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532198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课程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德育课程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德育课程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德育课程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德育课程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课程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课程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洋泾中学德育课程化实践研究报告以责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化实践研究报告洋泾中学 王珏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一)德育课程化有助于开创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或不足,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针 对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学校德育教育是与学校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未来一 代合乎社会要求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科教育以明确的任务、有序的组织、适切的实施、可 靠的检测,保证其高效有序的实施。但学科教育本身也存在着生活化、体验化、参与化、 活动化等不足的问题,而这些又是德育教育之长。学校德育课程化就是既保持德育教育之 长,又汲取学科教育之长,两“长”并举

2、。通过学校德育课程化有助于解决德育有效性问 题,也将会打开德育教育长足发展的新局面。(二)德育课程化是深化我校责任教育的必然要求我校进行责任教育的实践已有 14 年,形成了一套开展责任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 法。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贵在持之以恒,而要建立长效机制,就必须进行德 育的课程化,回归教育的本源,转变以往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的两分局面,合而为一,形 成合力,以此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课程是文化、思想、智慧和规范的载体。课程化是由课 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的方式、方法、时间所构成,以较高的组织纪律性保证其 实施。课程建设的形式使主题更鲜明,目标更明确,组织更科学,发展更全面,结

3、果更有 效。因此责任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进一步深化,必须在课程化建设上下工夫。根据我校学生 发展的要求和学校教育的实际,积极进行德育内容和形式的重新整合,加强德育活动的综 合设计,创造性地开展具有洋中文化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做到目标多元整合,教育 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使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富有弹性 的、具有人性化氛围的教育空间,使道德发展成为一种自然、愉快的过程。二、实践研究(一)关键词“责任教育”、“德育课程化”的内涵“责任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培养责任主体的责任素质,以 使其对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加以确认、承诺并履行的教育。“德育课程化”是

4、指德育教育按照课程组织实施教育活动。其中的“化”,就是学校 德行教育按照课程设计、组织、实施、评估的程度、特点与过程等。(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项目目标通过以责任教育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德育课程,深化学校的责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现 代社会所需要的高度的责任素养,构建一个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且易为学生接受 的德育教育新模式。(1)多样化的德育课程主要包括公共的德育课程和特殊指向性的德育课程。(2)责任素养包括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情感、责任能力和责任行为。最高境界是培 养学生具有自知、自控、自律、自觉的能力,培养自尊、自爱、自强、自重、自立的品性, 让学生学会对自我、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

5、社会、对国家、对人类、对自然等负责。(3)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责任,随着科学的进步,更要求人对自身、对自然、对 社会、对未来、对人类命运承担责任。这是社会高度发展的同时赋予人的素质要求,也是 中国走向世界的要求,是社会转型期的要求,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要求,更是学生终身 发展的要求。(4)通过研究以责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化的策略、方法,提高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深化学校的责任教育。(5)研究德育课程的评估体系,形成我校以责任教育核心的德育课程评估机制。(6)通过课程范例的研究,总结课程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操作流程。2、项目内容(1)、通过以责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化研究,形成德育教育新模式 学校

6、的责任教育从酝酿、提出、形成直至比较成熟的实施已14年了,经历了一个从 不自觉走向自觉。14年不断实践的过程,也是对责任教育不断重新认识的过程,不断注入 新的活力的过程。学校通过从任务到责任、从岗位到责任、从计划到责任、从活动到责任、 从评价到责任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管理理念,对自己行为负责;培养我为人人,人人 为我的集体主义观念,主动向他人学习并对他人负责;培养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观 念,主动到社会中学习和对社会负责。 总结责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进行以责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化建设,使责任教育主题更鲜明、目标更明确、 组织更科学、发展更全面、结果更有效。 形成我校德育教育新模式(2)

7、、“责任教育”向德育课程转化的研究 积极整合学校“责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分年级对课堂教学、校本课程设置、志 愿者服务、节日教育、班级活动和社会考察等作出有序安排,提供给年级组、教研组和教 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参考,使责任教育有声有色开展起来。 对学校责任教育工作序列进行解读,对学校原有德育校本课程进行分析。从班 级层面、年级层面、学校层面明确相应的德育校本课程内容,形成以责任教育为核心的德 育课程系列。(3)、课程化的策略方法总体规划; 目标解读; 分工实施;(按处室、年级组、教研组、教师个人分工) 评价推动; 范例推广。( 4)、课程评价 洋泾中学教育改革百花奖细则研究 评估方式的研究(

8、5)、以责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课程范例研究 研究内容A范例名称;B范例设计(包括目标、内容、实施方式、时间构成、评价指标)C范例实施研究D范例修改、完善的过程研究 课程的操作流程和一般方法(三) 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实践;德育课程的实践者,也是 研究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设计,不断开发教育资源,使教育实践活动系统化、序列化。 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只有被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才有可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最佳 境界。(四)研究过程1总体规划在德育课程化目标的引领下,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德育课程化的有关理论, 反思责任教育的得失,设计并解读学校责任教育工作系

