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545146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单元过关检测1(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模拟,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然则鼓民力奈何?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中国礼俗,其贻害民力而沿习至深,害效最著者,英若吸食鸦片、女子缠足二事孰知种以之弱,国以之贫,兵以之窳(yu,粗劣),胥于此焉。材料二其开民智奈何是故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欲讲西学,非另立选举之法,别开用人之途,而废八股、试帖、策、论诸制科不可。严复原强(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贻害民力最甚的“礼俗”是什么?有什么危害?(2)结合所学知识分

2、析严复为什么提倡“开民智”?据材料二指出他认为“开民智”的具体措施。2(东北三省三校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箝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梁启超年谱长编材料二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梁启超爱国论材料三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

3、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材料一中的“病”与“药”分别指什么?(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核心思想。(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方式及其影响。主要影响:促进思想启蒙;激发爱国热情;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盖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任是也。宋教仁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词材料二我现在不怕国民党用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住置上。袁世凯材料三请回答:(1)辛亥革命后,中国民

4、族资产阶级最大的政治愿望是什么?(2)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能否把袁世凯“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3)袁世凯用什么手段解决了他害怕出现的情况?袁世凯下一步又干了什么?解析:本题以宋教仁和袁世凯的言论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两种力量斗争的理解能力。辛亥革命后,宋教仁等革命党人欲通过议会斗争维持共和制度,而袁世凯则通过各种手段,建立起了专制独裁统治。第(1)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并加以概括;第(2)问要结合辛亥革命后的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第(3)问注意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来回答。答案:(1)实行议会政治,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不能。理由:袁世凯代表着北洋封建军阀的利益,掌握了政府的实

5、权,中国的封建势力仍然强大。(3)派人刺杀了宋教仁。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公开复辟帝制。4(2010年高考山东卷,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谭嗣同仁学(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对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积极作用,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的迁移和理解能力。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

6、提炼信息,并结合谭嗣同的主张加以论证。从材料中“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可知“君”由“民”选举产生;“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可以看出“民”同样可以废“君”;这实际上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权在民”的思想;第(2)问“主权在民”的思想在辛亥革命中体现为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要从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的进程,尤其是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角度分析其实际运用。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若概括答出“主权在民”也可得分)。思想家:卢梭。(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7、,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宁夏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4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所谓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摘自法国人权宣言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

8、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可决弹劾之。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根据材料一,人权宣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与其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体现了什么原则?(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分析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得出各自体现的原则。第(2)问实际上考查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注意从“近代民主政治发展史”的角度进行思考,围绕民主政治方面表述。答案:

9、(1)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2)理解: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摘编自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二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摘编自中华

10、民国临时约法(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各自的思想主张。(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二者的根本目的有何不同。解析:本题以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宪法为切入口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概括即可;第(2)问结合颁布宪法的政治派别分析回答。答案:(1)材料一: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2)材料一:维护君主专制,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材料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7(2010年4月济南市高三二轮模拟,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2年初“工业建设会”发表成立旨趣:丕(大)焕新猷(计划),自必首重民生,为更始之要义;尤必首重工业,

11、为经(治理)国之宏图往者忧世之世,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难而无效也,则以专制之政毒未除,障害我工业之发达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形容众人归向)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1912年2月28日民声日报材料二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南京临时政府颁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得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教育要遵循的思想是什么?谈

12、谈这一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作用。解析:回答第(1)问应注意材料一中的“工业”、“重工业”等关键词,可以归纳出“实业救国”思潮,结合时间“1912年2月28日”比较容易的分析判断“思潮得以发展的原因”是辛亥革命的影响。第(2)问从材料二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二通篇都是论述的“共和”思想;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及重大事件中归纳其作用。答案:(1)思潮:“实业救国”。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2)思想:共和。作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各种复辟势力都以失败告终,有利于革命成果的巩固。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

13、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的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材料三毛泽东也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政治派别为实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作的努力。(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解析:第(1)问,

14、首先应明确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所代表的政治派别,进而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分析各自为民主政治建设所作的努力。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努力: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实现君主立宪,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辛亥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蒋介石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特点:各派的政治活动都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对民主制度的理解不断深化,即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到追求人民民主专政。9我国地兼二带,民糅五族,泱泱大风,匪假外求,天然资格,举世莫吾媲也。而论者乃或

15、欲效颦美国,剖之为若干独立小邦,使各自为政。彼美国沿历史上已成之局,不得已而以此为过渡,我何歆焉?人方务合群小以为一大,我乃思剖一大以为群小,梦想倒颠,宁复过此若夫悲观者流谓共和政体万不能行于我国,至并以咎革命之非计,此其暗于事理,抑更甚焉。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空言折人口也,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国家之敝,极于前清时代,不行政治革命,庸有幸乎?欲行政治革命,而不先之以种族革命,为道果可致乎?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位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7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治态度的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对梁启超政治态度的变化加以评价。答案:(1)从反对以暴力推翻满清到承认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从反对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