116基站整体系统结构2.4 LMT-B软件使用LMT-B软件进行网络布配,完成光纤与RRU的配置1) 单天线模式配置配置参数如图7:图 7 单天线模式配置详细参数布配结果如图8:图 8 单天线模式配置结果2) 分布式单天线模式配置:配置参数如图9,布配结果如图10:图 9 分布式天线模式配置详细参数图 10分布式天线配置结果2.5 通过OMT创建基站Step1:准备工作首先选择需要接入的

11、RNC接口板,以及板上接口。记录下接口板位置,接口板对应IP地址,接口号等信息。实验时统一选择0为端口号。Step2:在OMT上配置IP端口根据基站实际所在RNC,打开对应OMC,选择网元参数配置,在对象树中找到IP承载级IP协议栈子层,右键点击,选择“创建IP端口”。图 11 找到IP协议栈子层+创建IP端口图 12 基本配置图 13 IP配置Step3:在OMC上创建NodeB创建第一步:图 14 创建第一步创建第二步:图 15 创建第二步创建第三步:图 16 创建第三步Step4 基站IUB口传输配置登陆LMT-B,V5版本用户名superuser,密码789456,选择指定IP连接No

12、deB,NodeB的IP地址填写10.10.0.192,该地址根据LMT-B帮助中各站型IP地址规则可以查询到。图 17 各站型板卡和IP地址说明登陆到LMT-B之后,选择配置管理传输资源管理传输参数配置,会出现如下界面:图 18 传输参数的设置【设置物理端口传输参数】:通过该处可以设置各种物理端口参数;【设置逻辑端口传输参数】:通过该处可以设置各种逻辑端口参数;【保存配置文件】:保存已经配置好的传输配置文件,建议保存名称采用NodeB的资产编号算出的EID,这样方便以后下发本地配置文件或者盲起操作时方便。【下发所有设置】:当所有参数设置完成后,需要选择下发所有设置,并且复位基站,同时选择生成

13、动态配置文件。具体操作为:选择对象树NodeB总体系统配置设置主机复位;【设置物理端口传输参数】在传输参数设置主界面上点击“设置物理端口传输参数”按钮,进入设置物理端口传输参数界面。选择设置业务以及信令Iub接口承载的物理类型:IUB接口参数设置:图 19 IUB接口参数设置【IUB接口承载业务类型】:选择IP;【IUB接口承载信令类型】:选择IP;【IPran下的FTP服务器IP地址】:固定选择192.166.32.8,OMCR服务器IP;【IPran下的SNTP服务器IP地址】:固定选择192.166.32.3,OMCR服务器IP;【IPran下的网元标示】:由RNC编号及逻辑基站ID编号

14、组成,前4位为RNC编号,后4位为逻辑基站编号,都为16进制,将组合的16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数即为所填写的值,举例:基站EMB5116在RNC的规划数据中是:RNC ID 为1(转换为16进制值为0001),Node B ID为748(转换为16进制值为2EC),则组合的16进制值为000102EC,将000102EC转换为10进制值为66284,该值即为 “IPran下的网元标识”处需要填的值。点击继续设置对应的IUB和接口板插槽号,选择实际使用的插槽号。图 20 Iub接口参数插槽号点击继续,设置NP工作模式,选择ATM模式。图 21 Iub接口参数工作模式以太端口配置:图 22 以太网端口配置设置逻辑端口传输参数,IP逻辑端口:图 23 逻辑端口传输参数(IP逻辑端口)在传输参数设置主界面上点击“设置逻辑端口传输参数”按钮,进入设置逻辑端口传输参数界面。选择设“IP逻辑端口”;IP模式下控制面链路,SCTP链路:图 24 逻辑端口传输参数(控制面链路)业务设置:图 25 逻辑端口传输参数(业务设置)至此,基站连接的创建完成。2.6 使用LMT-B软件观察信息1)板卡信息图 26 板卡信息2)光模块信息图 27 光模块信息3)Node B信息图 28 Node B信息四、实验总结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