9、列,然后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责 任教育课程化的设计和实施。第一阶段,我们重点开发了 10 门德育课程。第二阶段:我们 重点开发了高一高二年级共计 28 个班级的班级特色德育课程,通过课程化的形式推进班级 特色的创建。学校层面的 10 门德育课程分别是:限定性德育课程:(1) 、可爱洋中人学校传统特色教育课程;(2) 、志愿者(3) 、志愿者宝典一活动宝库社区志愿者服务系列课程;(4) 、志愿者宝典一交往秘籍( 5)、追寻校园之根校史、校训、校歌等学校文化认同课程;选修德育课程:( 6)、绿色化学环境教育课程。( 7)、红色梦想青年业余党校德育课程。( 8)、与“侠”对话文化类教育课程;( 9)

10、、生活中的心理学完善人格开发潜能德育课程;(10)、成长ABC发掘你的潜能开发潜能德育课程等。2学校各年级责任教育目标、内容和工作序列我校责任教育的目标是:产生自主选择、自主管理观念,对自己行为负责;产生我为 人人,人人为我集体主义观念,主动向他人学习并对他人负责;产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统一的观念,主动到社会中学习和对社会负责。这三个目标由低层面向高层面发展,教育 过程中是互相交叉又互相联系的。最初阶段,责任教育的分阶段目标只有一个模糊的框架,实际工作中各年级初步形成 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一些做法;第二阶段,各年级的一些活动慢慢地固定下来,形成最 初的工作序列,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于各年级的目

11、标也清晰了很多;第三个阶段,这个序 列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得到了师生的认可;第四阶段,各年级的责任教育目标和层次性、 序列性逐渐清晰,今年我们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年级的责任教育的目标和工作序 列。1、分年级责任教育目标高一年级学生的责任教育目标:对己负责,形成良好习惯;待人真诚,夯实做人基础;处事认真,规范品德行为。高二年级学生的责任教育目标:尊重他人,养成诚实守信;尊重劳动,珍惜生命生活;尊重自己,学会自主学习。高三年级学生的责任教育目标:学会学习,具有综合素质;设计人生,走好人生之步;明理立志,真情回报社会。围绕这样的教育目标,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法等方面根据不同年级、不同

12、年龄、不同心理特点、不同教育要求,作出循序渐进的安排,以免使教育活动重复,学生 感到厌烦,教育缺乏深度,流于表面形式,也避免出现责任教育零打碎敲,想到做一做, 想不到不做的无序状态。实施责任教育工作系列,分年级对课堂教学、校本课程设置 学习自主管理、科学教育、志愿者服务、节日教育、班级活动和社会考察作出有序的整体 安排,提供给年级组、教研组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参考,使责任教育有声有色地 开展起来。洋泾中学责任教育工作序列表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咼二年级人文教育(1)每两个月听 次文化讲座;(2)每个学生参加 个社团活动;(3)两个月看 本人文读本;(4)每个能够参加班级管理:(5)每学年评选一

13、次“我们心中最负责的人”,事迹展览并作宣传;(6)5月艺术节;(7)11月秋季运动会;班级文化(1)创建特色班级,培育班级文化;(2)不断增加无人监考班级;(3)班级杂论心灵的对话(4)干部队伍建设;(5)加强共青团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班级主题(1)“下乡归来话(1)“寻找人生目标”活动责任”主题会;(2) “迈好人生第IM ”步;(3) “人才成长百 例思考”;(4) “人生价值在于奉献”;(5) 关于学生两难 问题讨论;(6)辩论;主题班会;(2) “为了明天”演讲;(3) “我是光荣的共 产党员”报告会;(4) “普通战士,伟 大情怀”;(5) 分析社会现象;(6)辩论。(1) “

14、在共和国辽阔 的土地上”;(2) “明国情立志成才”:(3) “走向更美好的 明天”;(4) 把一切献给祖国 “报告会”。节日教育(1)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2)5月4日:“从祖国的历史发展中寻找青年人前进的方向”表 彰会,班级歌唱比赛;(3)7月1日:“开辟历史新纪元”结合党章学习开展活动;(4)9月10日:教师节主题班会(5)9月18日:“永远记住着 天”民族寻根教育;(6)10月1日:“共和国历程”;(7)12月9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活动;(8)12月31日:全校大型辞旧迎新活动:社会考察 活动1、革命事迹考察活动:要求:(1) 了解革命事迹的 历史概况或历史背景,了

15、解革命前辈的 生平事迹:(2) 组织好扫墓活 动或纪念活动;(3) 考察前制定考 察活动方案,考察后写出考察报告。地点:(1)淞沪纪念馆(2) 高桥烈士墓;(3) 太平天国烈士墓;(4) 张闻天故居;(5) 黄炎培故居;(6)井冈山;(7) 党的一大会址;(8) 嘉兴南湖;等等2、农村劳动与社会 考察了解农村改革概况1、革命事迹考察活动: 要求:同咼一年级地点:(1) 春季南京社会实 践活动(中山陵、大屠 杀纪念馆、长江大桥等)(以下任选)(2) 宝山烈士陵园;(3)吴淞炮台;(4)陶行知纪念馆;(5)陈成化铜像;(8)西安、延安;2、到工厂、农村考察, 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理论,明确肩负责任。1、革命事迹考察活动: 要求:同咼一年级 地点:(任选) (1)成人仪式;(2)龙华烈士陵园;(3)松江大学城;2、社会考察 了解城市经济改革的 状况,学会用历史的 观点、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