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乔治&amp#183;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530517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乔治&amp#183;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乔治&amp#183;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乔治&amp#183;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看译者主体 性作者:李瑞玲来源:卷宗2015年第11期摘要:在简要介绍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以阐释学的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 为指导,以朱生豪的英译书生缘何短命为研究对象,将译者主体性这一抽象概念分解到斯 坦纳的“信任”、“侵入”、“输入”和“补偿”四个具体翻译步骤中,为进一步确立译者的主体地位 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阐释学;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译者主体性1引言传统的翻译理论是以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为主导,译文仅仅是派生的和非创造性的 活动”,译者被认为是生活在原作者身影下的隐形人,不应该具有个人情感和背景1。因而形 成了“作者是

2、主人,译者是仆人”的局面8。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后,翻译理论有了新的发 展,文化转向带来的目的语研究,多元系统理论的发展和阐释学的兴起,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的 意义、对等功能有了重新认识,译者主体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阐释学理论中,译者不再 躲在原作的背后,而是走出来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乔治斯坦纳(Steiner,1929-)是当代英国著名学者,其代表作是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此书“被视为西方现代翻译研究领域具 有一定特色和较高理论价值的重要文献”2224。本文旨在探

3、索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并将他 提出的阐释学的翻译步骤用于分析朱生豪的英译书生缘何短命,以探索译者主体性的发 挥。2译者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的本质特性。“具体的说,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 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主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3。根据以上观点, 我国著名学者查明建和田雨将译者的主体性定义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 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 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纵观中西方传统翻译理论,我们发现,严复的“信, 达,雅”,傅雷的“神似”论,尤金奈达提倡“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还是纽马克的文本中心论 4,都主张以原作为权威,主张译文必须贴近原文。因此,传统翻译观要求译者,忠实”地表达 原文,认为“理想的译者应成为一块玻璃,透明得让读者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译者的主观能动 作用被忽略了。而实际上,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事实存在。在文学翻译创作过程中,译者的翻 译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历史文化背景,个人的生活经验,译者固有的思维方式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