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音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545700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音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音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音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音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音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音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音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课上的多媒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经验有限,生活中的形象再现得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音乐不同与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叙述;它也不同与美术,可以借用彩色线条来展示,但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丰富我们的课堂。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教媒体进入到我们的课堂,如:录音、录像、CD、VCD、DVD、电视、投影、多媒体设备、计算机网络等这些都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灵活性和交互性,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教媒体。它们的进入,使音乐教育朝现代化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手段,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

2、、枯燥的音乐理论趣味化、虚幻人形象直观化。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如果注意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育结构,提高学生艺体素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创设愉快氛围,让学生“想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学生有了兴趣,你以后的教学才更好的开展。在上低年级的音乐课时,每节课开始,我会播放一首动漫儿歌,让学生跟着音乐踏着轻快的步伐进入教室,然后随着音乐跟着老师又一起拍拍手、甩甩臂、耸耸肩。再随着录音一起表演上节课学的歌曲,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已让学生在听觉上、视觉上、动觉上都已激发起他们

3、的兴趣。音乐是人类的灵魂,学生听到专业设备合成制作的优美的音乐情绪也会高涨起来,首先从听觉上,就已经吸引上了学生;再一进到教室,一看到更直观的动漫图像,更是学生们的最爱了;而好动更是小孩子的天性,结合到音乐的律动,即训练到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动心理。火车开了是一首很活泼、很有律动的歌曲。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这首歌,进行音乐活动,让小朋友们表达出自己幸福欢乐的情绪。根据这首歌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个去北京旅游途中的教学过程,用FLASH制作了一辆很可爱,又有动感,而且会发出火车鸣笛声,开往北京的小火车,把学生的座位也设计成火车车厢,学生们一看到精美的动画结合逼真的鸣笛声,马上就吸引了

4、在场的学生,激发起他们想学,想参与的兴趣,于是我便抓住这一积极的情趣,开始了新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过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电教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起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想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合所带来的美的感受。二、创设音乐形象,让学生“乐学”音乐课程是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促使学生与音乐的沟通:学生忘我地投入到音乐体验中,为之陶醉,因之动情,以心灵感应音乐,与音乐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作品的鲜明艺术形象,诱发学生情绪,营造美感环境,产生共鸣效果。运用多媒体

5、制作优美的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情绪,调支学生的内心情感,使他们融情于音乐艺术之中。例如:在教大鹿这一课时,我用多媒体精心制作了一个POWERPOINT课件,设计了清早起来,在大森林里,有很多小动物在玩耍,还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是大鹿的家,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户往外看其它动物在玩耍的画面,用大鹿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然后让学生去想象是谁在敲门呢?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就挖掘出来了,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小松鼠摔跤了,来请大鹿帮忙。也有的说小动物们在打架了,请大鹿去解围。小朋友们都根据刚刚从画面里看到的情景,继续把故事编的很完整。老师这时候就说:“同学们

6、来听一首歌,从歌曲里面找答案。”完美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发挥了学生们的想象力,也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去感受到故事的发展过程,也能更深刻的理解歌曲内容。又如:在欣赏挪威作曲家作曲的管弦乐晨景时,我也是借助FLASH动画,展现黎明的景图:晨曦微露,晨雾缭绕,随着太阳冉冉升起,朝霞划破长夜的黑暗,色彩变幻多姿,开空越来越清爽明亮。最后到音乐达到高潮时,使人看到红日高悬,光华四射,洒满大地的灿烂景象。学生们边听、边哼、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这样通过“画面”辅助聆听,使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的境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

7、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就拿中国民歌来说吧,各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去体会,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也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而是了解了这个民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而音乐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学生接授。如我在上二年级西藏民谣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首歌时,把藏族的建筑、歌舞形式、风俗、服装做成课件,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通过这些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与怎样表现歌曲也就自然明白了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占了不小的比例。它

8、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教师不可能在上课的时候带上几十种乐器去展示,也不可能熟悉几十种的演奏技巧。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唯一的手段就是利用现代化多谋体教学。教师把各种乐器制作成图片并给它配上它的音色,这样学生就一目了然,不仅认识了乐器,而且对各种乐器的音色也有所了解。通过录像,学生还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我在欣赏

9、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时,我就用POWERPOINT先制作好圆号、双簧管、小提琴、小号和木琴的图片,并加上它们的声音,先让学生认识这些乐器,并熟悉它们的声音特点,然后再播放曲子给学生辨别,学生就很快把这些乐器辨别出来了。这样既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艺术的享受。因此,多媒体教学是音乐欣赏教学的最有效的电教媒体,学生能这么直观形象的认识到音乐,也促使学生“乐学”。三、插上放飞的翅膀,让学生“爱学”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这一。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

10、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一年级第一册快乐的小熊猫时,播放录音,让学生们边听边感觉乐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猫愉快劳动的情景,复听时就利用电脑把音乐剪切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让同学们边听边想“大森林的早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就会在第一部分音乐里发挥想象,找他们听到的大自然的声音。再播放第二部分,让学生们边听边想“小熊在打水的时候,你好像又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们又会在他们对音乐的感觉中去找答案。最后引导学

11、生,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编创结尾,并利用乐器、人声、拍打动作为乐曲做结尾。 又如:学生对电脑都是很感兴趣,高年级的学生对电脑已经很了解,操作起来也很得心应手了,我在欣赏智取威虎山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时,我就会利用学生喜欢上网这一兴趣,让他们在课前先上网查一些相关知识,如:“我国有几种戏曲剧种?并说出五种以上。”“京剧是哪个地方的戏种?”“京剧的伴奏特色是哪三大件?”等等。这样的话学生自己找的答案就会比老师教的答案记得牢。一节课后,学生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证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音乐创造能力和自身的学习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容易,并且勇于思维、敢于创造,让孩子们“爱学”。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外活动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音乐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是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教育学的直观性原则。使我们的音乐教育永远充满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